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王二升官

何名標怎麼可能不知道曾國藩,從贛南發動起義後,就一直跟湘軍打。到現在都沒能打下吉安,因為他們始終過不了贛江,湘軍水師一直佔握優勢。

“你有所不知,曾國藩在湖南惡了一群大官,根本站不住腳。”

“這個有所耳聞。”

“他在浙江,又得罪了江西當官的。江西巡撫還是他的同年好友,帶頭參他。”

何名標有點納悶,在他眼裡,曾國藩是大官。

劉勇強解釋道:“這個人會帶兵,卻根本不會當官。卻能平步青雲做到侍郎,你可知道是為什麼?”

何名標要是知道這些,也不會是一個反賊。

“因為他有穆章阿那個貴人提攜。我給李大人效勞,就是給李伯爵效勞,李大人,李伯爵能虧待了我。你也一樣,現在是給朝廷辦事,也是給李大人辦事。”

何名標默默點頭,並不是很認可。他要真認可這個道理,劉勇強也不敢找他。

不過他是聰明人,馬上表態:“小人明白,小人定當肝腦塗地。”

“不需要你肝腦塗地,你等著榮華富貴吧。不過現在有件事要你去辦,辦好了,我保你一個遊擊。”

綠營遊擊是從三品的武官,哪怕一個縣令也看不上的官職,放在天地會這種底層人物眼中,也是大官。

何名標不由激動起來,馬上跪在地上:“小人全靠大人提攜了,大人儘管吩咐。”

“好。你這樣這樣。”

吩咐一番,何名標先是忐忑,接著露出決然之色,有種賭徒‘這把老子全押了’的感覺。

這件事只有何名標能做,他要做的事,引起了一群老弟兄的擔憂,只是擔憂。

因為他要為劉勇強挑出兩千人,這兩千人必須是江西起義後加入的,跟他們從廣東過來的老弟兄一個都不要,江西天地會的也一個都不要,只要乾乾淨淨計程車兵。基本上還是那三條,壯丁、光棍,至於社會關係,不用說了,都從江西跑到福建了,能有個毛關係。

這讓他們感覺到李永強也在排斥他們,甚至更惡意的猜測是要瓦解他們,把他們的兵要走,然後卸磨殺驢。只是兩千人又不足以讓他們下決心再次反了,雖然還沒有被收編,但至少有飯吃。當初他們投降,儘管還沒有斷糧,但軍中存糧已經不多。跟著官兵混,至少有口飯吃。

因此這件事不容易做,雖然他們手裡有兩萬人,除去拖家帶口的老弱,真正能打的壯丁也就一萬,再交出去兩千,每個人都得割肉。

何名標用盡了各種辦法,靠一直以來積攢的威望,兄弟情義,四人感情,用了十天終於湊齊了兩千人交給劉勇強,這麼賣力,僅僅是換取劉勇強一個口頭承諾。

劉勇強則立刻安排下去,只派出教官團負責訓練這些新兵,隊長一個沒用,說實話,那些隊長都不算他的人,那是李雲梯的人,身份中有大量李家子弟,還有各地的地主少爺。他有信心讓這些人為他拼一次命,但不可能帶這些人跟著他造反。

期間王二還找過劉勇強一次,他練兵出了問題,進展十分緩慢。他帶的那兩千人,只是學會了開槍。這是李雲梯安排的,人是李雲梯招的,槍是李雲梯買的,王二是教頭,只能按照李雲梯的要求,儘快教會這些人使用洋槍。所以一開始就把槍發下去了,王二倒是按照劉勇強的要求,先教會隊長,再去教士兵,一個月時間,也只能教會這些人開槍。

後面複雜的步伐訓練,王二其實也不太理解有什麼用,現在懂了,他這些人根本就不能打,劉勇強當初連船都不讓他們下,就是他們沒法列陣戰鬥。

靠王二一個人,教會兩千人複雜的隊形變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李雲梯又催的緊。他只能求助於劉勇強,為此還請劉勇強去吃飯,目的是想從劉勇強手裡借一批教官。

“你我兄弟,我肯定會幫你。我這邊的人,只要願意跟你走的,你都能帶走。不過大哥提醒你一句,你得先去找李大人。這些人都是他的兵,你我不過是教頭,李大人答應了,大哥沒二話。”

王二就是不想去找李雲梯,這顯得他很無能。聽劉勇強這麼說,只能無奈去找李雲梯。

劉勇強不由感慨,王二還是年輕啊,做事不周全。要是這些軍官在他們兩人之間私相授受,李雲梯就算再大度,也該猜忌了。

而且劉勇強已經猜測,李雲梯開始防著他了。不然不會給王二升官,哪怕到了建寧府,還是讓王二帶那兩千新兵,而不是直接交給劉勇強帶。

這就是官場!

