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人品

但他們心中還是充滿了疑問。

到底是什麼好訊息能讓大王如此高興?

趙小塵這才出發沒多久,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傳來了好訊息?

他是如何做到的?

還不等他們猜到答案,太監已經將奏報中的內容緩緩唸了出來。

大殿內一片寂靜,只有太監尖利的聲音念著奏報上的內容。

趙小塵抓住了公子嘉,逼退了李牧三百里,還藉此機會挑撥了李牧與**遷的關係。

當這些事情被太監念出來時,所有大臣幾乎都驚呆了。

還有這種操作?

一個公子嘉竟然能發揮出這麼大的作用?

在場的人都傻了。

一時間都失去了言語能力,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他們實在沒想到,趙小塵的運氣到了趙國依然穩定發揮嗎?

這才剛開始,就抓到了公子嘉這麼大的籌碼!

誰家的運氣是這樣的?

之前就連抓韓闊韓非,韓王安。

到了趙國也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直接就碰上了公子嘉。

這還是他們認為的虛無縹緲的運氣嗎?

怎麼在趙小塵這裡,一切都這麼簡單?

毫不費力地就抓到了公子嘉!

那可是一國的公子啊,平時都待在國都,還有護衛守護。

怎麼在趙小塵這裡,就像撿塊石頭這麼簡單?

簡直就像上天直接往趙小塵的懷裡塞功勞一樣!

讓趙小塵開局就佔據了優勢!

而且,光是抓到公子嘉還不夠,趙小塵還把公子嘉這個人利用到了極致!

換成是他們,怎麼會想到把公子嘉運用到戰場上去?

在前面那麼多年,提起公子嘉,他們都只有一個廢太子的認知,哪裡會想到這麼一個人,竟然會影響到李牧?

經歷了一場思想震盪之後,眾臣終於理解了剛才大王的表現。

因為就連他們,也忍不住想大聲叫好了!

實在是妙!

不管是抓到公子嘉也好,還是利用他逼退李牧也罷,這些,都是他們想不到的點子!

贏政坐在高位之上,當然是把下面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驚訝,興奮,讚歎,佩服……

種種表現,不一而足。

但無一例外,全都是對趙小塵這一表現的欣喜和讚賞。

這讓贏政心裡非常享受。

當初,這群大臣都是一個個的阻止他派出趙小塵。

現在倒好,趙小塵與李牧還未開戰,就逼得李牧自退三百里。

這時候你們可意識到趙小塵的珍貴了?

若不是他堅持自已,哪裡有現在的局面?

果然,他的眼光實在是太好了。

想到這裡,贏政就忍不住得意起來。

“諸位認為如何?寡人先前要派出趙小塵的想法,現在你們理解了嗎?”

眾臣看到贏政顯擺的行為,哪裡還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這是在明裡暗裡指責他們沒有眼光。

不過,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當初他們一聽說桓崎大敗,就心思就亂了。

怎麼會料到趙小塵一開始就打了這麼漂亮的一仗?

“王上英明,慧眼獨具,看出了趙小塵將軍身上卓越的才能,實在是令我等佩服啊!”

“是啊,趙小塵將軍不愧是王上親自提拔的,不僅有好運氣,智謀手段也是一絕!”

就連李斯也出列,誇讚道:“有趙小塵將軍支援,這一戰就不必擔心了。”

在場的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

讓他們帶兵打仗他們可能不行。

可是論起政治,他們就太熟悉了。

在場的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玩政治上來的?

看到趙小塵如此做法,就明白趙小塵這是在用離間之計。

二十年前長平之戰,秦國就是用了此計讓趙國換下了廉頗。

現在,這一次同樣的一招,趙國還是上當了。

而且這一次比起上一次來更加精妙。

上一次趙孝成王對廉頗只是懷疑他的能力,不用他而已。

這一次的**遷可是直接懷疑李牧要擁立他人為王,把自已趕下王座。

後者的所用之計,比前者厲害多了。

無論是哪一個君主,只要當過了王,就不會允許他人覬覦自已的王位。

更不允許他人有篡奪王位的野心。

尤其是李牧,手裡還有軍隊,他如果想換個大王,那實在是太簡單了。

恐怕到時候,根本不用他們打,趙國內部就先亂起來了。

如此一想,眾臣都發覺出趙小塵的可怕來。

趙小塵迄今為止,在趙國根本還沒動過兵!

