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900萬兩銀子

隨著高飛任職屯田司郎中,他同樣獲得了5頃的職田,跟25頃的永業田。

高飛利用手中的職權將自已的地全部選在了新豐,再將職田委託給屯田司,然後,便以公務的名義帶著馬周前往新豐。

在前往新豐的路上,高飛看到,路邊的田地裡,到處飛舞的蝗蟲在啃食地裡的莊稼。

可是,當地的村民們面對啃食莊稼的蝗蟲不但沒有采取措施,反而在地頭上擺著供品將蝗蟲當作蝗神祭拜,無論高飛怎麼勸,他們就是不敢傷害蝗蟲,還差點朝高飛馬週二人動手。

有道是:良言難勸該死的鬼,高飛對古代人的愚昧算是長了見識了。

既然無法說動別人,那就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

高飛開著車,帶著馬周不在浪費時間,直接前往新豐縣。

新豐縣令王旭春,看到高飛到來,可以說是淚盈滿眶。

之前,他帶著新豐縣鄉紳跪求高飛指導他們種地。

高飛看在鄉里鄉親的份 ,向他按照成本價,以每袋1貫錢的價格向他們提供化肥,一百文20斤的價格供應玉米種。

現在,整個新豐縣包括王旭春在內,總共向高飛購買了八萬袋化肥,400噸玉米種用於夏耕。

若是上了化肥的夏耕被蝗蟲毀於一但,包亂王旭春在內的新豐大戶全都得破產。

高飛沒有不管他們的死活,在來的路上,他就從網上下單了100萬隻雞苗,打算以合作養殖的方式,分給他們,讓他們將雞趕到地裡吃蝗蟲。

新豐縣的鄉伸可沒有路上遇到的那些愚民那麼難勸,聽高飛解釋了讓雞剋制蝗蟲的道理後,便各自帶著雞苗回田裡放養。

新豐縣的人這麼容易接受高飛的建議,倒不是他們不信奉蝗神,而是,他們親眼見識過高飛的神奇的,私下裡已經稱他為神仙弟子下凡。

紛紛認為這神仙弟子跟蝗神鬥法,不關他們村民的事,他們就跟蝗蟲一樣,都是神仙的棋子。

鄉伸農民帶著雞苗走後,縣令王旭春親自拿著新豐縣括地誌來到高飛這裡說:

“伯爺,下官已將您的永業田,職田仗量出來,總計30頃,全是上好的水澆地。”

王旭春的話讓高飛一愣,他記得,劃分永業田的地方皆是無人耕種的荒地,還有職分田若要更改也只能是無人荒地,這王旭春將別人的的好地劃給自已是什麼鬼?

“為什麼會是熟地?”

王旭春之所以這麼操作就是借花獻佛,拿公家的便宜給高飛找實惠,聽到高飛問話,忙解釋起來:

“伯爺有所不知,這三十頃地原本是李員外家的,他家的地可是咱新豐最好的地。只是,去年李員外全家染上了時疫,死絕了。他們家沒了後人,地自然就充公了。下官想著伯爺您身份高貴,自然得用最好的地,就自作主張將這塊地劃給您了。”王旭春低著頭,一臉諂媚地說道。

“李家的佃戶會同意?”

“容不得他們不同意,他們若是不願意給伯爺家做佃戶,本官會依例給他們重立戶籍,分發100畝荒地,作為永業田以及口分田的,這種操作並未違反我朝律法,伯爺儘管收下。”

高飛心中暗自感嘆,這古代的官還真會拍馬屁。

不過,他也明白,這種事情在古代社會並不罕見,只是,這種將荒地換成好地的行為,會使大唐的均田法毀於一旦。

均田法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大唐初立,地廣人稀,將無人耕種的荒地分給官員或農民,是為鼓勵開荒。

可王旭春的做法,只會讓好的田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平民得到的永遠是荒地,而且隨著好地被兼併,荒地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差。

高飛板著臉說道:“這種事,無論違不違法,我作為屯田司的主司,都不會做出這種有損百姓利益的事情,王縣令,請按照律令,劃撥30頃荒地給我,所需佃戶我會從流民中自行招募。”

“是是是,下官謹記伯爺教誨。”王旭春連連點頭。

區區三千畝的荒地,在高飛的機械化種植模式下,管理日常工作只需要30戶人家便足矣。。

可是,在新豐城裡的流民何止三千?

高飛為了妥善解決流民問題,乾脆出資60萬貫,以每畝兩貫的價格,購買了30萬畝荒地,將全部的流民招募為佃戶。

大唐的黃金兌白銀銅錢的兌換比利為,1兩黃金等於10兩白銀,1兩白銀等於1貫銅錢,每貫銅錢1000文。

黃金在時空商城回收價格為,450元一克,而白銀的價格為5元一克。

若是用黃金直接支付,對高飛來說,太不划算。

所以,高飛將家裡的黃金取出10萬兩用時空手機回收掉,以大唐的每兩42克來計算,10萬兩黃金使得高飛賬戶裡的餘額增加18億9000萬。

然後將這些錢以5元每克的價格購買白銀,這樣,高飛的庫房中就多出378噸白銀,以42克每兩來計算,摺合900萬兩銀子。

無論是職分田,永業田,又或是剛剛購買的30萬畝荒地,高飛全部使用機械化種植,在機械化種植模式下,高飛不可能按照現在的主佃分配方式將地裡的出產分給佃戶四成。

為了保證雙方的利益,高飛參考屯田司的與佃戶之間的新式合作方式,向佃戶提供每畝兩斗的糧食,這樣,以每戶賃田100畝計算,每戶每季能從高飛這裡獲得200斗的糧,10鬥為一石,一年兩季算下來,每戶每年的收入40石糧。

這個收入比自耕農收入還高,讓高飛很容易就將新豐的浪民招募一空,也使得新豐平白多了3000戶,高興的新豐縣令王旭春差點沒將高飛供起來。

要知道,在大唐官員任期的考評中,人口增長以及荒地開墾可是非常重要的政績。

王旭春在大災之年,能將轄區人口以及土地開墾一下子增長一半,僅憑這個,明年天王老子也別想攔著自已升官。

相對於新豐縣令的高興,長安縣令,跟萬年縣令就愁的差點沒哭出來。

長安萬年兩縣合在一起長安城,因為長安城的內居民足有20萬戶,人口上百萬。

這麼大的人口數量,已經遠超縣級府衙的政務處理能力,於是,便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將長安左右對稱拆分,西為長安縣,東為萬年縣。

受旱災跟蝗災的影響,長安城中在短短一個月內,增加了十數萬災民。

而且官府還沒有能力安置,大街上每天不知道餓死多少人,賣兒賣女每天都在發生,他們二人生怕皇帝李二拿他倆的人頭來安撫饑民。

可是,李二並沒有閒心管他們。

隨著蝗災的正式爆發,反對勢力對他的攻殲越來越猛烈,當他在野外看到蝗蟲在啃食農作物,饑民便地時,差點心神失守,撈起一隻就往肚裡吞,邊吞還邊說:“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高飛回到長安,聽說了這事後,決定幫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