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八戒一戰成名,僅用兩刀便抵過了悟空一路走來積累的人情。這一次純屬職場教學,領導的命令究竟要怎麼理解?又該如何執行?青龍山、玄英洞三個犀牛精,唐僧硬氣了。
八戒頓悟了,悟空的人情世故反倒不靈了,行至金平府,恰好遇上了元宵佳節,唐僧師徒上街觀燈,恰逢“佛爺大王”前來收油,慈雲寺長老趕緊勸說。
長老:“長老!回去吧,佛爺來了,咱們走吧。”
所以說,入鄉隨俗聽人勸,吃飽飯別犟,更別抬槓,佛爺後面加大王,不倫不類,不道不佛,哪能輕易跪拜?
奈何唐僧確實不行,正如小雷音一難,明知佛祖有假,還要虔誠跪拜,主打一個時時處處維護形象,表現忠心。我拜的是佛,管他真假。所以唐僧還是像往常一樣固執,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唐僧:“我是拜佛之人,既有佛爺來臨就該參拜,哪有不拜之理呀?”
然後皆大歡喜,眾望所歸,唐長老又㕛叕被捉走了,青龍山玄陰洞,唐僧甚至早就習慣了妖怪的操作,甚至不再害怕,語氣平穩的給出了自我介紹。
唐僧:“貧僧是東土大唐去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今日路過金平府見大王顯現佛像,貧僧肉眼凡胎,見佛就拜,故此衝撞了大王的天路,求大王寬恕。”
沒錯,我就是唐僧,我就是行走的長生不老之靈藥。咋滴吧?奈何人家壓根就沒衝唐僧肉,壓根就沒考慮到什麼長生不老,你在說什麼?我們只是想油炸小酥肉,唯一一次的勇敢竟被如此輕鬆的化解。
唐僧無奈了,只能含淚等待救援。等到悟空追來,等到犀牛精聞聽毛臉雷公嘴的威名,大呼壞事,趕緊再叫出唐僧,再次落實唐僧的身份。
大牛:“和尚,我問你,你是從哪裡來的?”
唐僧:“貧僧是從東土大唐來的。”
昂著高傲的頭顱,操著自信的語氣,唐僧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甚至沒有絲毫猶豫,我就是東土來的唐僧!
吃一口株連九族!
害了命,方圓百里,寸草不生。
靈山將至,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吃一口唐僧肉,就能長生不老的傳言壓根就是釣魚執法?就是為了攛掇著妖怪們紛紛上前,免得觀音菩薩在費力安排劫難。唐僧的底氣並非沒有來處,誰讓人家有三個徒弟呢?
唐僧繼續介紹:“貧僧一路上收了三位徒弟,大徒弟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
害怕不?齊天大聖——東勝神州,赫赫有名的一代妖王,巔峰時期甚至擁有短暫對抗天庭的恐怖實力。如果不是走了宋江的路子,現在恐怕早就將你們通通收編,稱霸妖界無人敢惹。
唐僧:“還有二徒弟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下界。”
聽清了,天蓬元帥!擁有正式的天庭編制,堂堂天河主管,統帥8萬水軍,想想都讓人膽寒。
唐僧:“三徒弟沙僧,乃是捲簾大將臨凡!”
囂張不?捲簾大將,玉帝近侍。
子曾經曰過:“寧願得罪副總,不能得罪司機。”
你們竟敢抓了他的師父,後果基本可以預見,所以我勸你們趕緊放下屠刀,舉手投降,說不定還能保住你們珍貴的犀牛角。
再看三個犀牛精,雖然有些擔心,但畢竟是修煉千年的妖精,到底有些骨氣。出門應戰,打死了算。然後悟空就戰敗了,然後唐僧就不囂張了,悟空戰敗,胸中憋悶,逮著兩個師弟就是一陣數落。
悟空:“都是因為你們兩個不爭氣的傢伙,為了找你們,師父才被妖精捉走的。哼!”
八戒反駁道:“我怎麼知道,西天路上,元宵燈會,怎麼會出妖精?”
八戒氣急:“哼!你還狡辯,看我不剁死你的豬腳!”
面對八戒,悟空從來都是真心情,有錯就批評,再錯就動手,因為他知道八戒從來不會記仇,兄弟們哪裡需要客套?眼看悟空真生氣了,八戒立馬變成小豬佩奇,小心翼翼給出道歉。
八戒小心翼翼的拿著吃食說道:“猴哥,你先吃點東西,然後咱們三個人去找師傅。”
悟空一把打掉:“去你的,哼!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再看沙僧,同樣是道歉,同樣是小心翼翼,但請注意他給出的責任劃分。
沙僧:“大師兄,你別生氣了,都怪我們哥倆疏忽沒有看好師父。你別生氣了,先喝口水。”
悟空:“你說的好聽,師父步步該災,處處有難,你們不是不知道,多少應該防備著點。”
注意是我們哥倆,而不是我。沙僧的世界從來都是如此,能甩的鍋甩出去,甩不出去就分出去,分不出去再強調自己本事不濟,反正我不能衝在最前面,誰也不影響我的佛家編制。
悟空的態度稍有緩和,八戒便再次發揮了自己忌吃不忌打的基本原則,竟然來了一句頂撞。
八戒:“你倒是防備了,師父還是被捉去了。”
悟空大怒:“什麼?”
沙僧也趕緊拉住八戒,叫他別說了:“二師兄!你少說兩句行不行?都怪你貪玩。”
八戒怒了:“你還怪我?你不也去了嗎?”
