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還是得主動出城接應

閻應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道:“城中的火炮和守城器械情況怎麼樣?“。

聽罷,衛景瑗忙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張紙,看了看拱手道:“回大人,大同城中現有紅衣大炮共十七門,分佈於城北關、東關、南關三個附城和西城門,另有弗朗機六十三門,虎蹲炮一百零三門,還有“神火飛鴉”若干”。大同城有四大城門:東面是和陽門,南面是永泰門,西面是清遠門,北面是武定門,其中東南北三座城門都有附城,附城是一座自成體系的小城,與主城互成犄角之勢,唯獨西門沒有,歷史上,姜瓖就是與李自成裡應外合,從西門攻入大同域的。閻應元聽罷鬆了口氣,雖然兵力不多,但好在火炮看上去還不少。

閻應元道:”以上所列的鎧甲兵器要加派人手打造,城中的鐵料、火藥和滾木礌石也要加緊儲備,城外的木料能運進來的都運進來,運不進來了就地銷燬,流賊隨時都會來,這些資源不能留給他們,雖然李自成慣於裹挾流民衝城,但也要防止他們造盾車”。衛景瑗躬手稱是。

思忖片刻後,閻應元又道:”對於城外的百姓如何安置,衛大人可有計較?”。

”這……”,衛景瑗是一臉懵啊!懷疑自已聽錯了,城外的百姓?現在他連城內百姓都顧不過來了,哪裡管得了城外的百姓。

閻應元也不打算兜圈子,直接把他的想法說了岀來,道:“流賊將至,現在疏散城外的百姓,堅壁清野是來不及了,但卻可以將他們就近轉移到附近的山上,即使闖軍搜山,對他們進行抓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既可以防止流賊的實力急劇增強,也可以牽制其一部分兵力”。衛景瑗點稱是,旁邊已經回來覆命的徐有聲立即道:”屬下這就派得力的人去幹這件事”,接著便拱手而去。

閻應元心道,對大同城附近的百姓來說,流賊來了不但不會不納糧,還會徵用他們的糧食,不然李自成大軍吃什麼,好在陛下已經昭告天下,免除了山西今年的稅賦,一個要搶他們的糧食,一個是免他們的賦稅,高下立判,這樣一來,發動大同全民守城,就容易多了,聖上英明啊!

想罷,閻應元讓衛景瑗退下去辦這幾件緊急要務去了,他自已則在椅子上疲憊的坐了下來,開始閉目養神,剛才的佈置確是費了他不小的精力。但沒過多久,出去偵察敵情的探馬就進來報告了。

從探馬的口中得知,流賊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西安堡,距離大同城只有三百里了,而且是馬世耀的騎兵,根據探馬估計有五千餘騎,三百里也就是幾日行程,閻應元立即下令關閉城門,拉起吊橋,嚴加防備。

隨即,閻應元又叫副總兵朱三樂前來議事,朱三樂進來後躬身行禮,閻應元擺了擺手,就讓那個探馬把剛才的訊息又講了一遍,朱三樂向閻應元拱手道:”流賊遠來疲憊,我軍以逸待勞,末將願領一隊人馬去探探虛實,請大人準允”。

閻應元搖搖頭道:“不必了,馬世耀所部都是騎兵,他們這麼急著趕來,肯定是準備在姜瓖的裡應外合之下對大同發動突襲,既然姜瓖本人及其全族親信都已經被除掉,只有騎兵的馬世耀是不會輕易攻城的”。

頓了頓後,閻應元問朱三樂道:”朱大人,大同城中現有多少騎兵?”。

朱三樂忙拱手道:”誅殺姜瓖的親兵後,只剩兩千二百餘人,騎術精湛的的只有三百餘人”。閻應元聽後一陣無語,好傢伙,你一千多騎兵去探人家五千騎兵的虛實?不知道誰探誰的虛實?

正在這時,陳明遇派來的信使到了,他與唐通率領的騎兵與輜重隊距大同城還有三天的路程,但在途中卻遭遇到了流賊小股探馬的襲擾,閻應元聽後不禁一驚,心道:”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馬世耀現在西安堡,距離大同僅幾天行程,陳明遇和唐道離大同還有三日行程,他們又遭遇了流賊的探馬,看來馬世耀是要打輜重隊的主意啊!即使他不打輜重隊的主意,其主力騎兵也會搶先一步到達大同城,到時候,陳明遇、唐通他們想要進城可就難了。

想到這裡,閻應元轉向朱三樂道:”朱大人,兩千二百騎兵中有能力與流賊一戰的有多少人?”。

朱三樂自知剛才失言,紅著臉道:”只有八百騎”。

閻應元也不打算為難朱三樂,徑直說道:”把帶隊的將官叫來見我”。

朱三樂應聲而去,不一會就帶來了一個精瘦的漢子,那人一看就很有精神,進帳後立即向閻應元叩拜,行動乾淨利落,口中道:“大同騎兵千總高偉拜見閻大人”。

閻應元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比較滿意,盯著高偉道:”本官打算派你出城與流賊騎兵一戰,你可敢去?”。

高偉再次拱手道:“如果大人下命令,末將責無旁貸”。

閻應元聽岀他話裡有話,忽然來了興趣,又看了一眼高偉道:“那如果本官不是下命令,而是徵求你的意見呢?”。

高偉拱手道:“末將不敢”。

閻應元揮了揮手道:“高千總但講無妨,本官現在就是在徵求你的意見”。

高偉正色道:“謝大人,如果沒有大人的軍令,末將是不會出城與流賊交手的,闖軍慣於流竄作戰,其輕騎兵機動性本就強於我軍,且通常配備多匹戰馬,打仗時可以隨時更換,使之不至於疲勞,因此,我軍並沒有以逸待勞的優勢。闖軍的重騎兵模仿西夏的“鐵鷂子”,全身披掛,慣用騎兵陣形,連孫傳庭的戰車陣都不是其對手,更不要說我們了”。

高偉果然是軍中的武將,說起話來直來直去,全然不顧及閻應元二品大員的身份。一旁的朱三樂不住用乾咳來提醒高偉,可這小子充耳不聞。

閻應元聽後,深以為然,不禁感嘆,除了關寧鐵騎以外,現在闖軍騎兵的戰鬥力已經在明軍之上了。

但閻應元還是面色凝重的看了看高偉道:“現在本官命令你率騎兵出城接應輜重隊,與闖軍的重騎兵硬扛,你敢不敢?”。還是得主動前去接應,因為陳明遇他們這支部隊對守大同城太重要了,且不說這三千生力軍,光是幾百車的器械、火藥、糧食、銀兩就是將來守城的命脈,尤其是大同軍民還等著那幾十萬兩銀子發餉呢?

“敢!”,高偉不假思索的說,“既然大人決心已定,末將就豁出去了,大不了一死,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閻應元走到高偉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死不了,護送輜重隊的還有三千騎兵,我們也不是毫無勝算,更何況,還有陛下準備的秘密武器呢”。

“秘密武器!”眾人齊齊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