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長喝了滿滿的一杯酒,放下酒杯,捋一捋鬍鬚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叫什麼名字?”
“張天揚,天空的天,飛揚的揚。”我說。
“張天揚,張天揚?你的生辰年月告訴我。”胡道長說。
“69年屬雞的,農曆三月初十,是卯時還是辰時?搞不清,那是農村沒有鍾。”我說。
胡道長閉目掐指算了半天,嘆道:“可惜好個命造,卻被道破了天機。”
我迷惑不解:“道破了天機?什麼天機?”
胡道長說:“你命裡有文昌星,天乙貴人星,是個很好的命造,小運得時,大運得勢。
“本應少年得志,青年步入仕途,中年好有一番作為。
“可惜被名字道破了天機,變成無根之樹,無線風箏,無巢之鳥。明白不?”
“我的名字怎麼了?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我吃驚的問。
胡道長說:“張即是揚,揚即是張。你的名字犯忌啦!不但張揚,而且張揚到天上去了!
“張天揚?你想幹什麼?你還沒有化蛹成蝶、化魚成龍。
“風和日麗尚可,一旦風雲變幻,狂風驟雨到來,你就會變成無線的風箏,無巢可歸的鳥兒。明白不?”
“那我的名字要怎麼改?”我有點緊張。
胡道長繼續說:“男名不用天,女名不用仙。你不可高高在天,要根扎大地。取名丕(pei)吧,叫張丕揚。”
“Pei?什麼pei?”我問。
“曹丕的丕,曹操的兒子。”胡道長說。
“曹丕(pei)?不是讀曹丕(pi)嗎?”我說。
胡道長說:“那你就讀錯了!讀丕(pi)是不的意思;讀丕(pei)是大的意思。”
他用手蘸灑在桌上寫了一個“丕”字。
“不,上面的一橫象徵是地面,上面的樹木被砍了,只剩下的根,看不見了,就是不的意思。
“丕(pei),是地面下的廣袤,《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勢坤就是丕的意思。明白不?”
我感到慚愧,在胡道長面前,他的博學而多才,讓一直自噓是大學高材生的我感到自慚形愧,在他面前就是一個懵懂的小學生。
張丕揚!多好的寓意,天改為丕,從飄渺無羈的天空到深厚廣袤的大地,一字之差真是天地之差,判若雲泥。
我站起來,端起酒杯敬道:“謝謝道長改名,如若不棄,我願意做道長的徒弟,跟隨道長學習。”
胡道長沉默不語,半天才說:“做我的徒弟可不容易啊!首先你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別人不能忍受的苦。”
“我願意,我能吃苦,也耐得住寂寞。”我說,還有什麼比這一年更苦的呢?
“那好,我先喝下這杯酒,但不是正式收你做徒弟。
“首先你需耐得住三年的寂寞,過了三關,我才能正式收你做徒弟。”胡道長說。
“哪三關?”我問。
胡道長伸出一個指頭:“這第一關是靜。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氣,不心浮氣躁,看淡名利。明白不?”
我點點頭,這簡單。
他伸出一根指頭:“這第二關是色。這色一是指女色,不貪圖美色,不好淫邪;
二是指物色,不貪圖享樂,不沉迷物慾;
三是指財色,不為財迷,不為富困。明白不?”
我依舊點點頭。
他又伸出一根手指:“這第三關是破。不因陳守舊,不拘泥於古,敢破敢立,敢作敢為。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此,孺子可教也。明白不?”
我有點猶豫:這一關,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不拘泥於古,我能做到,但破陳立新,發揚光大,那是能力所在。
我問:“嗯!師傅,這三年我應該怎麼做?”
胡道長鄭重的說:“你要蟄伏!蟄伏,明白不?像龍一樣潛在深淵,蟄伏在龍潭!讀過《三國》嗎?”
我點點頭。
胡道長接著適:“諸葛亮號稱臥龍先生,沒有出山前,蟄居在南陽臥龍崗。
“龍都是來去自由,在天上飛來飛去,神龍見首不見尾,根本沒有人能夠阻止。
“而諸葛亮卻是臥龍,也就是說在地上盤著不動,像一條睡著的睡龍。
“臥龍鳳雛,龐統自號‘鳳雛’。
“鳳雛就是表示未長成的鳳凰,都知道鳳凰是鳥中之王,未長成的鳳凰,有兩個含義:
“一是表示未遇明主,羽翼未豐。二是雖然我神鳥,但是我現在還不會對別人構成威脅。
“姜維自號什麼?”
我搖搖頭。
胡道長說:“幼麒姜維,沒有長大的幼仔,還在成長的麒麟。
“還有一人他的綽號就更加厲害了,他就是司馬懿,在三國,他是諸葛亮的唯一對手,他的才能也絕不在諸葛亮之下。明白不?
“你知道司馬懿的綽號嗎?”
我又搖搖頭。
胡道長用手指頭點著桌子說:“司馬懿的綽號就是冢虎,趴在虎穴中的猛虎!
“冢虎和諸葛亮的臥龍相對,他們之間的爭奪,也是龍爭虎鬥,非常的激烈。
“最後誰勝了?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龐統‘中箭身亡落鳳坡’,姜維‘兵敗詐降自刎亡’。
“最後是司馬懿三國歸於晉,笑到最後,司馬懿之忍功,天下無敵。
“為成霸業,隱忍四十一載,幾經羞辱卻沉得住氣,最後絕地反擊,終成三國最終的贏家。
“成大事者,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是人生的至強之境,如此,方能成就一番偉業。”
胡道長的一席話,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靈世界。
蟄伏!對,我要蟄伏!
我要在蟄伏中積攢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