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0萬次,常溫超導實驗,請注意,10秒後開始實驗……”AI的聲音傳遍整個超導研究中心。
量子計算機開始生成超淨實驗室內中心處銅絲的影象,各項引數在研究人員的控制下調配完成。
“常溫實驗倒計時10秒準備!”AI生硬的聲音,提醒著各個研究人員。
“倒計時10,9……3,2,1,實驗開始,請輸入引數資料。”
門捷列夫眉頭緊鎖,常溫超導體,他研究了三十年,可惜還是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
這是一道開啟新世界的鑰匙,常溫超導體一旦成功,不僅僅在能源領域,在聚變、計算機等領域,它將掀起一場技術的革命。
目前康德星的供電線採用銅線,而銅線存在電阻,難免會損失部分能量。
常溫超導體一旦誕生,這其中的損耗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可目前的超導體基本採用控制溫度來實現,而且技術複雜,無法實現量產。
“加壓。”門捷列夫雙手合十,對著AI命令道。
巨大的壓強壓在銅線上,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超高壓狀態下,甚至固定銅線的裝置都發生了些許形變。
電流透過銅線,周圍的儀器還是檢測到了電阻,超導體實驗還是失敗了......
助手剛想上前命令AI拿走銅線,門捷列夫卻阻止了他:“實驗繼續,換用銅的化合物。”
AI迅速換用其他銅的化合物,超高壓下還是無法做到突破。門捷列夫並未選擇放棄,超高壓不行,就從分子層面進行實驗。
“教授,我們選用石墨烯試試吧?”助手小心翼翼的提醒著門捷列夫。
石墨烯?這種新型的材料倒是點醒了門捷列夫,是啊,或許一開始就是選擇的材料存在一些問題,選用新材料說不定可以實現室溫超導。
“算了,你既然提出了石墨烯,就讓你來操刀。”年輕的助手一愣,隨即接過教授遞來的防護服,走入實驗室中。
“AI,換取石墨烯材料。”助手對著實驗室內的AI說道。操作檯上一個石墨烯材料替換掉銅線,教授仔細盯著鐳射刀的操作面板,各項資料呈現在上面。助手的防護眼鏡上呈現出石墨烯的結構,那是碳原子緊密排列的單層蜂窩狀晶體結構。
助手緩緩吐出一口氣,將兩片石墨烯以一種神奇的角度堆疊在一起。
AI的播報聲音響起:“石墨烯超導體完成,第10001次實驗完成預期目標。”
門捷列夫被眼前這個助手的天才想法震驚,困擾了康德星幾個紀元的難題居然在這樣簡單的方式實現了。門捷列夫看著這兩層構成的1.08度夾角震驚,居然僅僅因為這種神奇的夾角,就讓石墨烯產生了超導現象。
“先生,請允許我向您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天才的想法,精巧的設計,先生,您的成果將足以震驚整個物理學界!”
“門捷列夫先生,常溫超導僅僅是石墨烯這種材料產生了超導現象,不過,我想試試銅的室溫超導!”
門捷列夫也不得不審視起眼前這個年輕人,一個剛來超導中心的年輕學者,在這超導中心幹著最簡單的整理資料一事,哪裡想過這個年輕人還有這般實力。
“先生,銅超導體的實現可不比石墨烯,在性質方面,兩者就千差萬別。”
“門捷列夫先生,我會採用不同的方法。”那位年輕的助手回答道。
教授屏住呼吸,眼鏡死死鎖定這個年輕助手的操作。助手試圖再次採用同樣的方法來實現超導,可惜還是失敗了......
助手笑了笑,果然不同的材料採用相同的方法只能是東施效顰。
教授看著助手那略顯稚嫩的操作,默默嘆了口氣,興許是自己太過想要取得一些成就了。
門捷列夫隨口說了一句:“或許,石墨烯能因為不同的結構才擁有了奇特的超導現象,我覺得你可以從銅結構入手,或許能幫到你。畢竟,不同的結構決定著功能的差異。”
掃描電子顯微鏡被助手啟用,銅線中,那一個個銅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如同一張牢不可破的大網......
“類比?”
如果將一個個銅原子想象成一個個碳原子,那麼會怎麼樣呢?
量子力學的發展,也同樣催生了微觀技術的突破,康德星上的人類甚至研發出了搬動原子的裝置——原子光鑷。透過光鑷,原子可以被輕而易的從單質中取出,而這項技術正是門捷列夫的創造。
原子光鑷?門捷列夫眯起了雙眼,自己研發的技術,在被髮明後自己居然還沒用過幾次,現在這位掃地僧般的助手居然要靠這項技術實現室溫超導?
