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淑,今年多大了?”
宜嬪不再糾結這個話題,玉淑的話她聽明白了,宜嬪細細打量起來玉淑的模樣,她身材嬌小,宛如孩童,巴掌大小的杏仁臉上,一雙眸子分外明亮,鼻樑高挺,待長開了,也是個美人坯子,雖然不是十分美色,也有七分天真無邪。
“回稟娘娘,奴婢今年十四歲。”
玉淑一時緩不過來,不知道宜嬪娘娘問她的歲數有什麼深意,玉淑微微抬頭,瞟了宜嬪娘娘一眼,沒有看出來什麼表情,趕緊把頭低下。
宜嬪詢問玉淑的年齡,自然不是隨口問問,藍水今年17歲,翠紋今年18歲,她們再有個七八年,就會放出宮去。這個玉淑現在培養起來可堪大用。
“玉淑,可認識字?”
“啟稟娘娘,奴婢不識字。”說到不識字,玉淑有些赧然,她不是真的不識字,她認識的簡體漢字,說不定比宜嬪娘娘還要多,但是作為一個古代鄉野長大的傻子,她是不能識字的,如果識字的話就成妖精了。
“你以後跟在藍水身邊,在我的書房侍候吧,有時間也可以讓藍水教你識得幾個字。”
“謝謝宜嬪娘娘,奴婢一定好好做事,不辜負宜嬪娘娘的栽培。”
玉淑知道宜嬪這是要栽培她,她不在乎宜嬪是出於什麼原因,讓她去書房侍候著,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
學會認字之後才能寫字,然後才能和曼娘通訊,只有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才能知道司書慎的目的。
宜嬪娘娘身邊的貼身婢女都是識字的,若要重用這個玉淑,以後免不了有些場合需要她認字,例如皇帝陛下的賞賜都要記錄成冊,還有各宮往來的賀禮,玉泉宮裡面所有太監宮女的月例,都是由藍水負責記錄和發放的。
玉淑很喜歡她的新工作,在藍水的帶領下,她很快就熟悉了書房的規矩,每天早中午打掃書房的各個角落。
書架上的書每五日也都要整理一次,玉淑趁藍水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翻過書架上的書籍,都是一些詩詞歌賦。
什麼“容華一朝盡,情餘心不變,”還有“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玉淑不禁感嘆宜嬪娘娘是個風流人物,但也僅限於風流人物。
只看這些情情愛愛詩詞的女人,滿腦子想的都是郎情妾意,你儂我儂。
玉淑很是無語,宜嬪娘娘啊宜嬪娘娘,沒想到你看起來風情萬種,才貌雙全,沒想到內裡卻是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的痴傻之人。
玉淑不禁感嘆,漂亮的女人真好命,如此這般酷似林黛玉的頭腦,在宮裡沒有賈母罩著,都能活一年多,真是……萬幸啊。
沒想到玉書在心裡嘀咕宜嬪娘娘的時候,宜嬪娘娘同樣在心裡嘀咕她,只不過是玉淑是在詆譭宜嬪,而宜嬪是在誇她。
……
這一日,陽晨帝剛剛打發走兩個上書立儲的大臣,一臉疲憊的坐在養心殿內嘆氣,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老了,這幫大臣們都上趕著讓他立儲。
“司書慎,你覺得朕是不是老了?”陽晨帝將手中的摺子扔到地上,背靠在龍椅上,雙手放在太陽穴輕輕的揉著。
垂首立在一旁的司淑慎將扔到地上的摺子撿起來,放回皇上的書案上。
“讓奴才來吧,”司書慎走到皇上跟前,將手輕輕地搭在皇上額頭上按摩起來。
最近他陪著皇上忙的焦頭爛額的,朝堂上冊立儲君之事惹得皇上心裡不快,加上邊關也不安穩,皇帝本來就稀薄的頭髮,都有見頂的趨勢,連著喝了不少湯藥,也沒見起色。
“皇上您不老,您正值壯年呢,您那就是太累了。”
“這滿朝的大臣就沒有一個讓朕省心的。邊境上女真族時常來襲我北方邊境,我泱泱大國連個拿的出手的大將都沒有,那王宏山竟然被打的節節敗退,真是丟盡了朕和皇后的臉面。”
這個王宏山是誰,司書慎再清楚不過了,王宏山是皇后娘娘的胞弟,是皇上正兒八經的小舅子。
這王家是武將世家,先祖追隨開國皇帝打江山,最初兩代帝王執政之時,也是顯赫一方的大家族,後來國家穩定,經濟繁榮,從第三任皇帝開始,都是重文輕武,到第四代皇帝更是開創了文景盛世。
在朝中,武將的地位則是低到塵埃裡,早先和王家一起得勢的武將,現如今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王家先人也算有謀略的,在第五代皇帝當政時,便想到了轉型之路,從純武將,向著文官靠攏,正因為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王家雖然沒落,到底沒有如同其他武將消失在朝堂上。
不得不說王家是幸運的,而比王家更幸運的就是王皇后本人。
王皇后本是庶出,自小養在嫡母身邊,當嫡女教養。
議親之時,因著王皇后庶出的身份,即使養在嫡母身邊,也比不過她嫡出的堂姐妹。
她這樁婚事卻是歪打正著,本來議親的物件是王皇后的堂姐,但是堂姐不願嫁給當時還是皇子的皇上,認為皇上這個人不務正業,將來難當大任,所以才成就了她如今的身份。
王皇后幸運是一方面,若說本人一點本事都沒有,不可能在沒有皇子的情況下穩坐中宮之位十年之久。
王皇后此人威嚴不足,但是親切可人。後宮之中的嬪妃們都要誇一句王皇后仁慈,寬厚,雍容。
陽晨帝雖然好色,但是也十分敬重皇后,所以對皇后的孃家也禮遇有加。
王皇后的大哥被封為敬業侯,原來戍守嘉峪關,因病早逝,留下唯一的侄子,現在在京城軍機營任職。
王宏山接替大哥擔任嘉峪關守城將領,現如今嘉峪關戰事吃緊,女真族已經不是從前那般小打小鬧的折騰。
司書慎進宮十年有餘,他侍候陛下近旁,與王宏山有過幾次接觸。話麼,說過兩、三句。
在他印象裡,王宏山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做個前鋒,上陣殺敵還可以,若是為帥為將,領兵打仗,或者鎮守一方,他恐怕沒那個本事。
司書慎想到,昨天晚上邊關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戰報,女真族首領,可汗的弟弟北齊王親自掛帥,屯兵八萬,攻打嘉峪關。
接連兩年發生旱災,各地伏屍遍野,瘟疫四起,流民暴亂,朝廷應對流民、瘟疫以及賑災的問題已經疲於應對,如今女真族趁機發兵攻打嘉峪關,使本來就難於應對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