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何時能奪回公子嘉,這恐怕又是一個難題。
李牧低頭看向杯子裡的茶,心情像裡面的茶梗一樣上下起伏。
這時候,趙小塵放下茶杯,突然說起了另一個話題。
“李將軍的埋伏還是儘早撤了吧,桓將軍是不會去往赤麗的。”
聽到這句話,李牧心中一驚,他下意識抬頭看向趙小塵。
只見趙小塵黑白分明的眼睛,目光落在他身上,像是看透了一切一般。
李牧知道,自已剛才下意識的反應,已經落入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眼裡。
索性,他也開門見山,問道:“你從一開始就看透了?”
趙小塵淡笑道:“桓將軍想要採取誘敵之計,可是他忘了,他的對手不是趙括。”
“經過大敗之後,桓將軍擔心王上責罰,定然會想辦法回援,挽回自已的敗戰,若是沿路設下埋伏,桓將軍必會大敗。”
這其實就是李牧最初的想法,也是對待桓箭採取的戰術。
可以說,如果沒有趙小塵及時阻止桓崎,桓騎必然會大軍回撤,然後遭到李牧的伏擊。
李牧也沒有想到,他的一系列的計劃,竟然被趙小塵看穿了。
聯想起桓那邊多日沒有動靜,李牧心中大震:“是你!是你通知了桓騎?!”最後那一聲已經不僅僅是質問,而是肯定了!
李牧瞭解過桓崎,他性情急躁,再加上手握秦軍主力,根本沒有耐心會原地等待。
尤其是當他得知秦軍有援軍前來的時候,一定會更加著急的前往與援軍匯合。
李牧原本打算根據這一點,伏擊桓漪的大軍。
然後用桓騎的性命,交換公子嘉。
沒想到,桓騎竟然蝸居在肥下,**!
這讓李牧無處下手,只能答應了趙小塵的提議。
原來,這個年輕人打從一開始,就想到了他的計劃!
就是他,想辦法通知了桓騎,讓桓椅按兵不動!
李牧心中大駭。
不可置通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就想到了這些?”
趙小塵撫著杯子的邊緣,漫不經心道:“從俘獲公子嘉之前吧。”
這個回答毫無疑問讓李牧大吃一驚。
從俘獲公子嘉之前,就想到了這一點?
這豈不是說,對方從一開始就料到了一切嗎?
不管是他的想法,還是桓崎的想法,都在這個人的計算之中!
李牧打過這麼多年的仗,從來沒有遇見趙小塵這樣的人。
這已經不是像他一樣,走一步算十步五十步,而是直接算到了結局!
生平第一次,李牧感覺到了眼前對手的恐懼。
毫不誇張的說,哪怕是對陣王翦,對戰其他六國聯軍,他也沒有這樣的感覺!
李牧苦笑道:“世人皆說你是憑著運氣才能到達今天這個職位,如今看來,全不如此。”
他這是在反省自已。
為什麼真的相信了一個人單憑運氣就可以走到今天呢?
就像一個武器,武器再好,人不會使用,依然是被武器所限。
這個趙小塵也是這樣,他運氣極佳是真的。
但是運氣之外,還有他個人不容忽視的能力!
這樣的對手太可怕了!
戰場上所需要獲勝的能力,他都有。
武力,智謀,士卒,來自後方的支援,運氣…
這樣的人,到底如何才能贏過?
李牧過去事在人為的信念,在這一刻深深的動搖了。
比起處處受到掣肘的他,趙小塵所有的條件實在是得天獨厚!
