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新皇登基

朝堂上。

元律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看著下面吵作一團的群臣,體會到了這至尊位置上的高處不勝寒。

剛一上朝,任城王元澄便呈上一份南齊降人的舉報信,說王肅趁新皇登基,根基未穩之際,與南邊齊國勾結謀叛。這份舉報說的有鼻子有眼,又恰好王肅當年就是從齊逃難而來的,雖然因無雙才華頗受先皇器重,但其身份卻是他的軟肋。

元澄神情激昂,當即請求皇上抓捕王肅,嚴加審問。其他與王肅交好的朝臣自然開始了辯論,認為就憑一封無根無據的信抓捕一位忠臣實在不妥。

身著一身黑色孝服的元律一臉正色,看著他們爭吵個不休,心裡卻突然有了主意。既然他們幾位輔臣各自心懷鬼胎,那不如就利用起來,各個擊破。

“任城王,只憑一封信就直接將尚書令王大人抓捕起來,怕是無法服眾。不如,就由你去調查此事吧。”元律聲音洪亮,字字清晰,陣陣迴音激盪在大殿中。

下了朝,坐在寢殿的窗前,元律屏退了所有人,只留貴人於蓮坐在身邊陪著他。

窗前剛好有一個小花壇,百花齊放,甚是好看。登基這兩個月來,每日下朝後,元律都會坐在窗邊看著這個小花壇靜靜地出神。

於蓮輕輕起身,走到元律身後,手法輕柔地為他捏揉著肩背。

“皇上,切莫太傷身,臣妾看您近日總是陷入沉思,晚上睡覺時也總是翻身,這樣下去,身體哪裡吃得消?”

元律沒說話,拍了拍於蓮搭在他肩頭的手。

“皇上,臣妾只是一介深宮婦人,只恨沒有本事替皇上分憂,但臣妾父親與叔父忠心耿耿,一心侍主,皇上若有難辦之事,皆可交由父親他們去做。”

元律依然什麼都沒說,更覺得心內煩躁。人人都想趁著交替之際,他這個新皇守喪無法完全行使皇權的時機,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勢。

五日後,朝堂上,元澄唯唯諾諾地說什麼都沒查出來,那封信所說皆為編造誹謗,又急忙辯解稱自己也是為了朝廷穩定才一時失了理智。

元律看著諸臣,他知道,這件事不會就這樣作罷。

果然,咸陽王元禧站了出來,說道:“皇上,任城王此舉不免帶著個人恩怨。今日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連重臣都可輕易栽贓,且扣上謀逆這樣的重罪,那明日豈不是也可任意打壓其他官員?如此下去人人自危,如何再忠心為朝廷效力?任城王其心歹毒,這是要壞了皇上新朝的穩定啊!”元禧剛一說完,北海王元祥也附和表達了贊同。

先皇離世之前,給元律安排了六位輔政大臣,被任命為太尉的元禧和司空的元祥代表的是皇室,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的元嘉和尚書右僕射的元澄代表宗室,尚書令王肅和吏部尚書宋弁則代表朝中大臣。

雖然看似均衡,但其實這幾人也深有矛盾,面和心不和。宋弁在先皇駕崩後不久已死,所以實則剩下五位。其中,王肅位高,但奈何來自他國,在朝中毫無根基,往日只依賴於先皇的器重,現在自然首當其中,成了他們鬥爭撕扯的首個目標。

這幾人位高權重,把控朝政,元律天天擔驚受怕,生怕被他們架空,從此成了傀儡,甚至丟了性命。

他很多個夜晚都是在噩夢中驚醒的,他一個無依無靠的二皇子一朝成了至尊,要面對的是一個個城府頗深的“老狐狸”,他不可能不怕。

誰知他們幾人卻先把利刃的刀柄遞給了皇上。元律深知,要利用好這次機會,慢慢地分化併除掉他們,收歸權力於自己手中。

元律看著站立於首排神情各異的五位輔臣,心中突然生出了操控權術所帶來的巨大滿足感,原來能夠掌握他人命運是這樣一種能讓人飛昇上天的感覺,怪不得人人都想要無限的權力。

“任城王元澄任意誣陷忠臣,即日起免去官職。”元律為這件案子下了最後判決,雖然是短短几個字,卻是不容置喙的。

元澄本想趁著新皇剛登基還什麼都不懂,趁機先將沒什麼勢力的王肅拉下馬,卻沒想,謀劃不周到,反斷了自己的仕途。

下了朝,元律剛回到寢殿換了常服,阿欽進來說王肅求見。

王肅弓著身子走了進來,元律分明看到王肅的頭髮花白,步履蹣跚。剛才在大殿上,無論是元澄狡辯時,還是元律下令罷免元澄官職時,王肅都是默默低著頭,一言未發。

“皇上,臣本無治國大才,枉受先皇重用,心內愧疚,經此一事,倍感心力交瘁,請求皇上允許臣卸任歸第。”王肅說完,重重地磕頭,並且沒有要起身的意思。

元律看著他,微微皺眉思索著,並不急著去扶起他。

“王大人,朕知你此次蒙受冤屈,今日朝會上已為你洗脫罪名,就無需再為此事而過分擔憂了。不止先皇看重你,朕也需要你的輔助。”

“皇上,臣來自齊國,這是臣的天然劣勢,以後類似的事情只會不斷,就怕終有一日,臣就算清白也說不清楚啊。”

元律看著跪在那裡的王肅,終於站起身走過去扶起了這位老臣,眼含不捨之意。

“既然王大人去意已決,朕也不過多挽留。聽說你有一女賢淑雅緻,還未婚嫁,不如進宮伴在朕側,這樣朕也可藉此庇護大人族屬。”

王肅淚光漣漣,連忙磕頭謝恩。他來之前猶豫頗久,卻沒想皇上不僅沒有為難,還讓他們家做姻親。

看著王肅離去時明顯輕鬆的腳步,元律也露出了不易察覺的微笑。他拿起筆,沾了沾墨,想了想,慢條斯理地寫了起來。

“領軍將軍於烈。貴人於蓮伯父,先皇崩時,穩住洛陽宮局勢,有功,可用。”

“舅父高肇,自家人,可用。”

“御醫王顯,母親信任之人,醫術高明,可用。”

“京兆王元徜,可用。”

寫到這,元律抬起筆,看著窗外許久,繼續落筆寫道:

“清河王元循,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