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就將李牧逼退,還將他陷入艱難的境地!

如此做法,簡直比那些常年領兵的老將還要厲害!

眾臣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忽然明白了贏政為何如此喜歡重用趙小塵了。

“王上,趙小塵將軍此去,未廢一兵一卒就達到了這種效果……”

見有大臣終於明白了自已。

嬴政點頭道:“沒錯,寡人最欣賞趙小塵的,就是這一點。在韓國那會兒他就是這 樣,所領的軍隊,傷亡都是最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經過贏政這番提醒,眾臣立即回想趙小塵在韓國的那些戰鬥。

不管是攻佔韓軍大營,還是攻佔穎谷、新鄭、韓王宮,趙小塵的軍歲損失都非常 小!

在這個士兵受傷,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年代,趙小塵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這也就是為什麼嬴政如此看好趙小塵的原因。

在嬴政看來,糧草輜重,武器馬匹固然是軍隊重要的物資。

但是其中計程車卒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資源。

趙小塵能每次做到把傷害降到最低,充分說明了他對戰局把握之深!

連傷亡人數都能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這樣的人,已經預先掌握了戰爭的一

切,怎麼會不贏?

眾臣恍然大悟。

是他們太過淺薄了,竟然用年紀來衡量一個人的能耐。

過去明明還有一個十二歲的神童甘羅成為了上卿,大王當時還對甘羅禮遇有 加。

對於嬴政的眼光,眾臣只能說是甘拜下風。

這下,眾臣對於趙國戰場的擔心,煙消雲散。

有趙小塵這樣的人物鎮場子,根本就不需要他們多加擔心。

贏政更是對於趙小塵之後的動向非常期待。

現在,在贏政的心中,趙小塵的地位絲毫不輸於王翦了。

朝堂上的這些議論趙小塵都不知道。

李牧退軍三百里之後,趙小塵便帶著大軍來到了宜安附近駐紮。

李牧走的時候,幾乎把宜安搬空了,留下了一個空城給他。

不過趙小塵也不介意,反正這本來就是趙國的城池。

奪回宜安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解救桓騎的困境。

現在,戰場上又回到了之前桓騎攻擊肥下的原點。

李牧率軍再次以防守為主,拒不出戰。

看樣子,他是打算等待趙小塵那邊先出招了。

一動不如一靜,反正長途奔襲的是秦軍,時間一久,陷入劣勢的還是秦軍。 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小五看到李牧這樣,就知道他們現在變成了當初的桓掎。

就像對著一個縮排龜殼裡的烏龜一樣,難以下手。

桓騎已經為他們做出了錯誤示範,貿然襲擊只會被李牧抓住破綻。

但一直不發起攻擊,照樣會陷入不利的境地。

想不明白的問題小五會直接問趙小塵:“塵哥,李牧這防守的滴水不漏,接下來我

們該怎麼辦?”

趙小塵不急不躁,道:“外部滴水不漏,內部可就不是這樣了,還記得韓國嗎?外 面看上去光鮮亮麗,實際內裡已經爛透了。”

“最鮮美的果子往往是從內部腐爛的,最堅固的堡壘往往也是從內部攻破的,韓 國如此,趙國,也是如此。”

小五恍然大悟:“ ** 遷!塵哥你是要用 ** 遷對付李牧?”

之前小五認為 ** 遷一定不會輕易放過李牧,可是李牧道現在還是平安無事。

看塵哥的樣子,似乎並不是這樣。

趙小塵起身,道:“前面那些只是給 ** 遷心裡種下了懷疑的種子,現在可要讓這 個種子生根發芽了。”

小五雙目一亮,知道趙小塵有了辦法。

張灼也期待道:“塵哥打算怎麼做?”

