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四章 充實空間

沈雲濤心裡並沒有多高興,反而很空虛落寞。

沒有人真正在意他這個人,只是在意他可能帶來的榮耀而已。他也收起了自己的真心,戴上重重的盔甲和麵具。

想不到自己的偽裝,竟被同父同母的小妹妹撕下了一角。

在書來菜往的過程中,她搭起了自己和生母之間的聯絡,他知道這個妹妹活的不易,不僅曾經被說成是傻子,還掉到荷塘差點淹死。生母也是被父親厭棄,在府裡既沒地位也沒存在感。

就是這樣兩個可憐人,有一點好吃的,還巴巴的送來給他吃,妹妹遇到難事,也不見外的叫丫鬟向他求助。

他覺得她們是真的把他當親人,當兒子,當哥哥來對待的。

其實,他跟她們還很生疏,但他願意試著跟她們來往。

他太孤獨了。這就是,哪怕她們給他送的,僅僅是一竹筒白水,他也很高興收下的原因。

童生試只考了一場,兩天後,就放榜了。

沈雲濤考了全縣第一名。沈雲波名次稍後,第十名,童生今年共錄取了十五名。

沈夫人心裡有些不高興,卻又不好表現出來。誰讓她兒子總考不過庶子呢?

不管怎樣,兒子也考取了。而且只有十三歲的年紀,還是值得人羨慕的。她表面上還是喜洋洋的。

沈老爺則非常高興且得意,在府裡大擺筵席,請了同僚和書院的孟夫子父子倆,他沒敢請自己的頂頭上司——知縣老爺,因為童生閱卷,圈名次的,就是知縣老爺,需要避嫌。

席間,沈老爺站起來向孟老夫子敬酒“沈某所有感謝的話都在酒裡了,沒有夫子的用心栽培,兩個犬子怎能一試即中,我連幹三杯敬夫子,夫子隨意。”

孟老夫子連忙站起,也喝了三杯,笑著說“童生考試不算什麼,兩個月後的院試,才是關鍵,倆孩子繼續勤奮讀書,考上秀才了,田兄才應該好好擺酒慶賀。”

沈老爺眉開眼笑的連連稱是。

自此,沈府和書院,都全力以赴的為八月的院試做準備。

大班的二十位學子,這次有十一人透過了童生考試,縣裡僅錄取了十三個童生,十一個都是學院的學子,可見孟老夫子,還是很博學和有才能的。

考過童生試的十一人,因很快就要去府院參加秀才的院試。老夫子另開了一室,專門給這十一個童生授課,鞏固他們已學的知識,講解考試要領。起早貪黑的督促他們學習。

剩下的九個未透過考試的學子,基本上進入了自學複習狀態,如有不懂不會的,可以去問有秀才功名的小夫子。

而啟蒙班的小學童們,一切照舊,還是隻上早學。

沈玉瑾偷偷觀察了兩天,發現下午她去大班學習,根本無人管她和大班剩下的九人,無論他們在教室裡,是學習背書,還是打瞌睡玩耍,甚至偷跑出去,不來上課,都沒人管。

她暗暗高興,覺得機會來了。

雖然她不敢再做買賣賺錢,到外面轉轉,買些東西充實一下空間也不錯。總比成年累月無聊的待在府裡強。

學堂位於沈府的西牆邊,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子,後院三間正房,左右各一間廂房,是夫子一家和老僕生活的地方,前院有一片空地,四間房子,其中三間是學子學習的課堂,一間是兩位夫子臨時休息的地方。

為了方便府外學子進出,當初學堂開辦時,在前院西牆上開了一道門,直接通往府外,夫子一家和外邊的學子都從那裡進出,小院的正門只有府裡沈雲濤和沈玉瑾等自家孩子上學時進出。學堂一放學,這道門就會鎖起來。這樣,學堂實際上從沈府分隔出來了,自成一體,和沈府互不相擾。

沈玉瑾早就觀察到,通往外邊的那道門,上學期間一般都不鎖,只用門栓關著,只要有人裡應外合打掩護,出去一趟並不難。

如今,大班沒有夫子監管,正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事實上,她下午在大班學習的時候,已經發現好幾個哥哥互相打掩護出去玩兒了。

於是,隔三差五,她也找一些理由,下午不讓杏兒跟著她在學堂待著,只讓她放學來接她就行。

不過,她不敢也不能一個人出去,畢竟一個六歲多的富家小女孩,一個人在街上轉,不安全不說,也太扎眼不合情理。

她只能跟著幾個不好好學習的紈絝子弟,輪流偷跑到街上去。

沈玉瑾平時就嘴甜討喜不煩人,幾個比她大七八歲的男孩子,也願意帶著她玩兒。

每次出去,她都想盡辦法,找自己空間需要的東西。

幾次下來,她就買了不少平時不好買回來的東西,比如一對兒小兔子,一隻小狗,兩隻小鳥,幾條小魚。

這些都是小女孩喜歡的小動物,兩個男孩子一點也沒起疑。還幫她拎著,提著,抱著買回的東西。

沈玉瑾害怕買的小魚會死,一個哥哥就幫她買了個陶罐,連水帶魚一起給她拿了回來。

回到書院,她謝過兩個哥哥,轉身就趕緊放到空間去了。這些東西可不能讓杏兒看見,她倒不怕杏兒知道自己跑出書院了,是怕讓她看見買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無法放進空間了。

其實她還想買兩隻羊的,空間有那麼大面積的草原,養些羊完全可以。

但,這不符合六歲小女孩的人設,她只能忍著不買。

看著也沒啥可買的了,她又變回乖乖女,早上在小班讀書,下午到大班練字。不再跟哥哥們偷跑出去,也沒人發現,她溜出書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