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劉駿的預料,直到子夜之前女掌櫃也沒有再次對自已伸出魔爪,這段時間劉駿只能和衣而臥,閉著眼睛躺在榻上養神,儘管這樣休息的效果遠不及睡著,但總比瞪著眼睛徹夜不眠好得多。
然而該來的總是要來,子夜一過,廂房外就傳出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劉駿緩緩睜開眼,但是並沒有坐起來,現在他只能把這出鬧劇繼續演下去,然後見招拆招,如果女掌櫃還糾纏個沒完,就乾脆把她打暈或者捆起來,明早離開時再放開她。
雖說門栓確實是擋君子不擋小人的玩意兒,不過劉駿相信女掌櫃還不至於生猛到一頭把房門撞開,所以他也見識下對方用什麼辦法把反鎖的房門開啟。
事實證明,劉駿低估了女掌櫃的下限,也遠遠低估了這家驛館的兇險程度。
只聽屋子角落的一處牆壁發出輕微的響動,緊接著,牆壁居然拉開了一扇不到半人高的小門,旺財探頭探腦地從小門裡鑽了進來,他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前將門栓抬起,隨後,姬大和朱二也鬼鬼祟祟地鑽進了廂房。
這三個傢伙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一舉一動早就暴露在高手面前,劉駿沒料到他們三個竟然成了女掌櫃的幫兇,更沒想到姬大手裡居然還拎著一捆繩子,既然廂房設有密道,說明這已經不是頭一次。
劉駿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家黑店,而且是既劫財又劫色的黑店,於是對他女掌櫃的厭惡變成了憎惡,他決定要懲治這幫歹徒。
三個夥計悄悄地向劉駿靠近,他們大概已商量好要如何下手了,朱二身強力壯,肯定是負責將劉駿壓住,其餘兩人估計會趁機捆住劉駿的手腳。
就在三人駐足在臥榻前的時候,劉駿猛然掄起腿,一腳踢在了朱二的肚皮上,朱二膘肥體壯,肚皮的彈性十足,劉駿藉助彈力來了個鯉魚打挺,緊接著一個側翻,跳到地面上。
三人先是一驚,然後立刻將劉駿包圍,二話不說一起衝了上來。
劉駿的功力豈是幾個店小二能比的,一頓拳腳就把三人打翻在地,他大步走出廂房,見女掌櫃正躲在院門口,應該是在等手下人的好訊息,劉駿安然無恙地出現令她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於是她啐了一口便跑掉了。
劉駿不和跟女人一般見識,便放任掌櫃的跑掉了,但是屋裡的三個傢伙可不能就此放過,他要問清楚這些人的目的,還有他們到底幹了多少次這種事情。
三個夥計此時全都在地上打滾呻吟,看來劉駿這次下手可不輕,他回到屋內點起了油燈,準備細細地審問一番,卻驚奇地發現朱二的一對扇風大耳變成了豬耳朵,肥大的鼻頭兒也變成了豬鼻子!
這可把劉駿嚇了一跳!他心想自已下手確實重了些,但也不至於把人頭打成豬頭,仔細一聽朱二嘴裡哼唧的似乎也不是人話。
奇怪的事情同樣也發生在了旺財身上,就見他嘴裡吐著長長的舌頭,哀嚎的同時還頻頻地喘著粗氣,更匪夷所思的是他屁股後面竟然還多了一條毛茸茸的狗尾巴!
相比之下,姬大看起來倒是正常一些,劉駿把姬大從地上揪起來,萬分不解地問:“喂!他二人這是怎麼了?”
姬大沒有回答劉駿的問題,而是“咯咯”地亂叫起來,兩臂和雙腳還不停地在空中揮舞著,活像一隻被人捏住了脖子的大公雞。
目睹這離奇的一幕,劉駿一時竟感到不知所措,回想起姬大抓老鼠的情景,他瞬間覺得那滑稽的場面不再好笑了,現在他不得不懷疑,這三個東西可能是畜生變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女掌櫃會不會也是化身成人的畜生?
俗話說,食慾和色慾是人的本性,想到她剛才呈現出的飢渴又淫蕩的模樣,可說是把少婦的本性演繹到極致了,所以劉駿覺得掌櫃的應該是個人。
一個蕩婦帶著三個披著人皮的畜生,在荒郊野嶺開驛館,這個故事足夠讓人不寒而慄的,即使是見慣了妖魔鬼怪的劉駿也不免要驚掉下巴。
劉駿知道世上有將人變成畜生的邪術,可是反過來將畜生變成人,他還從未聽說過,可惜畜生終究是畜生,就算披上了人皮也改不掉本性。
作為一個辟邪者,劉駿自然要將這件事徹底解決掉,也就是說要將施術的傢伙揪出來。
女掌櫃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少婦,看起來不像是會用巫術的人,不過就算施術的不是女掌櫃,她也必定是個知情人,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把她抓來問問。
然而劉駿搜遍了驛館也不見女掌櫃的影子,看起來她已經跑掉了,這無疑加重了她的嫌疑。
當劉駿再次來到大廳的時候,櫃檯上的小鸚鵡又沒完沒了地叫了起來,直覺告訴他這隻鸚鵡似乎並不尋常,尤其是在這家不尋常的驛館裡,既然人可能是畜生變的,那畜生又會是什麼東西變的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劉駿開啟鳥籠將小鸚鵡取了出來,重獲自由的小傢伙不停地拍打翅膀,然而它根本飛不起來。
劉駿不知道小鸚鵡為何不會飛,只覺得它是個頗有靈性的小東西,於是劉駿從行囊裡翻出了丹藥“獸語”,服下一粒獸語後,他又從小鸚鵡身上摘下一片羽毛別在自已耳邊。
這一次,傳到劉駿耳朵裡的叫聲就不太一樣了,儘管多數內容還是聽不懂,但是“救我”和“詛咒”兩個詞彙卻反覆在叫聲中出現,劉駿立刻意識到,眼前這隻小鸚鵡的本性是個人。
畜生是人變的,人是畜生變的,這間看似普通的驛館果然暗藏玄機,劉駿感到既驚奇又興奮,今天他就要將這友來驛的老底揭開。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替小鸚鵡解除詛咒,讓它重回人形,這樣才能知道它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劉駿記得《辟邪志》裡記錄瞭解除詛咒的方法,於是他迫不及待地翻開了《辟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