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讀書改變命運

第一次矛盾激化,是在三歲給孩子起名字時。

當初因為怕孩子不好養活,所以兩個千祈萬盼來的孩子,大的叫牛兒,小的叫狗兒,一直用這樣的賤名養著。

三歲了,爺爺覺得該起個正式的大名了,思慮良久,因為兩孩子五行都缺水,故起了沈雲波,沈雲濤兩個名字。

按老夫妻倆的想法,大孫子叫波,二孫子叫濤,因為波濤一詞,波在前為大,濤在後為二。

這次沈鄭氏再也不願忍了。

堅持嫡為尊,應該在前,庶子應該在後。鬧到最後,沈鄭氏贏了,她的兒子叫雲波。老夫妻倆雖然讓了步,心裡卻老大不痛快。

反而越發寵愛庶孫,不待見嫡孫了。

沈夫人不敢怨恨老人,卻把沈雲濤恨的牙癢癢。

兩個大人鬥法,可憐沈雲濤在完全不懂事的時候,已經被人恨上了,樹下了大敵。

他六歲時,老太爺,老太太害了一場大病,相繼去世。

老太太臨死前,拖著病身子,將兒子,兒媳叫到跟前,把老兩口的體己銀子和自己的嫁妝分成了三份,一份給遠在沿海做官的小兒子,一份給庶長孫沈雲濤,最大的一份給了大兒子夫妻倆。

老太太對他們說“無論如何,要將我大孫子好好撫養長大,將來成家立業,你們不用分家產給他,我給的這份財產,讓他以後生活就行。

看在我們兩個老人家的面上,你們夫妻倆一定要善待他,不可苛刻折損了他,不然我死都不瞑目。”當時還逼著夫妻倆發下了毒誓。

老太太死後,沈雲濤被沈夫人領到了自己院子撫養。

在那裡,沈雲濤發現,他不再是尊貴的大少爺,不是被弟弟尊重的大哥,他只是一個被嫡母厭惡冷落,被下人輕視慢待,事事排在弟弟後面,處處受弟弟欺負的可憐蟲。

這和之前的生活,落差實在是太大了。他跑去跟父親哭訴,父親不耐煩的說“你乖乖聽話,別那麼多事。”

他發脾氣不吃素菜,要和弟弟一樣吃肉,嫡母就讓人把飯菜收走,讓他餓著。

他慢慢明白,他是姨娘生的,是庶子,出生就比弟弟這個嫡子地位低。而且他的生母徐姨娘,還不被父親所喜,在沈府,沒有人喜歡他,他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

以前有疼愛他,保護他的祖父、祖母做靠山,現在自己在這個府裡,若想好好活下去,就得夾著尾巴做人。

若想處境好一些,就得時時處處討好父親和嫡母。

六歲,他就學著察言觀色,學著說討父親,嫡母喜歡的話。

弟弟欺負他,打他,罵他,他只能忍受,不敢還手,更不敢告狀。

一直跟著他的劉媽媽,每次看他受欺負,都偷偷的抹眼淚。

可是一切退讓,討好,一點用都沒有。嫡母依然不喜歡他,對他始終是冷冰冰的。父親根本無暇理他。

弟弟覺得欺負他很好玩,一直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即便在嫡母面前踢他,罵他。母親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下人們對他也怠慢無理,沒人拿他當少爺對待。

那時候,他無助的每晚都偷偷的哭,他想去找他的生母徐姨娘,可是劉媽媽不讓,劉媽媽說“如果你跟徐姨娘走的近了,嫡母會更不高興,你的處境會更糟,因為徐姨娘自身都難保,根本保護不了你。只能連累你。”

所以,每次遠遠的看見徐姨娘等在路上叫他,他都不敢答應,也不敢理她,她送東西給他,他都不要。

慢慢的,徐姨娘就不來了。他對她以前就沒什麼印象,沒什麼感情。後來就更可有可無了。

一切的改變,都發生在半年後。

六歲半,父親將他和弟弟送到書院去讀書。

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夫子說學好課業,以後可以考秀才,舉子,進士做大官。可以光宗耀祖!讓人人敬仰,人人羨慕!

他當時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一定要做官,讓父親嫡母看看!

而且在學堂,一切看成績,這裡可不管嫡子,庶子。只要學得好,夫子就對你好,誇獎你。

學的不好,背不會書,管你是什麼嫡子,照樣打手板。

他一下就喜歡上學堂了。每天去學堂上學,成了他一天裡,最喜歡和幸福的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不管是在啟蒙班,還是在大班,都是夫子最喜歡的學生,每次背書,做詩文,他都是第一名。

漸漸的,他發現父親對他和善了許多,開始重視他,對嫡母故意刁難他,也不再視而不見,開始幫他說話,甚至訓斥嫡母。

他明白了自強自立的重要,明白了學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在心裡鄙視以前懦弱,窩囊的自己。

隨著年齡增長,他知道,他不僅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可以改變這個家族的命運。

父親就是看到這一點,才對他和善慈祥的,嫡母也是看到這一點,才對他妒恨交加,又不敢再明目張膽的苛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