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松-溶解-寂靜-一切非我】
身體的轉變是客觀發生的。只有方法正確,就會發生這個路線的轉變。
沒有發生,說明方法不對。
剛開始松,從區域性開始只是輕微的鬆弛。
鬆弛,逐漸加深,會變成溶解肌肉,肌肉融化帶有清涼溫熱酥麻等反應。
逐漸擴大範圍,覆蓋全身的時候,就會如同肌肉層在流動,如同肌肉裡有涼水在流動的沖刷。
這些體驗,會被各種解讀。什麼氣脈啊,內功啊,氣血啊,能量啊!
都沒必要貼標籤。
僅僅是松到深度的觸覺反應。
物極必反。進入松到流淌溶解的深度,清涼洗刷浸泡持續,自然就會開始減少這種反應,趨向於寂靜。
不是回到過去。
而是涼涼的蓉蓉的其他觸發都在減少,
逐漸的,一切觸發都在減少,如同寂靜的荒無人煙的沙漠。風都在停止。沒聲音,沒一切動的,才叫寂靜。
中心還在。唯一還在。
這一點,在華夏上古道家裡,一直都是最核心的秘密。在佛學裡,是最根本的階梯。是最初期的轉變方法。沒有這一步,不可能有其他。
為什麼說是核心?這裡隱藏的是什麼?
意識本體是沒有物理規律的。比如,時間影響。沒有。物理分解降級過程,沒有。
出生到老死,我自已從來沒改變過,不會變成老李,老王。
統一性。持續。
也不會胖兩斤,瘦三斤。一輩子,只有唯一的自已。大小是不存在的。
匪夷所思。如果說宇宙多大不可測量,那麼,意識本身,也是大小不可知道的。
多大?減少過嗎?增加過嗎?
從來沒有。
能量,肯定有代謝。就是減少或增加。
而意識,從來沒有這些過程。
從來沒有像能量一樣,會分解減少。永遠都是自我一致性。不會減弱。也不會增強。
這種物理不適應,只有意識才會有。
因此,透過身體逐漸鬆弛,溶解,減少身體物質干擾。意識本體才會逐漸突顯。
意識突顯了,意識的功能才會逐漸增加。圓融,踏實,清醒,連線宇宙資訊庫,智慧,清明,洞察力,理解力。
所以,任何教育,都是沒用的,錯誤的。意識等級提升,是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核心。
身體逐漸融化流淌溶解,意識逐漸做主,清明。
這就是由凡入聖的過程。
擺脫身體的五官感受刺激,擺脫心理糾纏,擺脫心臟習氣纏繞。
身體有很多不良習慣,都會在溶解中擺脫。
轉向意識清醒本體的功能。
清明,智慧,洞察,靈感,舒適,自由,充實。
所以,並不是有很多路可以選擇。而是,只有唯一的路。
【身體的程式】
比如,手腳的移動,都是肌肉記憶的過程。
也就是要拿什麼,不需要每一個過程都控制。而是有個想拿的意向,手臂就會自動移動。
這個過程,就是程式設計。
也就是目前說的大資料跑圖訓練。
胳膊抬起,伸展,拿到,縮回。整個過程都很複雜。然而,根本不需要控制。
小的時候,走路都是歪歪扭扭的。因為,很多肌肉都不太配合。
這就是肌肉群協同程式設計。就跟無人機的編隊是一樣的過程。
人體中的很多過程,都在一步步現實化。
只是,這裡還有心智的前額葉功能,有意識的認知等功能,有自我虛像的程式設計。
同時,意識,心理過程,依然是謎。只有我們知道。
【第23講】2024-01-23
【人的一生】
佛學中的人,並不是我們現在的世界觀這種情況。
佛學的人生,是從本源意識中,產生了悸動,不要管怎麼個動,就是本來唯一中,突然就產生了波動。由此,產生的衍生。
衍生的越多,越沉甸甸的,最後的凝聚,就是物質。屬於最低。最粗糙。
人,就是物質結構中,意識附上去,體驗物質這個粗糙的感受過程。
但是,這個過程中問題出現了。
物質最小結構,為什麼一直找不到?
佛學講由本源的一念而成。
物質結構裡,九層都是空間,核,電子,都很小。放大了,就跟漁網一樣。電子就跟灰塵一樣。
所以,有人就開始說,世界是虛擬的。
某個角度來講,確實是虛擬。但是,跟電腦裡的編碼不同。
是意識為主,物質結構由源頭產生組合。而且,這個過程中的組合,分裂,形成物種,這個運算與設計,是超越一切現代最強電腦的。稱之為,阿卡西記錄,就是宇宙儲存器。
科學,只是讀取這裡的一小部分資訊的過程。解讀,分析,再重組。
然後,還有很多錯誤解讀。所以,科學裡有大量假設與錯誤。
因此,我們不能去先入為主。而是一切從客觀出發。
所以,佛學裡,最根本的就是沒有偶像崇拜。
只是,後來的佛教,基本來源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並不是佛學。
佛學的人生,是我一個追求清醒本源。讓自已洗刷透。逐漸意識本身自主。而不是去寄託其他神佛,給什麼。因此,有本質的區分。
佛學的人,是透過止觀禪訓練,讓自已身心寂靜,擺脫習氣糾纏。身心通順,舒適,清醒。能自動連線宇宙資訊庫。讀取自已感興趣的智慧。自利利他。
與目前的所有宗教都不同。
不是要別人如何。不是要自已放棄什麼。而是自已身心舒適持續的,得到無數好處。可持續的。然後,把這些告訴更多人。一起受益。
這裡,沒有偶像的崇拜。也沒有去寄託誰。而是自已。找到自已的本源。越接近本源,越清爽,糾纏減少淡化。
反過來,就是抓各種東西。糾纏不停。沉淪沒有解脫的可能。
因此,人身的目標,就是短暫的物質這個身體的時候,能夠體驗最直觀的八觸過程。
再墮落沉淪,也由於這種粗糙的身體結構,反應比較直觀的體驗到。
到了5度,就會真正明白擺脫糾纏是多麼幸福的事。
地獄和天堂的分界點。而幾乎所有人,都是無法跨越這個關卡。因為,沒這個路。不可能接觸。
只有自已有這個追求,有找答案的心願,才會偶然的碰到。
人生,佛學裡的定位是,學前班。是所有進步的起點。必經之路。因此,這裡就是所有大佬的打卡地。
問題是,你,有沒有累世的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接近什麼。
這裡說的大佬,包括神魔鬼怪。都有徒子徒孫。吸引力的源頭,就是你自已喜歡的就會趨向哪裡。
從這裡開始,人生的路,就會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