沙僧:“我是去叫你”
八戒:“什麼?你叫我?”
沙僧:“我說不去,你非要去……”
然後名場面來了,悟空兩根手指捂住耳朵,喊了一句:“別吵了。煩死了!”
瞧見沒有,沙僧又變成了好人了,甚至還打算將責任徹底甩出去。再看八戒如何承認錯誤。
八戒:“猴哥,你給我個立功贖罪的機會行不行?”
注意,是我,而不是我們,更不是沙僧剛剛說的“我們哥倆錯了”,就是錯了,我可以和同事吵,但絕不會衝著領導撒潑,這才叫擔當。
所以呢,你明白了嗎?沙僧為什麼只能是同事,而八戒就是兄弟。第二戰,悟空三人大戰三個犀牛精,奈何還是敗給了人家。
八戒和沙僧被捉進洞中,唯獨悟空逃脫,趕緊開啟常規的搖人模式。再看唐僧,呈現了一幕經典的諷刺畫面。
唐僧:“阿彌陀佛!願佛祖保佑我的大徒弟能夠取勝。”
而悟空呢,直奔天庭而去,甚至都沒給佛祖保佑的機會,靈山將至,三個犀牛精竟敢冒充佛爺騙取供奉,而且一騙就是上千年。如來能不知道?要麼不想管,要麼不敢管,請結合現實情形再來分析如來的態度。
不想管的原因是什麼?不敢管的原因又是什麼?那麼如來究竟是不想管還是不敢管呢?且看天庭諸君的反應。
玉帝:“眾位親家,你們知道誰可以去降服這些妖怪?”
注意,這一次玉帝並沒有按照以往的慣例,先問是不是天庭的坐騎或者道童,而是直接問誰可以降服妖怪?原因何在?心裡有數,早就知道,既然露餡了,那就必須殺人滅口。再看老君給出了這樣一句回答。
太上老君:“啟奏陛下,那三個妖怪本是修煉多年的犀牛成精,能夠飛雲吐霧,並非同一般的望月之犀呀!”
話裡話外都是誇獎,甚至略有惋惜。言外之意就是領導能不能不殺呀,能不能帶回天庭另做安排。再看玉帝的反應。
玉帝:“那你說派誰去才能降服他們呢?”
老君,請你注意,我問的是誰能降服他們,回答我的問題就好,我只需要你的建議,並不需要你的意見。老君還能說什麼?但太白金星早就衝在了前面,硬生生搶走了老君的發言權。
太白金星:“啟奏陛下,依老臣於見,只有派二十八宿當中的四木星君,方能降服這三個妖孽。”
領導說啥就是啥,而且還要懂得領導的話裡有話。領導所言之“降服”就是“除掉”的意思,那就必須給出壓倒性安排。原本井木犴(an)就能降服三個犀牛精,但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安排四木星君集體出動,以策萬全。
再看玉帝,滿臉都是欣慰的表情,隨即下旨,命四木星君前往降妖,一定要保證唐僧的安全,一定要確保取經專案順利推進。只是悟空卻有了疑惑。
悟空說道:“你這老官,剛才怎麼不早說,俺老孫去找那四木星君就是了,又何必求他玉帝老兒。”
悟空到底沒能修煉到位,甚至連職場最為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你求星君幫忙,欠下人情不說,人家答應不答應還不一定,就算答應幫忙,除妖的時候不盡力,你連句話都不能說。
玉帝安排星君幫忙,那就是公事公辦,沒有人情可言,而且還必須盡心盡力,壓根就用不著悟空操心,走個流程就能省去這麼多的麻煩。
太白金星到底還是最心疼悟空的所在。最重要的是,太白金星清楚犀牛精和天庭的關係,尚未明確玉帝的態度之前,哪能輕易插手?有了四木星君的幫忙,三個犀牛精被輕鬆擊敗。我們再看八戒的反應,就更能理解太白金星的安排。
八戒攔住要拜四木星君的唐僧:“師父不拜,他們是奉命來的,拜他們幹什麼?”
唐僧:“八戒,這是什麼話?”
八戒:“師父,他們是師哥請來的援兵。”
注意,八戒的最後一句不是肯定句,而是反問句,如果是悟空請來的援兵,理當感謝。但如果是玉帝的安排,這就是公事公辦沒有人情可言,你謝他幹什麼?
當然,八戒並非不懂禮數,他只是生氣,只是看透了玉帝的操作而給出隱晦的諷刺,你謝他們幹什麼?這本就是他們惹下的禍端。
犀牛精落荒而逃,徑直逃到西海龍宮,到底被悟空擒獲。最後的標誌動作一定要有,最後的人情一定要掌握!悟空剛要打殺,兩位星君趕緊阻止。
悟空:“這幾個死牛精留著何用?殺了算了。”
井木犴:“大聖。他們犯了天條,我們還要帶他們到玉帝那裡去回旨!”
悟空:“好好好,俺老孫找師父去了。”
按照原著小說的描述,三個犀牛精通通喪命,一個被井木安咬死,兩個被八戒砍了。
到底是天庭的屬緣,到底懂得玉帝的心思?悟空饒了那麼多天庭下界的妖怪,竟不如八戒兩刀換來的人情。悟空還需要修煉,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道路。
當然悟空卻也不用擔心,靈山將至,即將成佛,足夠悟空學習和成熟,足夠悟空見識更多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