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新老員工的價值體系

42、新老員工的價值體系

劉羽凡得空了,就會與王偉閒聊一會兒。王偉進廠不到半個月,已經可以獨立操作機器。由於工廠人手不足,他被趕鴨子上架,提前承擔了不少的訂單,八臺機器被劃分在他的手下。王偉坦率地表示,很多人因為工資低、活多而辭職,老員工們也怨聲載道。

劉羽凡的眼神變得複雜起來,他追問王偉對工廠的看法。王偉撓撓頭,愁容滿面地說:“還行吧,就是要經常換機。”

“換新布料樣式的型號來生產,得全機換新缸號毛紗,得去找 U 盤複製輸入新的程式,還得需要機器磨合處理各種問題。最坑的是,機器穩定後打不了幾天又會沒單子打了,又得換,很麻煩。工廠不景氣,小單子太多,產量不高讓人很累,可以說操心不完的問題。”王偉語氣間掩飾不住的失望,讓劉羽凡本來就不安的心更加忐忑。

他深知,工廠效益不好,員工必然會遭受剝削,這是利益驅動下的必然結果。他的內心有些小失落,來到了一個可能壓榨員工的廠,無力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

不過很快平息了想法上的情緒波動,只是換上笑臉後,說:“哦,這,的確有點麻煩啊。我表舅的小作坊接到的訂單,有時候一臺機器打一個批號的衣服,一打半個月都不帶換機的,很輕鬆。除了碰針撞針換針大問題麻煩一點,這裡這樣的話就麻煩了。”

劉羽凡本身不想把情緒染得太過悲觀,但倆人相視之間還是沒忍住哭笑不得起來,王偉又撓了撓頭解釋說:“沒辦法呀,訂單很散亂,都是小活,很多大活都被小作坊搶了。這幾年那種個人小作坊開的非常多,市場訂單競爭很激烈,很多廠訂單都一樣的越來越少,只能接一些小活來補單子。你想想,小作坊各方面支出小,開出的價碼就低,開支少優惠多,慢慢地訂單都被這些新開的小作坊瓜分蠶食了。畢竟就那麼大市場份額,狡猾的小魚多了,總是要餓死大魚的。”

針盤密麻的針線快速交織著,下端出口一點點吐出著織好的布料。一線一線而出的布面總是那麼緊實,鋪在手上踏實緊密而又如此輕盈,耷拉於手邊隨著手臂晃動。

劉羽凡點點頭,伸出了大拇指說:“嗯,我看你操作很熟練了,那麼短時間就達到這種程度,真厲害呀!”

王偉微微一驚,有些靦腆地不知所措。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稱讚他的優秀,儘管他一直在生活中竭盡全力地拼搏著,但他始終覺得掌聲和讚揚離他很遠。不過,他很快恢復了自然狀態,乾咳了幾下,說道:

“哎,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為了掙錢,必須得有產量,才能拿到高工資。一家老小都要養活,時常為以後的日子發愁。不像老兄你啊,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哈哈。有時候,我還真懷念和你一樣的時光。”

兩人心有靈犀,臉上都浮現出灑脫的笑意。王偉手頭的工作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與劉羽凡的手忙腳亂形成鮮明對比。劉羽凡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隔著機器問道:“忘了自我介紹了,俺是河南的,你是哪裡的呢?”王偉用一口明快的普通話回答道:“我是雲南的。我們那片區域大山環抱,交通不便,比較封閉,不如你們那邊一馬平川。”

王偉質樸的笑容讓劉羽凡感到親切,兩人愉快地交談著,互相感染著對方的情緒。劉羽凡咧著嘴笑著點頭,回道:“哦,怪不得,在你身上感覺到了不一樣。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傑啊,真好呢,和你說話就像在與大自然對話一樣,讓人感到親近。”

“哦?是嗎?”

王偉轉頭看了一眼窗外的鐵網,若有所思地說道:“如果可以,我想變得複雜精明些,什麼都懂、通透了,這樣老婆孩子就不會跟我受這許多罪了。”說完,他一聲長嘆:“打小就是一個性情單純的人,一直都是這樣。小時候,我經常被大孩子欺騙和欺負。”

劉羽凡默默走近王偉,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地說:“還年輕,不要著急,人生路那麼長,總會走出來的。火車有一座座站臺供行人歇腳透氣,你也得給自已一些時間,好好休息和思慮。一段冗長的旅途,需要一段段的走走停停,不然就太辛苦了。”

王偉表示贊同,握了握劉羽凡的雙手,像是被打了氣似的,說:“好,我相信自已,我需要時間,只要我一直在走,肯定會有機會!”劉羽凡眼神真誠地看著他,說:“你算是我進廠以來第一個交心的哥們,以後有不會的一定會多多向你請教,希望不會打擾到你。你很優秀,我得向你學習。”

劉羽凡激動地說著,王偉也是打心底裡高興,咧著嘴說:“可以的。都是漂泊在外的人,要互幫互助。廠裡像我們這樣比較年輕的人不多,我們應該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很高興有你這個兄弟。”

說著,兩個人的拳頭懟了一下。劉羽凡難掩興奮地回道:“好,一言為定,一起努力!”那場景就像劉備得到了猛將關羽一樣。在一個陌生地方,劉羽凡莫名地有了一個面對未知的底氣,來展開所有格局。如同蓋樓一樣,撐起了一個柱子,後面的也就循序漸進、各就各位了。一切都要從一開始慢慢生成無限數。俗話說,不是個體在掙扎,無論前路有多少曲折,都不用懼怕倒下。

“我們兩個年輕人成為了交心的好友,這裡基本都是三十出頭的工人,老員工居多,布料產量高的群體,年輕人大都沒耐心,心態不穩定,容易躁動鬧矛盾滋生事端。當然也是因為工作量比較繁重專業性比較高,所以滋生了青年人的浮動情緒。工資待遇都是後期越來越好,對老員工工廠給予的利益分配還是可觀的,老員工們大都算是較為賣力的。也因此廠裡一般都是少招太年輕的,會找年齡大點的穩重的,工作年限也會久些。能耐得住性子默默把活幹穩當,這樣也減少了熟練工地流失,產值也穩定。新人總要很長時間才能培養起來,都是心路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