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意正毫毛歸本體 心清慧眼識妖魔

妖魔毫不遲疑地將經櫃擔子全部交給了假扮的隱士,行者、八戒、沙僧三人變作童子模樣,肩挑手扛,押著馬匹,一路順利將經擔運出了洞穴,朝著大道前行。走了幾里路後,行者突然驚覺,想起他們騙妖魔換取經擔時,是以一件神秘的寶貝為藉口,但卻忘了落實這寶貝的具體事宜。八戒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疑惑道:“對啊,那寶貝到底是什麼,為何讓我們騎馬去取給妖魔呢?”

行者決定先找個隱蔽的地方藏起經擔,然後去找假扮隱士的道者探問清楚。他恢復童子形態,與幾個假童子返回妖魔洞穴。妖魔正焦急地等待著寶貝的到來,看到童子空手而歸,便詢問寶貝在哪。行者機智應對,稱未曾問明具體是哪一件寶貝,需再確認一下。

假隱士心領神會,謊稱寶貝藏在寶箱之中,是一面具有特殊功效的鏡子,無論真假是非,都能在鏡中顯現無疑。妖魔聽聞是一面能分辨真假的鏡子,催促童子儘快取來。行者再次找藉口拖延,稱寶箱上了鎖,封印堅固,他們不敢擅自開啟,以免孫行者出手搶奪。假隱士順著行者的說法,答應親自去取寶貝,並藉此機會與行者恢復原身,笑著離開了妖魔洞,心想妖魔縱然想要蒸煮唐僧,他們僅憑毫毛變假又能識破多少?

道者囑咐行者一行繼續挑著擔子緩緩前行,自已則先去尋找唐僧和老僧。與此同時,鳳管妖帶著小妖前去追趕唐僧,途中遇到了靈山比丘僧。鳳管妖認出他是昔日的大鵬座下聽眾,不敢輕易冒犯,於是變作一個妖豔婦人接近比丘僧,詢問唐僧師徒的下落。比丘僧回答說,唐僧師徒正遭受妖魔的劫掠,經擔被搶,師徒被綁,妖魔意圖將他們蒸煮食用,而孫行者則利用變化之術,用毫毛變假逃脫,並設法救出了經擔。

鳳管妖從比丘僧口中得知了一些資訊後,便回到原路,遇見了另一位道者。她再度變作婦人,上前詢問道者關於唐僧師徒的情況。道者告訴她,唐僧師徒確實遭到妖魔的襲擊,經擔被奪,而孫行者雖然用變化之術暫時騙過了妖魔,但最終還是有一位陸地仙與妖魔串通,假扮唐僧和經擔,誘騙孫行者離開,之後真正唐僧被妖魔蒸煮享用,而真的經擔則被陸地仙帶走。

鳳管妖聽聞陸地仙與妖魔欺騙並蒸煮了唐僧的訊息後,怒不可遏,告別了道者,帶著小妖急忙趕回洞穴。恰好在路上遇到孫行者他們挑著真經擔而來。小妖見到後報告鳳管妖:“魔君娘子,前面那幾位和尚好像是唐僧的徒弟,拿著經擔來了。”鳳管妖冷笑道:“這肯定是陸地仙假扮的,用來騙孫行者上鉤。你們上去問問那個長嘴大耳的和尚,看看他會怎麼回答。”

小妖遵命走向八戒詢問:“和尚,你們是唐僧的經擔隊伍嗎,還是假扮的?”八戒故意答道:“假的,假的。”鳳管妖聽罷認定他們是假貨,便回到了洞中。

虎威魔詢問鳳管妖查探的結果,鳳管妖憤怒地表示:“你們竟然揹著我請陸地仙蒸了唐僧,並把經文送給他!”虎威魔解釋說他們確實用經文交換了寶鏡以鑑別真假,但唐僧目前仍然被捆綁在洞中,並未被蒸煮。鳳管妖聽後才知誤會,原來陸地仙假變經擔欺騙孫行者的傳言並非事實,而是從一個老道人那裡聽來的。她意識到之前遇見的比丘僧身邊的和尚很可能就是真的唐僧。

