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資訊的管理意義?
在實際的管理中,對資料進行收集、傳輸和加工形成有用的資訊,加工過程或者加工目標主要為了管理中的某些問題而加工的,因此,可以說,資訊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 在實際的管理中,無論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激勵,都離不開資訊的支援,所以,管理實際管理的資訊,透過管理資訊來管理其它資源。
2.簡述戰略規劃的特點
1)方向目標明確。戰略規劃的方向應當是明確的,不應是二義的;目標要先進,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2)可執行性良好。好的戰略的說明應當是通俗的,明確的和可執行的,它應當是各級領導的嚮導,使各級領導能確切地瞭解它,執行它,並使自已的戰略和它保持一致。(3)組織人事落實。戰略規劃要求一級級落實,直到人人(4)靈活性好。一個組織的目標可能不隨時間而變,但它的活動範圍和組織計劃的形式無時無刻不在改變
3.試比較系統各種切換方式的優缺點
(1)直接切換,優點:節省人員和裝置費用。缺點:風險大,很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 (2) 平行切換,優點:可以進行兩系統的對比,發現和改正新系統的問題,風險小,安全,可靠。缺點: 耗費人力和裝置。 (3)試點後直接切換,優點:風(4)逐步切換,優點:既避免了直接切換的風險性,又避免了平行切換時,新、老系統同時執行,費用大的問題。缺險小。點:由於新、老系統混合執行,需要很好地處理它們之間的介面;當新、老系統差別太大時,則無法應用。
4. MIS的三大技術基礎?
(1) 資料處理技術(2)資料庫技術(3)計算機網路技術
5.簡述企業系統計劃法的主要活動
(1)開始的動員會
(2) 定義企業過程。定義企業過程是 BSP 方法的核心
(3)據類
(4)分析企業\/系統關係
(5)確定經理的想法
(6)評價企業問題和收益
(7)定義資訊結構
6.簡述決策支援系統 (DSS) 的概念
答:DSS是輔助決策者透過資料、模型和知識,以人機互動方式進行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它是管理資訊系統(MIS)向更高一級發展而產生的先進資訊管理系統。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方案的環境,用各種資訊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決策者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與原來的DSS系統有很大不同:(1)各層次的大量資料為DSS提供了最真實可靠的素材。(2)實時決策支援(3)決策權下移(4)與員工的交流更多
7.簡述什麼是決策支援系統.
答:決策支援系統 是輔助決策者透過資料、模型和知識,以人機交與111方式進展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萬案的環境,呼叫各種資訊資源和分析工具,為決策者迅速而準確地提供決策需要的資料,資訊和背冒材料,幫助決策者明確日標,建立和修改模型,提供備選方案,評個和優選各種方案,為正確決策提供有力支援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決策支援系統主要由會話系統[人機介面]、資料庫、模型庫、方法庫和知識庫及其管理系統組成。模型庫用於存放各種決策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負責管理和維護 DSS中使用的各種資料。方法庫及其管理系統用來儲存和管理名種數值方法和非數值方法。知識庫及其管理系統用來以相關領域專家2的經歷為根底,形成-系列與決策有關的知識資訊,透過知識獲取裝置形成一定內容的知識庫。並結合一些害實規那麼及運用人工智慧等有關原理,透過建立推理機制來實現知識的表達與運用。互動式人時機話系統人機]是實現使用者和系統之間的對話
8.人類分析事物的認知方法中系統分析方法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系統分析方法是以系統的觀點和系統工程的方法與步驟來分析事物的。它具體做法是對系統開發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先整體後區域性,從一般到特殊的原則進行。系統分析方法的具體內涵可以簡單用下式表示:系統分析=自頂向下+系統劃分+關係結構其中:自頂向下=先整體後區域性+在整體最優下考慮區域性 系統劃分=層次化+模組化 關係結構=系統結構+相互關係
9.簡述應該怎樣區分不同發展水平的管理資訊系統
低階的管理資訊系統:資料轉換成預資訊,而非資訊,不能控制也不能預測:2)常規的管理資訊系統:提供資訊、更多的支援管理,處理的問題處於較低的管理層,結構化、處理步驟較固定,企業無法離日常運營必須3)高階的管理資訊系統:更多的支援決策、創造和生產知識、智慧化、人機協作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