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看著天空上那個黑乎乎的小點,無奈的笑了笑。那個小點就是不久前被太陽風暴衝擊的正二十面體行星防禦力場系統,現在宛如一個太空紀念碑。
所有的康德星人在三天前就在哥白尼的命令下退出了正二十面體總控室......
難道哥白尼要自暴自棄了?不,那是曾經歷史的見證,是康德星人反抗命運的紀念碑。和布魯諾的對話,他倒是明白了一些道理,被積壓多年的情緒在那一天釋放,發洩後倒是讓哥白尼頭腦清醒了許多,倒是想通了當年曾經寫過備用方案最後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
哥白尼最後看了一眼那座力場控制室,微笑著揮手告別。既是在告別過去,也是在微笑著迎接未來。
量子計算機高速運轉,主機上水冷散熱箱中發出淡藍色的微光,不過是短短兩分鐘,哥白尼創造的備用方案已經被執行了上萬次!
“哥白尼先生,這是我們康德星量子計算中心的模擬報告,請您過目。”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姑娘將手中的報告遞了過去,哥白尼帶著驚喜,接過姑娘手中的報告。
詳細的分析,從理論到實踐,不僅邏輯清晰,甚至在關鍵之處還能對哥白尼方案中的些許瑕疵作出修改,在編寫程式碼中,量子計算機和AI的結合更是超出了哥白尼的想象,精簡而準確,完美展現了程式碼的魅力。
“哥白尼先生,量子計算中心給出的報告怎麼樣?”一個老頭拄著柺杖走到哥白尼的身旁,一臉慈祥的問道。
“費曼先生,令人驚訝,只是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你們就完成如此先進的計算機建造,在摩爾定律的極限面前,你們選擇了另闢蹊徑,選擇了量子,現在我也要學習一下你們,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說不定還能發現另一片美麗的風景。”
哥白尼開啟了AI終端,將聯邦量子計算機中心的報告和自己研究了五十年的方案交了上去。在微宇宙計劃起始之初,政府稽核引入了量子計算機,現在的方案稽核甚至比以前快了十幾倍。
AI的聲音在正二十面體行星防禦系統總控室響起:“康德星聯邦政府第107號公告,正二十面體行星防禦系統總控室改造為行星哨站,量子防禦矩陣系統即將上線。量子防禦矩陣系統總工程師哥白尼先生將帶領行星防禦部,繼續守護康德星......”
......
總控室內一片歡呼,他們的領袖重新走出了困境,再次在新的起點上苦練奔跑。
無數顆量子衛星圍繞著康德星,加速,環繞,飛入預定軌道。在量子計算機的精確控制之下,進入預定的軌道。
“量子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即將展開量子力場,倒計時10,9,8......2,1!”
哥白尼緊握雙拳,死死的盯著眼前的大螢幕,量子計算機的算力實在太過恐怖,再加上AI,兩者之間彷彿發生了鏈式反應,在物理、數學、生物等諸多領域發生一場又一場的核爆。
費曼坦然坐在哥白尼的身旁,絲毫沒有半點緊張。
“先生,來杯茶吧,這是雲霞地區最暢銷的飲料......”費曼遞過一杯茶飲,安慰道。
哥白尼也是一臉無奈,生硬的接過茶,隨手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哥白尼先生,放輕鬆,量子計算機通常不會犯錯,只有一種情況會犯錯。”
“什麼情況?”
費曼笑道:“先生,在沒有量子計算機的情況!”
哥白尼也是一愣,這是他自空間站回來最震撼的三天,複雜的方程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如同一個成年人在計算“1+1”,只需看一眼,複雜的方程都在它短短几秒內完成最詳細的解答。以前哥白尼會苦惱密密麻麻的的矩陣和行列式,現在只需短短几句指令,再複雜的方程在量子計算機面前,計算結果需要表示的數量級也不會用秒以外的字母表示。
經典的電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就是一個一根筋的傻子,只會用簡單、費事的計算完成人類所需的結果。而量子計算機在更高的維度上,操控著低維。
“量子力場展開成功,量子力場監測AI——末那實時為您報道。”
哥白尼看向大螢幕上那亮著幽藍的力場,絲毫沒有半點喜悅,自己不過是拿出了塵封在箱底的研究,只是經過量子計算機的計算居然就順利完成了技術上的突破,這倒是哥白尼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費曼先生,我怎麼感覺我是在不切實的幻想,而量子計算機和AI將我的幻想實現了!”