雖然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出於僥倖,他還是希望這位助手可以做到突破。
原子光鑷深入銅單質之中,輕而易舉的破壞了金屬鍵,拿走一個銅原子。
“AI,為我準備好原子篩。”
一個酷似篩子的裝置被機械臂送到這個年輕人的面前,門捷列夫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個助手的操作,雖然在手法上顯得有些生疏,可是卻有著豐富的想象力。
在量子計算機輔助下,一個個銅原子被放置到預定的位置,金屬鍵再次生成。
難道?他要效仿石墨烯?
兩層銅原子被按照不同的夾角堆疊......
1度、2度......32度,奇異的超導現象再次出現!
門捷列夫再次驚呼:“上帝,居然真的做到了!天吶,我簡直是瘋了,居然還可以見證這一偉大技術的誕生,天吶......”
門捷列夫激動到幾乎失去了語言能力,這項跨紀元的難題居然以這種類比的方式完成了,銅基超導體在常溫狀態下完成。放在以前,這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是現在,就這樣完成了。
超導中心的AI迅速上報了這一跨紀元的成果,康德星瞬間沸騰。
無數的康德星民眾走向街頭,歡呼著這一偉大的發現。微宇宙,在以前被認為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想法現在也被認為是本紀元最偉大的“實踐”。常溫超導,這一技術的誕生,也為康德星未來建造微宇宙增添了些許動力。
由於該項技術的偉大和出於對發現者的保護,康德星聯邦政府只是公佈了發現者名字的拼音縮寫——CY。
量子計算中心的資料庫迅速上傳了這一偉大發現的論文,在AI和量子計算機時代,所有參與群星計劃的科學家都配備了AI助手,現在只需開啟AI並且記錄發現過程,AI會代替康德星人完成對論文的編寫,從而在一定情況下,加快了科研效率。
遠在古神星的聚變研究基地,頓時笑得合不攏嘴,常溫銅基超導,這一項技術如果運用在核聚變領域,託卡馬克和銅基超導體結合,那會爆發怎樣的火花?
群星計劃不過開始短短三天,居然就發現了這一重要的成果,無疑激勵了無數參與群星計劃的科學家深入探索。
......
聯邦政府辦公中心,加西亞笑眯眯的看著放在桌上的資料。
群星計劃編號N0.4,CY,材料學家,目前就職於康德星聯邦超導中心,擔任門捷列夫教授的助手,發現銅基超導體......
資料上只有簡短的幾行字,保密級別也是最高階別。
AI資料庫中所有有關CY的資料被封存,甚至他的名字都被拼音代替。CY的一切資料全部升級為最高階別,而所有人的許可權無權開啟,包括康德星元首布魯諾。
群星計劃設定之初,布魯諾就要求康德星聯邦量子計算中心搭建了一個超級資料庫,用於儲存群星計劃人員的訊息並且共享研究成果。為了群星計劃參與人員的安全性,所有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的科學家將被列為“S”級資料,只有所有群星計劃參與人員和聯邦議會共同開啟,才可以獲取群星計劃“S”級人員的資訊。
布魯諾看著CY姓名拼音縮寫,微笑著看向星空。
這一偉大的發現,不亞於破譯了羅塞塔石碑。康德星文明將距離造物主文明更近一步,最起碼,微宇宙初期,就佔據了優勢,這場於宇宙的博弈,剛開始康德星人就獲得了氣勢。
......
塞加爾星,康斯坦丁看著布魯諾發來的訊息,微微一笑。蟲族的生物計算機一直處於低能耗狀態,塞加爾蟲族女皇一直待機準備著。現在接到布魯諾發來的訊息,她倒是有幾分喜悅,即使這樣龐大工程的代價會是異常的慘重,但是對文明的生存來說,一切的犧牲都是為了未來,哪怕再慘痛的代價,只要能延續文明的火種,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康斯坦丁女皇再虛擬宇宙內釋出命令:“塞加爾計算機全功率運作,計算目標——構建統一的大一場理論,尋找宇宙最終極的秘密,預計執行時間——三紀元!”
塞加爾星上再次颳起了風暴,蟲族母巢內每時每刻都有著生命的逝去,但是每一個蟲族依舊前仆後繼、無懼生死。
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但是同樣能奪走蟲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