看清現實之後,李牧心中湧起了無力的感覺。
這樣的對手,趙國實在是難以招架。
但即便如此,只要雙方的君主不叫停,這場戰爭還是要繼續打下去。
尤其是他,答應了趙小塵的條件之後,就回不了頭了。
李牧最終率兵撤離叄百里,退出了宜安。
趙軍離開了宜安,桓崎的危機就被大大解開了。
桓聽說這個訊息的時候,整個人都驚呆了。
之前趙小塵派人送來的信上,就已經寫明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尤其是不能回赤麗和宜安。
桓照做之後,心中猜想著趙小塵接下來該如何做。
趙小塵在番吾,手裡只有三萬的人馬,李牧在宜安同樣是三萬的人馬。
可是趙小塵的人馬是從韓國出發,長途奔襲過來的。
李牧則是以逸待勞,士卒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所以雙方打起來,硬碰硬的話,趙小塵並不具備什麼優勢。
桓看過趙小塵的事蹟,仔細研究之後,發現趙小塵打過的仗,一大半都是奇襲。
但李牧身為趙國最穩紮穩打的軍神,最不怕的就是奇襲。
所以,桓實在想不到,趙小塵到底要如何發兵攻打李牧。
他想過許多方法,可是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趙小塵竟然沒有出兵,李牧就自退了三百里!
那個把自已逼得只能屈居在肥下的李牧,竟然自退三百里!
趙小塵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不費一兵一卒,就達到了這種效果?!
到底中間用了什麼戰法?
桓想破了頭,也想不到答案。
他無法理解,那個被他視為此生最大的敵人李牧,竟然會做出如此舉動。
李牧性格強硬,領兵打仗這麼多年根本不會輕易撤退。
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桓派出斥候前去打探。
沒有了李牧的壓力,現在他們終於可以獲取情報了。
之後,斥候帶回來的訊息
公子嘉?
難道一個人物就能迫使李牧撤退?
(得到王的好感)直到與他的副將交流後,他才意識到公子嘉是什麼樣的人物。
他是趙國的前廢太子!
原來是他!沒想到李牧竟然願意為了他做出這樣的決定!
桓騎也是一個將軍,經過梳理後,他明白了趙小塵給李牧挖的是一個多麼深的陷阱。
自古以來,武將都非常忌諱與王位繼承人走得太近,通常會引起當朝大王的忌諱。
更不用說公子嘉與**遷的關係如此糟糕。
李牧在這個時候選擇站在公子嘉這邊,幾乎就是公開與**遷作對!
想清楚這一點後,桓騎不禁感到一陣寒意。
設身處地,如果他是李牧,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趙小塵這一招,是一個明晃晃的陷阱。
但就是逼得人不得不跳!
李牧如此,他也如此。
桓騎以前學兵法,想到的都是如何用兵。
但他從未想過要從朝堂入手。
趙小塵,年紀輕輕,就已經看透了朝堂之上的人心險惡了嗎?
桓麟暗自心驚。
他想起二十年前的長平之戰。
當時秦軍面對避戰不出的廉頗,也是利用了君臣互不信任的漏洞。
不斷宣傳廉頗怯戰,然後鼓吹趙括,聲稱秦軍害怕的是趙括,最終促使趙孝成王罷用了廉頗,啟用了趙括引。
結果是四十萬趙軍死亡。
李牧熟悉兵法,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案例。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得不按照趙小塵的指示,落入陷阱中。
由此可見,趙小塵此人,在智謀上比李牧還要更勝一籌!
桓騎此刻終於明白為什麼大王會選擇讓趙小塵來支援自已。
趙小塵此人,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計謀,恐怕比王翦將軍更加厲害!
