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論守城之“氣”

李雙喜聞言,忙附和道:“將軍所言極是,再怎麼說也是咱們得了這個美差,又何必跟劉鐵匠那個大老粗一般見識呢?”。

說罷,他話鋒一轉,又道:“將軍,這次我們拿下大同,城內的財貨女人還不任由兄弟們…”。說到這裡,他注意到了馬世耀投來的不善目光。

李雙喜連忙改口道:“噢不!我的意思是,還不是得由將軍任取,將軍又不會虧待了弟兄們,我們豈不是個個都要發財了”。

馬世耀聞言,冷冷的說:“陛下早已有令,但凡不戰而下的城池,有搶掠民財婦女者,必嚴罰不怠。現在不比以前了,自陛下在西安建國稱帝以後,聽信牛金星、宋獻策那幫子酸腐書生的讒言,要嚴明軍紀,還派出一些明朝降官拿著令牌到各地宣諭我們大順軍是仁義之師,不淫婦女,不殺無辜,不掠資財,所過秋毫無犯 ,真他孃的扯蛋,這不準,那也不讓,我們這些人當兵圖什麼?老子南征北戰多年,幾曾受過這樣的鳥氣”。

李雙喜聞言,喜憂參半,憂的是這回嚴明軍紀的命令看來是要動真格的了,弄不好會處置一批“出頭鳥”,他雖然想發財,可也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畢竟搶再多的銀子,也得有命花才行。喜的是,聽馬世耀這口風,對嚴明軍紀的做法多有不滿,未必會嚴格執行軍令,自已還有油水可撈。便試探性的問道:“那敢問將軍,要是什麼都不能幹,我們搶下這先鋒的差事豈不是白忙活了?”。

馬世耀沉吟片刻,緩聲道:“當然不能,此次拿下大同後,平民百姓,小商小販,我們是不能動了,主要官員和代王的府邸,我們也不能擅自闖入,要貼上封條,裡面人等一概不得出入,等陛下處置,有違令私自進入相擾者,斬。這不光是上頭的意思,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我們只有幾千人,大同守軍還不得幾萬,逼急了,他們狗急跳牆怎麼辦?至於那些豪門大戶,倒是可以撈些油水的,反正他們大都有家丁,必然頑抗,混亂之中,我們就有機可乘了,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李雙喜拱手會心一笑,便要下去安排,但他沒走兩步,又被馬世耀叫住,馬世耀目光灼灼的看著李雙喜道:“你也跟隨我多年了,有什麼小心思我會還不知道嗎?我在這裡奉勸你老弟一句,你和你的手下這回老實點,不要搞小動作,想發財有的是機會。如今我大順勢如破竹,官軍望風披靡,陛下攻克京師,驅除韃虜,平定張獻忠,統一天下,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我等不說加官晉爵,就是成為開國功臣,封妻廕子也是唾手可得的事,那可是與國同休的富貴,就像明廷的藩王一樣,你可不要一時糊塗,因小失大,不但丟了自已的腦袋,還誤了子孫後代的前程”。李雙喜頓時醒悟,知道馬世耀這是在提攜自已呢,不禁很是感動,向馬世耀拜伏而去。

不一會,一個親兵來報,說是有人自稱是姜瓖的管家,有要事需當面向果毅將軍稟報,“終於來了!”馬世耀聽後興奮的一拍大腿叫了起來,馬上下令將他帶上來。

旋即,親兵帶著兩個商賈打扮的人走了進來,二人還被蒙著眼,因為闖軍前鋒這次是要搞奇襲的,行蹤自然是要儘量保密的。親兵取下二人蒙著眼的黑布後,馬世耀一眼便認出其中一人正是上次來向闖軍獻降表的姜瓖管家姜華,在姜瓖獻降表時,馬世耀是當時在場的少數順軍將領之一。

但這次姜華卻不是姜瓖派來的,而是已經控制大同的閻應元派來給馬世耀傳遞假情報的,姜瓖被殺後,考慮到他出身世代鎮守大同的將門世家,根基很深,必須斬草除根才行,因此,閻應元下令處死了姜瓖一家和心腹親兵上千人,大同可是有幾十萬百姓的,閻應元還身肩皇帝的信任和重託,不能有絲毫閃失,在這種情況下豈能有任何的婦人之仁。

