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十)寇家莊

這一難,沒有妖怪,盡是現實的無奈。

這一難,全是凡人,滿是關係的魅力。

這一難,悟空乖乖聽話,慈悲為懷,唐僧反倒無奈了。這一次,悟空總算給唐僧上了一課,沒有講道理,只是用事實說話,只是讓南牆發揮了作用。

同臺府地靈縣,唐僧到底享受了一把大唐高僧應有的待遇,被當地有名的善人寇宏請到家裡,好吃好喝好照顧,偶爾還能被二夫人挑戰一下軟肋,硬是提前體驗了一把成佛的感覺。

奈何唐皇還等著如來,還盼著唐僧一路又沒閒著,取經專案實在不能再耽誤,唐僧還是決定要走,必須離開這個很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然後八戒經典的逢師必懟“名場面”就來了。

八戒:“人家二夫人那麼留你,那你多待幾天了又怕什麼?”

唐僧有點惱羞成怒了:“八戒!”

八戒繼續懟道:“你著急走,前面是有你爹還是有你娘?”

唐僧氣的臉色都青了:“八戒!你這夯貨(大聰明的意思)。”

對於八戒而言,唐僧就只是一個臨時專案的臨時領導而已,既沒有傳道,還沒有授業,更沒有解惑,而且還是被動拜師,沒有徵回高老莊,還真不是唐僧的面子,實在是答應了觀音,實在是離不開悟空。

鑑於這種經不起考驗的關係,八戒只是儘量保持一個徒弟的態度,但只要看不慣唐僧的操作,從來都是回懟,絲毫不會顧忌。

我不像悟空頭上帶著金箍,我不像沙僧再回流沙河就要承受萬箭穿心之苦。更何況我只是停職,不是開除。天庭永遠都有我的位置,誰見了我都得稱呼一聲天蓬元帥,而不是老豬成精。

當然有悟空在,八戒不敢真和唐僧硬剛。既然師傅下令了,那就只能收拾行李,趕緊踏上取經的征程。這是按照悟空的話說,寇宏府上的事情挺多,而且關係比較複雜。

唐僧師徒前腳剛離開寇府,後腳就發生了強盜打劫並打死寇宏的悲劇。經管家費力勸說,寇紅的兒子一紙狀書將唐僧師徒告到了官府。

步步該災,處處有難的唐僧同樣遇上了麻煩,再次遇到了強盜,很有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師徒關係考驗。

唐僧:“悟空!你可千萬不能傷他們的性命。”

這一次悟空沒有辜負唐僧的交代,只是要回了強盜打劫寇府的財寶,非但沒有傷害強盜,甚至還主動釋放了強盜,硬是上演了一波慈悲為懷,總算當了一回好徒兒。

掃地恐傷螻蟻命?那是螻蟻沒咬你。愛惜飛蛾紗罩燈?那是擔心燈被吹滅。真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看你還會不會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然後準備將財寶送回寇家的唐僧師徒,迎頭便撞上了衙役。

悟空意味深長給出了這樣一句總結:“師父,你的災星又來了。”

哈哈,不讓我殺生?行,我聽你的。只要你能解釋清楚這些財寶的來歷,唐僧說了,我們是路見不平幫著寇家奪回了財寶,正準備送回去呢,誰信?不是你搶的,你為什麼要送回去?不是你搶的財寶?為什麼在你手裡?

強盜?我們地靈縣向來都是民風淳樸,早就實現了“零事故、零發案、零犯罪”的建設目標,人人文明,處處祥和,怎麼可能有強盜出沒?唐僧師徒被帶回官府,縣令果然沒有讓人失望,未經審訊便明確了案件的經過。

縣令:“人家寇員外是本地鼎鼎有名的大善人,好吃好喝好待承你們十幾天,你們反倒恩將仇報。打死寇員外,你們該當何罪呀?”

再看悟空始終淡定,臉上甚至帶著心滿意足的微笑。如果遇到的是妖怪,悟空責無旁貸,就算妖怪有後臺、有關係,悟空也能平躺神佛兩界,只要關係到位,只要兼顧了人情世故,壓根就用不著什麼規矩。

但人世間卻有著明顯的差別,要錢沒有,講道理沒人聽。真要是動粗,唐僧動動嘴,就能讓悟空痛到懷疑人生。更為關鍵的是,悟空與凡間沒有關係,那就只能親身體驗一下凡間的人情世故,體驗一下凡人的無奈和痛苦。

進了牢房就守牢房的規矩。為了不讓唐僧捱打,悟空主動獻出了袈裟。我們再看唐僧的反應。

唐僧:“悟空,你怎麼……”

悟空:“師父!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免得捱打嘛。”

唐僧:“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能把袈裟給他呀。”

要捱打的時候唐僧害怕,送袈裟的時候唐僧無話。等到自己安全了,唐僧開始維護自己的形象,開始將送出袈裟的責任推給悟空。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能用袈裟保命,那是觀音賞賜的寶物,值得我用生命捍衛周全。

能有如此覺悟,能有如此變通,要不說唐僧能成佛呢?而悟空呢,還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二郎腿照樣翹著。不如此,你還是不會改?不這般你還是會動輒緊箍咒,要麼就驅趕我,必須讓你知道凡人的厲害,必須讓你無奈到回饋自己當初的無知。再看唐僧盯著悟空給出了靈魂之問。

唐僧:“悟空!你怎麼了?你這是怎麼了?你怎麼能蒙受這不白之冤呢?”