“先生,當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盜取了天火,為人類帶來文明,曾經我們茹毛飲血的祖先也是這麼想的。”
是呀,一種科技的出現,帶來的絕不是為人類不勞而獲準備的,就像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人類文明的更進一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費曼喝完杯中的最後一口茶,看著布魯諾的雙瞳真誠的說道:“先生,群星計劃歡迎你!”
群星?哥白尼腦海閃過一道美麗的景象,那是他在空間站工作的二十年幹過最浪漫的事。正二十面體總控制室的最高層是一層鋼化玻璃搭建的觀測站,哥白尼常常在工作之餘,拿著望遠鏡看著浪漫的群星畫卷。一顆超新星的爆炸,獅子座浪漫的流星雨,瑰麗宏偉的星雲......
群星計劃,一個浪漫的代名詞,同時是一個血與淚的長篇史詩。
布魯諾曾經在聯邦會議上就說過,這個計劃意味著犧牲,但是同樣意味文明的前進。
群星,是康德星上所有領域精英的代名詞,他們將充當先驅者的作用,帶著康德星跨過荊棘叢生的小路,尋找到未來康德星進化的所有可能,最終為康德星的後輩們開啟安寧新世界的大門!
笛卡爾恆星已經來到了他的晚年,他也不再年輕,衰老的身體如同被不斷鏽蝕的鐵劍,鏽跡斑斑的表面再難看清當年的銳利,歲月洗去了他的鋒芒,同時也洗去了最後一絲善良。他如同衰老的惡魔,就算是拼著性命也要拉著他的孩子墮入地獄。
太陽風暴肆虐著笛卡爾星系的行星,斑駁的古神星上控訴著笛卡爾恆星的罪惡,無時無刻不產生的風暴如同一個怨靈在控訴著笛卡爾恆星的惡行。
......
“準備降落,準備接受衝擊!”巨大的火球劃過古神星的大氣層,隨著一陣急速的衝擊,探險者號開啟了降落傘。
探險者號降落在了這顆星球的表面,砸出一個超過數十公里的巨坑。
這是康德星最頂尖的聚變研究團隊,在這裡他們將建設全星系最強勁的能源供給系統,只不過他們現在剛剛觸控到了聚變的門檻。
群星計劃,又稱“微宇宙前奏計劃”。其主要目的在於發揮康德星人在各個領域的潛力,在能源、計算機、物理、生化領域重點研究,直至達到微宇宙建造前的科技實力,最終在各個領域協同配合之下完成微宇宙的建設。
能源領域,這群精英盯上了最值得發展的核聚變技術。
一顆看不見的原子,擁有這個宇宙最強的力量。而聚變和裂變,就是為了解放這最強的力量。
古神星核聚變研究基地應運而生,布魯諾同樣沒有放棄裂變的道路,同時發展兩種技術,對康德星來說,多一份力量,就給康德星帶來一絲希望。
古神星核聚變基地聚集了最頂尖的核物理學家、工程師、計算機專家,甚至最頂尖的技術工人,他們將在這風暴之星上努力邁出最關鍵的一步。
很遺憾,核聚變技術不像造計算機,造出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完成各類計算,而核聚變堆更像一個不斷學習的人類棋手,努力攀登著AI這座大山。
這是一門在不斷進步的科學,一個微小的變數足以引起一場災難甚至造成無數次的努力變成泡影。聚變更像是一座高山,無數的科學家就是這座山的攀登者。
......
另一艘飛船緩緩降落,這是笛卡爾星系第二大最適宜居住的星球,可惜這個文明誕生的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進化就被康德星奴役。即使面對無數康德星人的反對,布魯諾還是堅持了這個方案——在蓋亞星建造生物基地。
蓋亞星生物基地的最終目的遠遠超過聚變實現完全可控的難度,在這裡,康德星最頂尖的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要在這裡完成生命的構建,這甚至是在和生命的規則抗衡,更艱難的是他們要在這裡人工構建一個完美宜居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甚至要使得該系統實現自己自足,最終在不需要外力的情況下,保證該系統完美的供給迴圈。
這是一場人類與秩序的抗爭,同樣是一場與命運的戰爭,康德星人不想面對災難束手無措,但也同樣不想成為第二個塞加爾蟲族。他們不想在虛擬宇宙中構建完美的烏托邦,但是他們想在現實構建一個艱難生存的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