其實,趙小塵原本是可以用秦國過去的老辦法,直接賄賂 ** 遷的寵臣郭開,讓 他去挑撥離間。

但是這種做法花費的人力物力太大,耗費的時間也長。

他們這些大軍每天都要消耗許多糧草,可等不及這樣消耗。

所以,趙小塵打算還在公子嘉身上尋找突破口。

李信已經帶人審問公子嘉去了,囑咐他辦的事情,估計很快就可以辦成。

果不其然,李信那邊很快有了收穫,立即前來向趙小塵覆命。

“將軍,公子嘉已經招了,這是您要的東西。”.

小五看到李信進來,非常驚訝。

沒想到塵哥在此之前就已經讓李信去審問公子嘉了!

公子嘉性情懦弱,根本經不住拷打,只是嚇唬了幾回,就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反正李信審問的,都是關於李牧~的事情。

他既不知道李牧的軍中情報,也不知道什麼機密大-事。。

只是關於李牧的家庭情況。

公子嘉認為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於是一股腦的全說了。

李牧家庭簡單,有一個妻子,還有二子一女。

由於李牧常年在北方與匈奴打仗,經常不歸家。

所以二子一女都被李牧的妻子撫養長大。

一個母親獨木難支之下,就愈發的溺愛自已的孩子,尤其是李牧的兩個兒子,

不僅僅是李牧,其他將領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他們被迫將家人遷至邯鄲,實際上是被當作人質。

而且,即使李牧同意了,他的妻子也不會願意。

多年來,她一直將孩子們視為掌上明珠,怎麼可能讓他們去戰場上冒險?

在家裡,她對孩子們的磕碰都會心疼不已,更何況是戰場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喪命!

因此,每當李牧提起這件事,她就會哭泣,為自已辛苦撫養的孩子即將被送上戰場受苦而感到悲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牧也放棄了這個想法。

就這樣,在內外兩重阻礙下,李牧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兩個兒子變得不學無術。

然而,李牧的女兒卻是個例外。

傳言中,李牧的女兒知書達理,美貌出眾,邯鄲想要求婚的人可以繞城三圈。

但由於李牧的身份特殊,李萱的婚事自然不可能輕易決定。

李牧也沒有打算和任何人結親,對所有上門提親的人都一口回絕。

反正李萱年紀還小,他們並不著急。

趙小塵聽到這裡,立刻意識到突破口就在這裡。

果然,李信拿來的東西就與這有關。

那是一卷書簡。

趙小塵展開書簡,裡面的內容是公子嘉親手寫下的。

內容很簡單,就是公子嘉仰慕李牧的女兒李萱,更敬重李牧的人品,所以想要求娶李萱,以此來結兩姓之好。

當然,這裡面的內容都是李信強行逼迫公子嘉寫下的。

公子嘉為了活命,什麼事情都願意做,更何況是寫下這點事情。

趙小塵將那書簡上的內容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就交給了小五。

“搜搜公子嘉身上的玉佩什麼的,一起送到趙國邯鄲去,把這件事情鬧開,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這種事情,小五可是非常擅長,他接過那書簡,道:“放心吧,塵哥,您就瞧好吧,一定讓整個邯鄲都知道這件事。”

遷已經疑心李牧與公子嘉有所牽連,這種時候再傳出公子嘉求娶李牧的女兒。

遷會怎麼想?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他們好了,那倒黴的不就是他遷嗎?

他一定會認為這場婚事是公子嘉和李牧聯合起來的訊號。

如果說之前是懷疑的話,那這份信就是實錘的證據。

證明李牧對遷不忠,意圖重立國君的證據!

而現在,更驚人的是,李牧和公子嘉都在邊境,李牧還手握大軍。

萬一李牧有了遷的念頭,將他遷取而代之,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遷只要順著這個方向想,就決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到時候,李牧最大的敵人就不再是趙小塵,而是來自身後的遷。

事實上,李牧現在的日子就不好過。

自從他退兵之後,遷那邊勃然大怒,不僅怒斥他這一番動作是罔顧軍令,而且現在還強行命令他發起進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