與桓髓有相同看法的,還有贏政。
在趙小塵率兵出發後,咸陽那邊就一直是惴惴不安的狀態。
大臣們都擔心戰場會出現什麼變故。
畢竟趙小塵將要面對的是趙國的軍神李牧。
再加上這一戰靠近長平,當年因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萬,趙國的百姓一夜之間失去了自已的父親、丈夫、兒子。
所以趙國計程車兵對秦國恨之入骨。
他們計程車氣異常高漲。
相比之下,秦國剛剛經歷了桓髓的失敗。
主力還在肥下無法過來。
現在所能依靠的,只有趙小塵和他所帶去的三萬大軍。
不管怎麼說,看起來趙小塵都處於劣勢。
萬一趙小塵在戰場上失敗,桓崎大軍也無法迴轉。
到時候秦國的損失將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眾臣只要一想到失敗的結局,就心抖肝顫。
這幾日上朝議事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
生怕聽到什麼不好的訊息。
而當初力主趙小塵出戰的贏政,日子也不好過。
每天心心念唸的就是戰場上趙小塵會如何表現。
這一次,可以說他是把自已的全部身家都壓在了趙小塵身上。
趙小塵若是贏了,那他獲得的就是一個趙國。
若是輸了。
那他在趙國的兵力就會全數喪失。
先前花進去的軍費打了水漂不說。
再想集齊這麼一支軍隊,不知道又要花多少年才行。
每每想到失敗的後果,贏政晚上睡覺都要做噩夢。
更慘的是,這些事情他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
大臣們好歹可以和其他的大臣,朋友討論這些事。
但他不能。
趙小塵是他派出去的,還是他不顧眾多大臣的意見派出去的。
他不能表現出對趙小塵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否則那就是對過去的自已打臉。
贏政就這樣強撐著。
心裡又是害怕,又是期盼的等待著戰場上奏報的到來。
終於,這一日,剛上朝後不久,戰場上就傳來了軍情奏報。
“王上!是趙將軍那邊傳來的奏報!”
贏政聽到這句話,整個人身上的弦都繃緊了。
他急切道:“快!給寡人送上來!”
太監們幾乎是一路小跑,把軍情奏報交到了贏政的手裡。
大臣們看著太監的動作,一個個心裡七上八下的。
這封奏報,就決定了秦國幾337年的命運!
到底是勝?還是敗?
嬴政接過那奏報的時候,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呼吸急促,心臟狂跳,整個人的緊張已經掩飾不住。
他開啟奏報,眼睛快速動著,瀏覽上面的資訊。
大臣們悄悄仰著脖子看向贏政。
希望能看到他的表情,以此來做出判斷。
只見,王座之上的贏政,表情從最開始的緊張,到驚訝,然後就變成了狂喜!
眾臣的心砰砰跳著,不由得猜測。
看樣子,這是好訊息?
難道趙小塵剛去戰場,就立下了什麼大功不成?
還未等他們有更多的想法,贏政已經忍不住高聲道:“好!好啊!趙小塵這小子,乾的太好了!”
說著,那嘴角已經有了掩飾不住的笑意。
眾臣心下大定。
看來傳來的是一個好訊息!
這下他們暫時不用擔心了。
贏政此時的喜悅之情已經溢於言表。
剛開始看到軍情奏報的時候,上面說李牧自退三百里,可把他驚住了。
那可是三百里啊!
李牧辛辛苦苦防守多日,好不容易打下的宜安,竟然就這麼拱手讓了出去?
世上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趙小塵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不會是李牧的陰謀吧?
等到後面奏報說明了其中的詳細內容,贏政才恍然大悟。
趙小塵,竟然利用了
這並非李牧的陰謀,而是趙小塵的陽謀!
真是巧妙至極!
公子嘉對**遷構成了威脅。
原本李牧並未涉足這場紛爭,但現在卻被趙小塵直接捲入其中。
如今,李牧即使原本無意支援公子嘉,也已無法置身事外。
既然已經陷入泥潭,誰還會在乎你曾經的清白?
**遷還是個半大的孩子,根本不懂用人之道。
背後的倡後對李牧更是恨之入骨。
如果他們知道李牧為了公子嘉而退兵,那麼他們與李牧之間的裂痕只會更加嚴重!
甚至可能直接罷免李牧,收回他的軍權,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到那時,趙國無論推出誰來,都不會是秦軍的對手!
贏政越想越興奮,臉色都變得通紅。
他激動得說不出其他的話,只能連連稱讚:“太好了!太好了!”
眾臣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面面相覷,最後還是李斯站了出來。
“王上,是趙國戰場上傳來了什麼訊息嗎?”
贏政這才在李斯的聲音中回過神來。
面對大臣們不解的面孔,贏政意識到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輕咳一聲,將那軍情奏報遞給旁邊的太監。
“大聲讀出來,讓你們也聽聽這個好訊息!”
李斯等大臣見贏政如此激動,口裡還說是好訊息,一時間心裡便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