但姜瓖的管家姜華曾代姜瓖向李自成獻降表,連降表本身都是這位姜管家代筆的,為謹慎起見,姜瓖沒有親自執筆寫降表,只是蓋上了自已的印章。正因為如此,姜華本人和他的家人得以倖免於難,閻應元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要利用姜華給馬世耀送假情報,引誘闖軍前鋒上鉤,再甕中捉鱉,一舉消滅。雖然馬世耀這五千騎兵一路都小心翼翼的隱藏蹤跡,但五千人,又是騎兵,大部分還一人雙馬,怎麼可能瞞得過錦衣衛的耳目呢?

別看馬世耀只帶來了五千人,卻基本上都是李自成老營的兵馬,正是因為有老營兵馬這些骨幹的存在,李自成才屢敗屢戰,多次死灰復燃。當時的闖軍老營僅6萬人,比滿清八旗的兵力還少,很是精銳,五千兵力已經近乎是老營的十分之一了,更何況還是騎兵,如果能設計消滅其中哪怕一千人,都會重創流賊,在正常作戰中消滅一千老營騎兵,可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機動性極強,打不贏可以迅速脫離戰場。

閻應元並不擔心姜華會反水,他的一家子幾十口人都在大同城內為質呢,而且,侯明昊還特意派了一名身手了得又很機警,喚作梁勇的錦衣衛與姜華一同去見馬世耀,一旦姜華有異常,他可以就地將其解決,錦衣衛的暗器可是非常厲害的。

這次姜華是按照約定來見馬世耀的,上次獻的降表只是表達姜瓖願與闖軍裡應外合拿下大同的意圖,雙方還沒有建立充分的信任,當時李自成也還沒有下定繼續北進的決心,也就談不上具體的安排了。因此,雙方約定,在闖軍先鋒抵近大同後,再進一步聯絡,姜華正是按照約定前來送信的。

馬世耀在檢查了一下信箋的火漆完好無損後,才取出了信件,還拿出此前的降表比對了一下,發現筆跡一致才去看信的內容。

在信中,姜瓖稱他已經以加強防守的名義,在四個城門都派駐了自已信得過的200名親兵,可隨時待機而動,但由於北東南三個城門都有附城,難以迅速攻克,因此,姜瓖建議農民軍選擇沒有附城的西城門作為突破口。

西門雖有代王親信永慶王坐鎮,但守在這裡的大部分士兵已經被姜瓖控制,因此,馬世耀可以派出一支奇兵從西門突入。隨後,姜瓖提出了自已的方案,二月二十三這天后半夜的寅時,他會派自已的親信以火把轉圈為訊號開啟城門放闖軍進入。

隨即,姜瓖提出了自已的條件,那就是闖軍進城後不得濫殺無辜,不得搶掠民財和婦女。其實這是提出來的附加條件,因為李自成在收到姜瓖的降表後就已經允諾,姜瓖只需宣誓效忠大順即可,可以繼續留守大同,所領兵馬建制不變,也就是說,姜瓖歸降李自成,也就是改個旗號而已,由大明改為大順,其餘幾乎沒有變化,這就為後來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姜瓖再次反水留下了隱患。

馬世耀看到姜瓖,也就是閻應元的這兩個條件只是冷哼一聲,心道:為了自已的榮華富貴,把全城百姓都給賣了,還在我這裡裝起聖母來了,真是無恥之極。但這些條件卻增加了姜瓖反水的真實性,如果他在這個緊要關頭什麼條件都不提,反而令人懷疑。

馬世耀看罷,將信函收了起來,對姜華、梁勇二人淡淡的說:“信本將已經看過了,姜總兵對大順的忠心也已明瞭,二位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吧”。

姜梁二人行禮之後正要告退,這時一個身材粗壯,滿臉絡腮鬍子的偏將走了進來,正是李雙喜,他一眼就看到準備往外走的二人,待二人從李雙喜身邊經過,正要走出大帳時,一個高吭的聲音響了起來,“站住!”李雙喜喝道,姜華與梁勇心中一驚,腳步停了下來,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李雙喜指著姜華身後的梁勇道:“這人好生面熟,好像在哪裡見過”。