李雲梯當然不會反對,王二興沖沖來劉勇強這裡選人,最後也不過帶走了一百來人,其中沒有一個隊長。

每個隊長,不是姓李,就是大小地主家的二少爺之流,帶的兵都是本鄉本土的老鄉。沒人願意離開自已人跑去幫王二練那些跟他們不是同鄉,不是同族的泉州、漳州鄉勇。

所以王二帶走的,是一群有一些小心思的普通士兵,倒也夠用。畢竟每個人,都經過劉勇強幾個月的嚴格訓練,還有實戰經驗。

劉勇強這邊就更容易了,按部就班的走就行,他的教官團能訓練出兩千人,就能訓練出四千人。他要做的是協調工作,經常性的去露個臉,顯示一下存在。他最該做的,還是跟各路勢力溝通,做好這支部隊的後勤保障。

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在太平驛駐紮的天地會部隊已經全部被調到了建寧府,負責盯住他們的是富勒興。

到了建寧府才接到命令,這批人的整編命令批准了。這是能夠想象的,兩萬人投降,這種情況很罕見,除了收編,別無選擇。在太平天國前期,大規模投降事件很少,主要是前期太平天國強勢,人家不肯投降,不是清軍不想招降。恰恰相反,朝廷確定石達開出走之後,咸豐親自下詔給曾國藩讓他想辦法招安石達開。

所以這兩萬天地會降兵,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們開到建寧府就是來整編的,首先,所有人排開一字,在河邊剃頭,重新編了髮辮,換了號服,每人身前掛著一個‘兵’字補丁,現在他們是綠營了,暫時歸富勒興節制。

結果很快就出了問題,富勒興不是不想要這批人,誰會嫌自已手下人多呢。這可是兩萬人,王懿德奏報的是兩萬人,作為閩浙總督逼降的人越多功勞越大,兵額也是兩萬人,作為主官,人越多軍餉越多,富勒興手下兵馬越多,剋扣的軍餉自然就越多。

問題還是出在了人事上,兩萬有組織的人,無數頭領,太平天國給的官職含金量很低,但聽著響亮。富勒興卻不可能給同樣的官職,綠營四級官職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最大的何名標也只給了一個都司。這麼龐大的部隊,不是一個都司管得過來的,所以富勒興往裡面派了一批參將、遊擊等官員。

他不傻,他試圖安插自已人。何名標也不傻,立刻鼓動底下人開始對著幹,險些釀成了譁變。

出於對境內治安的擔心,劉雲樵立刻把幾個重要人物召集起來商量。

“這群反賊,賊心不死。依我看,就不該招安,全殺了安心!”

富勒興吃了個虧,他派去的人被打了回來,正憋著一股子氣。又氣又怕,此時拼命提這些人賊性不改,是給自已脫責,因為真逼反了他們,他吃不了兜著走。

“提督慎言!”

劉雲樵提醒他。

這些人已經是綠營了,這些話傳出去,萬一再引起不滿,還是問題。

“這件事是提督大人之責,還請提督大人儘快彈壓才是。”

富勒興眼珠子一轉,他是旗人,心眼卻很多。

冷笑一聲:“臬臺大人,本官手裡只有三千人,如何彈壓?不如請李大人借鳥槍隊三千與我節制,待我平了這些賊人在還給李大人如何?”

他還想借李雲梯的兵。

李雲梯當即反對:“這些人有沒有反,如何去平?提督大人該去安撫才對。”

富勒興耍無賴:“本官是武將,哪懂撫民。倒是臬臺大人善於此道,不如聶大大人收了這些人。”

劉勇強聽他們吵完才站出來:“讓這些人跟我走吧。讓他們戴罪立功,跟我一塊收復建陽。”

李雲梯目光閃爍,卻按捺住激動問道:“你有把握?”

“打仗哪有什麼絕對的把握。不過我的大炮到位了,我可以試試攻城。”

府城建安縣周邊已經安定了,但北邊的政和縣,西邊的建陽縣都還在太平軍手裡。

收復肯定優先收復建陽縣,沒人比李雲梯更著急,因為他已經是建陽縣令了。

他當上縣令的委任狀是跟招安何名標的旨意一起傳回來的,王懿德的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來一回半個月就夠了。

與此同時任命的,還有富勒興的福建陸路提督,劉雲樵的署理福建按察使兼延平建寧邵武兵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