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沈玉婧表現得和妹妹恰恰相反,她一入學就擺出一副官家小姐的架子,對誰都愛答不理的,學習還不上心,總是背不過書,寫錯字,三天兩頭被處罰,被大家笑話。她和心裡看不起的小傻子妹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六小姐沈玉婧很無法接受,又嫉妒又生氣。
六小姐其實也發奮努力過,想要超過妹妹,但一個六歲的孩子,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比得過二十多歲的大學生,何況她根本就不喜歡讀書。
比不過學習,她只能在吃穿上打壓妹妹,幾乎每天都換不同的鮮亮新衣服,課間休息時,大聲喊丫鬟小蝶拿點心茶水來,還故意在沈玉瑾面前吃,想讓只有兩套舊衣衫換著穿,課間只有饅頭和白水吃的沈玉瑾難堪和羨慕她。
可惜,這種小把戲,沈玉瑾一點也不在意,開開心心的啃饅頭,喝白水。
時間長了,反倒是學堂裡的孩子們慢慢看不下去了,在開生藥鋪家的小哥哥馮旭寶的帶領下,大家故意一連數日,把各自帶的點心或好吃的分給沈玉瑾吃,沈玉瑾不要都不行,吃不完還讓她帶回家去。這可把沈玉婧給氣壞了。但她乾生氣沒辦法。
幾日後,沈玉婧一到學堂,當著大家的面故作親熱的問沈玉瑾“妹妹,昨天中秋家宴,怎麼沒見你和你姨娘?廚房準備了炙羊肉,鮮魚羹,肥蟹和許多好吃食,你們怎麼不來呢?”
說完,故意一拍腦門,笑嘻嘻地說“哎呀,你看我怎麼忘了,你和你姨娘壓根沒資格參加家宴,你們只能吃我吃剩的東西,糟糕,我昨天把剩下的炙羊肉和肥蟹都拿走賞給我的丫鬟吃了,你連剩的都沒能吃到。”說完哈哈大笑,得意的不行。
沈玉瑾這才知道,原來昨日——九月十五是這個朝代的中秋節,怨不得昨日飯桌上有個看著就像剩菜的葷菜呢。
她看都不看得意的沈玉婧一眼,權當她不存在,根本不理她。
馮旭寶素來跟沈玉瑾要好,看不得沈玉婧欺辱她,過來指著沈玉婧的鼻子說道“你父親母親如果知道你當眾自曝家事,怕是會打你一頓,真不知你有啥可得意的?你吃的穿的比妹妹好,讀書卻比妹妹差遠了,你這個當姐姐的,除了會吃,會欺負妹妹,還會幹什麼?”
“就是,那麼笨,除了吃啥也不會...”
“沈家老爺夫人還真奇怪,放著聰慧懂事的孩子不喜,單單喜歡蠢笨的...”
“這樣當姐姐的還真是少見...”
一時間學堂裡亂哄哄的,大家紛紛譴責沈玉婧。
她被大家臊的不行,氣得哭起來,若不是小夫子隨後進來上課,只怕大家還沒完。
沈玉瑾很感激馮旭寶和同窗們為她出頭,替她教訓沈玉婧,但她心裡知道,真正欺辱她和姨娘的是沈老爺和沈夫人,是他們不允許姨娘和她參加家宴,並縱容府裡的大小主子,甚至下人們把她們母女倆不放在眼裡的。
但是自己現在還太小,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和姨娘任由全府人欺辱。
接下來的日子裡,所有的節日,包括春節,她們孃兒倆繼續被沈府遺忘。
沈玉瑾在沈府過得第一個春節,大年三十,也不過是主僕四個就著饅頭吃了四盤帶肉的半涼的菜,而且這四盤菜還是家宴剩下的各種菜拼成的,家裡二等丫鬟都比她們落霞苑吃的好些。
大年初一,廚房倒是送來了兩盤生餃子,但太少了,每人只能分六個,徐姨娘硬是將自己的餃子分了一半給沈玉瑾,她也才吃了個半飽。
好在初五以後,落霞苑終於恢復到廚房領面領菜自己做飯了,沈玉瑾母女才不用吃殘羹剩飯,也不會吃不飽了。
過完年開學,沈玉瑾已經能認一千字,她將啟蒙班和大班的部分詩詞,文章背的滾瓜爛熟,她已經沒啥好學的。只能透過大哥,去借父親書房的書看了。
看了許多書,她才弄明白,這個朝代,並不是前世歷史上存在的朝代,而是異時空的一個朝代,她所在的北辰國,是雲州大陸上面積最大,實力最強的國家,至於是和前世歷史上哪個朝代相仿,她現在還搞不清楚。
不過文化,禮儀,道德規範等等封建體制倒和前世的古代大體一樣。
夫子們的講課進度比較慢,啟蒙班學童一般七八歲入學,當然也有個別五六歲入學。學上兩三年後,比較優秀的會進入大班學習,在大班再學三四年,學得好的才能去考童生,再考秀才。因此短期教授的知識量,不是很多,根本不夠沈玉瑾學的。
而且她學習的目的,跟學堂裡的男孩子不同,他們是為了考功名。她只是為了識字,為了能看懂書,瞭解這個國家的國情,制度,經濟,律法和風土人情,以便自己以後在這個時代立足。
現在,她的基本知識儲備有了,因好學變聰明的人設在沈府也已立住,除了刻苦練習毛筆字外,她開始騰出時間,研究改變徐姨娘和自己在沈府的地位和待遇。
經過八個多月的相處,沈玉瑾真切的感受到,徐姨娘的一顆心,全都撲在了她身上,為了給她補身子,月月將自己少的可憐的月例,拿到廚房看人臉色,受人白眼和折辱換成雞蛋和肉給她吃。
因為廚房每次給她們的蔬菜都是挑剩下打蔫兒的,徐姨娘就自己在院子裡開了一片地,親自種菜,只為女兒能有新鮮蔬菜吃。
徐姨娘不識字,也不善言辭,還被沈府的老爺夫人們欺壓的有些怯懦,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善良的精心照顧了痴傻孩子四年,為了救落水的女兒敢於違抗老爺夫人,拼命跑出府找郎中救命,她用自己所有的愛心和微弱的能力,竭盡所能的愛護自己的女兒。
沈玉瑾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慢慢的,在心裡,真的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