悟空並不搭理:“嗨!”

唐僧:“你的本事哪去了?”

怎麼了?長教訓了!撞了南牆無數遍,哪能沒有絲毫長進,人教人萬般無用,事教人一次入心。如果還不行,那就只能讓南牆再添一抹鮮紅,讓繃帶多纏幾層。

既然唐僧有了悔過之意,悟空便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維護道義,先是分身前去教育了一番性命。

悟空:“你們聽著,吾乃玉帝派來的浪蕩遊神,你們這府衙內錯打錯關了取經的佛子,你們趁早放了他們,不然就把你們全都踢死,把這城池踏為灰燼。”

有沒有發現,但凡悟空需要嚇唬凡人的時候,總會變成神仙模樣,而不是什麼佛祖菩薩。究竟是佛家不容冒充,還是天庭更具威懾?再或者西遊世界也講究一個供需關係,縱然是靈山將至,佛家同樣沒有市場。

悟空分身離開,唐僧接連喚了悟空幾聲都沒有回應,脾氣立馬就上來了。

唐僧:“他也怠惰了,往日什麼妖怪也不怕,今日怎麼連幾個凡人也弄不過?”

不是慈悲為懷的時候了,不是訓斥悟空野心難尋、沒臉求取真經的時候了。可就算這個時候就算撞了南牆,唐僧仍然不容悟空頂撞。

悟空:“師父,你要知道,這凡人的事才不好辦呢!重不得輕不得,弄不好你還得埋怨我老孫。”

唐僧:“悟空!你是在數落為師的不是嗎?”

悟空:“嗨!我哪敢呢?俺老孫天上地下怕過誰?就是怕師傅的……嘿……緊箍咒!”

你對你對,你都對,就你看過原著,就你知道怎麼回事,你甚至連緊箍咒都能倒背如流,別人懂什麼西遊記?

有了神仙的恐嚇,縣令當然釋放了唐僧師徒,要什麼證據?要什麼審訊?實力就是真相,實力就是公平和正義,只要唐僧師徒放了就行。

但像寇宏這般善良的人又該如何拯救?別擔心,有關係照樣好使,有實力照樣管用。地府之內大型打臉現場已經來襲。

寇宏:“閻王爺爺!我是被強人所害呀,還能讓我回到陽間嗎?”

閻羅王:“那可不行,這個地方是有來無去的地方,你既然來了嘛,那就別想回去了。”

記住閻王的態度,記住閻王堅持原則、堅持規矩的公道模樣。悟空來了,招呼都沒打,徑直就要帶走寇宏,我們再看閻王的反應。

閻羅王:“大聖,小王因為他是善人,已經派他做掌管善緣簿子的案長了。”

悟空:“什麼案長不案長,他陽間的事還沒做完。”

閻羅王:“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既然大聖讓他回去,那小王就另找一個按掌長就是了。”

態度轉變之絲滑,你不得不服,閻王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天下也好,地下也罷,就連最為無奈的人世間,原則可以改,規矩可以變,底線本就是用來打破的,關鍵要看有沒有實力。

沒有實力又該怎麼辦?有錢不?有關係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只要擁有這些,你就能無休止的突破底線。悟空光是帶走寇宏就夠了嗎?齋萬僧,行大善。如果寇宏沒有好的結果,如來的臉面又該往哪擱?深諳人情世故的悟空當然懂得該怎麼做。

悟空來到閻王身邊:“那寇宏的陽壽還有多長?給我查查!”

閻王趕緊照辦:“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寇宏僅剩一年陽壽,悟空一聽當然不依,隨即提出了要求。

悟空:“一年太少,太少了,快點加!加!加不加?”

閻王:“加!加!”

判官:“阿糾……阿糾,大王,阿糾,加三年,您看如何?”

注:這個沒有寫錯,這個判官有點結巴,說話喜歡重複,最喜歡重複的就是“阿糾”

悟空:“三年太少,再加一紀。”

閻王附和道:“再加一紀!”

一紀就是十二年,再多十二年陽壽。這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最好證明。那你也得遇上齊天大聖才行,只是悟空忙著取經,哪還有空理會太多的人,更何況悟空即將成佛,再想得到悟空的幫助何其難哉。那麼成佛究竟代表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