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二分,東霖國與西筱國各佔一半。但野心和慾望是無窮盡的,歷年來,兩國邊界就不太平,雖然因為實力相當暫時沒有大戰,小打小鬧卻從未停止。
兩國的皇帝都傾向於大一統,那就意味著無休止的戰爭,直到其中一個國家實現大一統。
所以,即便邊疆的百姓日日祈禱和平,也無濟於事。仍然只能在水深火熱的煉獄中,日復一日地苦苦掙扎。
崔允廷自幼喜歡舞刀弄槍,他想要做拯救百姓的大英雄。
經常扮成將軍,拿著一把木劍在院中一通亂砍,偶爾跳到石桌上凶神惡煞叫道:“乖乖投降吧,不然讓爾等知道爺爺的厲害!”
接著一躍而下,木劍刺向空氣中的敵人。
崔迎汐非常捧場,跳起來給自家哥哥鼓掌喝彩。
而崔明恪卻一臉怒意,將得意忘形的崔允廷像小雞仔一樣提溜起來,怒斥道:“你個臭小子,又逃課,夫子這個月都告了五回狀了!”
崔允廷一邊哎喲喲叫喚,一邊認錯:“爹爹爹,放手,兒子這就去讀書……”
然後每次他只是積極認錯,堅決不改。崔明恪沒法,直接託了好友,將崔允廷扔進了軍營。
本以為崔允廷會受不了軍營的艱苦訓練,結果他堅持下來。
不僅堅持下來了,還混出了些名堂。
為了看懂兵書,充實學識,他竟然重新拾起晦澀的書本挑燈夜讀。
短短五年,崔允廷竟一步步往上爬,在幾場小戰役中表現突出,獲得上司賞識,靠著軍功封了個小將軍。
崔明恪也就沒話說了。兒子能保家衛國,光宗耀祖,做父親的驕傲還來不及呢!
安懌則是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權臣。年紀輕輕,他便高中狀元,成了東霖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狀元郎,名副其實的神童。
智多近妖,又生得清風霽月,追捧的人不計其數,偷偷戀慕安懌的女子多如牛毛。
只是安懌身邊除了與崔迎汐和蘇瑤兩位女子外,其餘的都是男子。
高中狀元后,安懌便留在了翰林院修撰,熟悉朝堂。
皇帝蕭炎雖然早就立了嫡子為太子,其他兒子表面風平浪靜,背地裡依舊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暗地裡給太子使絆子都是家常便飯,蕭炎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傷及儲君的根基,噹噹太子的磨刀石也並非不可。
太子蕭瑾泓是安懌的嫡親舅舅,安恆曾是太子伴讀及好友,毫無疑問,整個安國公府是太子陣營的。
更不用說太子背後的母家承恩侯府,陳皇后征戰時征服的將士,曾受恩於皇后的朝臣們,以及追隨當今陛下的純臣。
所以說,無論其他皇子如何鬧騰,蕭瑾泓的太子之位,是板上釘釘的。
做父親的登上皇位指日可待,做兒子的心思自然活絡起來,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
蕭瑾泓統共一妻二妾,他嚴於律己,修身養性,不熱衷男女之事,更不想因為女人毀了自己的前途。所以除了妻子是自己求娶的外,兩個妾室還是蕭炎賞賜下來的。
太子妃齊晚棠是齊太傅的嫡幼女,端莊淑慧,家世清白,也是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她有過四個孩子,只是可惜就帶大了蕭承熙與蕭嫣。
趙良媛育有二子,蕭承睿與蕭承譽,因著太子妃的嫡子與嫡次子皆未帶大,她的兒子也佔了個長。
唐良媛育有一兒一女,蕭承銘與蕭嫵。
有子萬事足,兩個良媛也不是傻的。太子一旦繼位,立太子的事情遲早要提上日程。
都是天子之子,坐上那位置事在人為,提前拉攏人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安懌作為安國公府的繼承人,自然也成為蕭瑾泓兒子們眼中的香餑餑。
所以安懌從小就能察覺出別人接近他的意圖,親人尚且如此,外人更不必說。
虛假的感情中或許夾雜了幾絲真誠,可那又如何呢?假的終究真不了。
然而崔迎汐不一樣,與那些極力想要攀上安國公府的女子不同。
她會在初學女紅時,給自己縫製醜醜的香囊,哪怕十指扎得滿是針眼;
她會向廚娘學習,給自己做精緻的糕點,雖然將鹽錯用成糖;
她也是除母親外,第一個說要保護他的女子,哪怕她只有三腳貓的功夫。
她真誠單純,貪吃愛睡,還有些迷糊,可是這並不妨礙自己喜歡她。
雖然面對表兄弟們的拉攏,他暫時裝作不知。但遲早有一日,他要扛起家庭重擔,深入朝中旋渦,與各方人周旋。
外祖父畢竟深愛過外祖母,希望母親能與舅舅互相扶持,希望父親能盡力輔佐舅舅坐穩寶座,也希望自己能早日分擔父親的重擔,為大一統天下出謀劃策。
站隊,只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