虎威魔對此感到十分蹊蹺,決定等陸地仙帶回寶鏡,一看便知真假。於是,他派出小妖前往隱士處催促寶鏡。

實際上,隱士是由仙鸞幻化的,一直在山中修煉,尋求恢復人身的機會。鳳管、鸞簫二妖得知其得道,便拜入門下學習長生之道。隱士因貪圖唐僧取經的利益,假扮唐僧,結果反被孫悟空戲弄一番,深感懊悔,正在嘆息投機取巧終歸無用。這時,童子前來稟報魔王催要寶鏡之事。隱士心生疑惑,詢問童子詳情,得知孫悟空利用假象騙走了經櫃,還對自已進行了戲弄。

隱士不禁大笑起來,感嘆道:“我因為假扮唐僧企圖騙走孫行者的經櫃,反而被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僅沒得到經櫃,還受了戲弄。投機取巧終究只會落空,不如老老實實做好本分。你們這些魔王竟也被孫悟空擺了一道,還來找我要什麼寶鏡。其實我哪有什麼寶鏡,我現在就要去洞中與魔王們當面對質。”

隱士來到洞中,妖魔們見狀連忙詢問寶鏡是否帶來。隱士笑著說:“我何時要過你的經擔,更別提什麼寶鏡了,這明顯是孫悟空的計策。各位魔王不用多慮,我知道孫悟空用假唐僧、假八戒和假沙僧替換掉了真身,恐怕這些都是他毫毛變化而成的化身。我有一計,必定能讓孫悟空前來收回這些化身。到那時,你們就可以抓住真孫悟空,連同假唐僧一起蒸煮,一解心頭之恨。”

虎威魔好奇地問隱士有何妙計。隱士走到假唐僧面前,向假八戒詢問真假,假八戒不明所以,也反問是不是真的。隱士由此判斷這是假貨,便下令妖魔架起蒸鍋,要將假唐僧蒸煮,同時還燃起烈火,威脅要把假八戒燒掉。假唐僧故意哭訴求饒,假八戒則幽默回應:“魔王還是蒸了我吧,這樣好吃些,燒了可不好吃。”

暫且放下妖魔如何處理假唐僧的事情不談,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成功找回了經擔,護著櫃垛按原路前行。此時,唐僧已經安然度過山嶺,在山前一處密林中與老僧及道者席地而坐。唐僧見到孫悟空他們帶著經擔和馬垛過來,欣喜萬分,感激地對孫悟空說:“悟空,你終於來了,多虧這位老僧出手相救。”孫悟空回應道:“師傅,這次我們能找回經擔,也要感謝這位老僧的幫助。”唐僧接著詢問老僧,能否有機會去拜訪恩人,老僧告訴他,雖然施主的確很好,但是路程並不順直,施主住在南邊百里之外,恐怕耽誤行程,建議唐僧師徒直接向東走,那裡便是他們曾經途徑的朱紫國別郡之地。

孫悟空聽後,想起了當年在此地捉妖救金聖宮的情景,於是向老僧和道者表達了謝意,並提議師徒四人向東趕路。兩位高僧在目送唐僧一行漸行漸遠後,恢復了比丘僧和靈虛子的真實面貌,私下商量:“唐僧的經文雖未被妖魔奪去,固然有我們的保護之功,但也離不開孫悟空的機智變通。但他們用毫毛變化的法身還未確保安全,恐怕還會招致妖魔的危害。我們必須在唐僧周圍全力保護,確保他們毫毛法身完整無損,這樣才能確保經文得以圓滿傳承。”

