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資訊識別的方法。
由決策者進行識別,系統分析員分析和親子觀察識別兩種方法結合。
簡述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系統總體結構設計是根據系統分析的要求和組織的實際情況對新系統的總體結構形式和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大致設計,它是一種宏觀、總體上的設計和規劃。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子系統的劃分(或稱系統劃分)、網路和裝置的配置、裝置選型、新系統計算機處理流程。
簡述在系統建設過程中系統分析員的任務
系統建設過程中系統分析員的任務主要有:(1) 透過與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溝通,熟悉企業應用領域的業務,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和約束條件,寫出資訊系統需求分析說明書(2) 評估和選用適宜的開發方法和工具,按照標準規範編寫系統分析、設計文件(3) 制定專案開發計劃,協調資訊系統開發與執行所涉及的各類人員,組織開發資訊系統(4) 對開發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具體指導專案開發
什麼是系統? 系統有哪些特性?
系統是內部互相依賴的各個部分,按照某種規則,為實現某一特定目標而聯絡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組合。系統的特性整體性、層次性、相關性、目的性、環境適應性。
簡述關鍵成功因素法的步驟。
關鍵成功因素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瞭解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遵循資訊系統規劃與組織目標的一致原則;
(2)識別關鍵因素:識別關鍵因素,包括子因素。
(3)分析資訊需求:明確關鍵因素的效能,分析資訊需求,進行企業系統規則。
論述CRM的內涵。
CRM的主要含義就是透過對客戶詳細資料的深入分析來提高客戶滿意程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的一種手段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簡稱 7P):①客戶概況分析(Profiling)。包括客戶的層次、風險、愛好、習慣等。②客戶忠誠度分析(Persistency)。指客戶對某個產品或商業機構的忠實程度、永續性、變動情況等。③客戶利潤分析(Profitability)。指不同客戶所消費的產品的邊緣利潤、總利潤額、淨利潤等。④客戶效能分析(Performance)。指不同客戶所消費的產品按種類、渠道、銷售地點等指標劃分的銷售額。⑤客戶未來分析(Prospecting)。包括客戶數量、類別等情況的未來發展趨勢、爭取客戶的手段等。⑥客戶產品分析(Product)。包括產品設計、關聯性、供應鏈等。⑦客戶促銷分析(Promotion)。包括廣告、宣傳等促銷活動的管理。
論述資訊流與物流、資金流、事務流的關係。
(1) 組織中各項活動表現為物流、資金流、事務流和資訊流的流動。①物流是實物的流動的過程。②資金流是伴隨物流而發生的資金的流動的過程。③事務流是各項管理活動的工作流1程。④資訊流伴隨以上各種流的流動而流動,它既是其他各種流的表現和描述,又是用於掌握、指揮和控制其他流運動的軟資源。
(2)資訊流處於特殊地位:①伴隨物流、資金流、事物流產生而產生。②是各種流控制的依據和基礎。
系統切換前有哪些準備工作?
1、 需求分析和規劃,2、技術準備,3、資料遷移,4、人員培訓,5、測試和驗證,6、文件準備7、備份和安全措施,8、通知相關方,9、應急計劃,10、資源準備。
在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步驟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在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步驟中應該注意以下事項:(1)系統分析佔的工作量最大;(2)硬體的購置應在系統分析後,而不是第一位;(3)程式的編寫在很晚才進展;(4)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應該與企業的變革結合在一起進展[BPR];(5)參加人員較多,要分清各自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