剛才李雙喜進來時,梁勇也覺得他面熟,經李雙喜這麼一說,梁勇迅速想了起來,他在忻州城外偵察闖軍動向時曾見過李雙喜,當時梁勇等幾個錦衣衛偽裝成山賊進行探察,與李雙喜率領的一隊闖軍遭遇,但雙方只是打了個照面,梁勇等人就向紅泉寨方向撤退了,李雙喜當時有緊急軍務,也未追擊。

李雙喜盯著梁勇道:“你是何人?做何營生?快快從實道來!”。

梁勇假裝有些緊張的向李雙喜拱手道:“小人梁勇,是大同總兵姜瓖的親兵,奉命護送姜總管前來送信”。

李雙喜沉吟道:“梁勇?姜瓖親兵?數日前,你可曾去過忻州附近?”。李雙喜盯著梁勇的眼睛,一隻手按住刀柄,看這架勢只要梁勇的回答有任何漏洞,他就要手起刀落。

梁勇注意到了他手上的動作,即使他是見慣了生死的錦衣衛,也真的有些緊張起來,好在梁勇反應夠快,他嚥了一口唾沫道:“小人近來一直追隨總兵大人左右,從未出過大同城,但將軍說忻州附近,倒是讓小的想起一個人來,就是我的一個堂兄,他在忻州附近的紅泉寨落草為寇,難道將軍見到我那堂兄了?”。

李雙喜微微一怔,梁勇整出這麼一套說辭,實在出乎他的意料,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原來如此,怪不得那麼像”。按住刀柄的手也挪了開來。

此時,馬世耀也注意起梁勇來,此時他才發現,梁勇並非姜華上次帶的那名隨從,馬世耀眯著眼睛打量了一梁勇向姜華問道:“姜總管,這位兄弟好像不是你上次帶來的隨從,面生的很啊!”。

姜華也是有些緊張的,姜瓖被殺後,他和家人先是被押入大牢,眼看就要被當作姜瓖的同黨跟很多相熟的人一樣被處死了,幸好閻應元看中了他的身份和經歷,讓他向闖軍傳遞假情報將功贖罪。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辦好這件差事,為了自已,更是為了家人,他是抱著一線生的希望前來闖軍大營的,本來打算拿到回信就趕緊回去覆命,沒想到出了這麼多么蛾子。但擅長刺探情報的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在來闖軍大營的路上,梁勇已經把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方案跟姜華說了。

因此,面對馬世耀的問話,姜華早有準備,他沉著回答道:“最近衛景瑗和代王加強了沿途哨卡的盤查,一路上也不太平,常有紅泉寨那樣的匪寇出沒,因此,總兵大人就派了這位梁兄弟一路護送小人”。姜華知道,這個時候,多說一句話,都會增大被識破的可能性,從而給自已招來殺身之禍的。

馬世耀又打量了一下樑勇道:“一看這位兄弟就是個練家子,姜瓖手下還是有幾個幹才的,有時間不妨切磋切磋”。梁勇忙拱手,口中連稱不敢。

隨即,馬世耀吩咐親兵帶二人下去,好酒好菜款待,然後轉頭對李雙喜道:“什麼事?”。

李雙喜此時正看著二人的背影出神,聽到馬世耀的問話忙拱手道:“將軍,我們在大同城的細作還沒出來,所以也就無法得知大同城內的情況”。

馬世耀聽罷,手捋鬍鬚在帳內來回踱步,從姜瓖的信和姜梁二人的表現來看,他暫時沒有發現可疑之處,但多年的作戰經驗告訴他,僅憑這些就做出突襲大同城的決定,有些莽撞,他心裡沒底,必須有從其它渠道得來的情報佐證一下才行,但偏偏在這個時候,大同城又被封鎖了,裡面的闖軍探子出不來,他就無法得知城內情況了,馬世耀現在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奇襲大同的立功機會就在眼前,但萬一是個陷阱怎麼辦?

李雙喜靜靜的站在一旁,沒有打擾他,直到馬世耀重新坐下後,才湊過來問道:“將軍,他們兩個人如何處置?”。

“好生招呼,但要暗中密切監視,從現在開始,我要聽到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馬世耀一字一句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