唐僧與孫悟空一行安心趕路,不料孫悟空與豬八戒忽然打了個寒戰,緊接著唐僧和沙僧也打了噴嚏。孫悟空警覺道:“師父,不好!我們只顧得了真經,卻忘了收回毫毛,一定是妖魔搗鬼,要對我們法身不利。”豬八戒滿不在乎地說道:“一根鬃毛而已,有啥大不了的?”孫悟空嚴肅地解釋道:“呆子,你不懂,這兩根毫毛關乎重大。”

孫悟空告誡道:“毫毛雖微不足道,卻與本體緊密關聯,每一根都蘊含著生命的精氣神,不可隨意損傷遺棄。我們披剃為僧,是為了消除煩惱,普度眾生,如今歷經艱難險阻取得真經,更是不能忽視毫毛的重要性。當初為師兄弟的安全和利益拔出毫毛,此刻必須確保毫毛迴歸完好,不可傷及根本。”

豬八戒聽後笑言:“師兄,我們可是慈悲為懷,怎麼會對一根毫毛斤斤計較?”唐僧糾正道:“悟能,你有所不知,還是聽悟空的吧。”孫悟空便建議:“師父,既然您同意我的想法,那我們就儘快找到附近的寺院或人家暫住,先確保經文安全,然後我再去收回那兩根毫毛。”豬八戒表示也要一起去,孫悟空卻說:“你不能去,要留下來照顧師父和經擔。”說完,孫悟空瞬間翻了一個筋斗雲離去。

卻說陸地仙聽從鳳管、鸞簫二妖的建議,安排妖魔準備蒸鍋和柴火,打算對付假唐僧和八戒。二妖提醒孫悟空神通廣大,擁有瞬間翻越萬里距離的能力,他們回憶起鵬祖所說孫悟空曾在如來五指山下也無法憑藉筋斗雲逃脫的故事。於是,二妖提出使用鵬祖留下的一根翅翎對付孫悟空,如果能戰勝孫悟空,便一併將他與唐僧一同蒸煮;若不敵,則可用翅翎困住孫悟空,令其無法施展筋斗雲。

正當妖魔們緊張籌劃時,孫悟空一個筋斗翻至洞口,變身為勇猛大將,手持禪杖,威風凜凜地開啟了洞門。小妖趕緊通報,虎威魔聞訊後心驚膽戰,立刻通知獅吼魔和鳳鸞二妖,以為孫悟空請來了天兵救援唐僧。四魔全副武裝,準備迎戰這位勇猛大將。陸地仙躲在洞內窺視,確定這就是孫悟空,因為他手中的禪杖正是挑經之物。

雙方激烈交戰,孫悟空英勇抵抗,面對四魔的圍攻毫無懼色,他甚至再次拔下毫毛變出援軍。激戰中,天地為之變色,塵土飛揚。妖魔們逐漸不敵,紛紛退縮,孫悟空趁勢收起了假三藏、沙僧和八戒鬃毛所變的假身。

正當孫悟空準備徹底剷除妖魔巢穴時,風管妖從山谷中擲出鵬翎,孫悟空察覺異樣,奮力掙脫束縛,卻發現自已被鵬翎神通籠罩,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跳出其範圍。孫悟空心生困惑,以為自已誤打誤撞回到了靈山腳下。

風管妖幻化出一座假的靈山和雷音古剎,關閉山門,然後揭開翅翎。孫悟空跳出鵬翎神通的控制範圍,誤以為回到了靈山,打算覲見世尊詢問為何取經路上頻遭妖魔困擾,並打算取回金箍棒,將禪杖歸還原主。然而,當他四下環顧,卻發現山門緊閉,不見一人。

疑惑之際,風管妖化身為優婆夷,走近孫悟空,詢問他為何獨自返回靈山,並邀請他到庵堂用餐。孫悟空此時已有慧眼,一眼識破優婆夷的真實身份,但他接下來如何應對這一變故,故事將在下一回繼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