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章 國庫空虛

大雪持續到二月份才結束,這期間幾人又幹了幾票大的,掙得盆滿缽滿,眼見很多地方都開始效仿的時候,沈鈺便收手了。

此次雪災不僅是京城,其他地方也受了災。

先皇去世花費較大,如今又拿出一部分賑災,加上每任皇帝登基時都會免稅三年,國庫早已空虛,邊關戰事緊急,糧草要是接應不上,後果不堪設想。

割地賠償是小,要是趙國就在他手裡葬送,那他死了也會遭萬人唾罵。

這讓年輕的帝王每日焦頭爛額,朝中關心此事的大臣不多,平日裡說可以為國家為皇帝去死。

真到需要他們的時候一個個當縮頭烏龜,別說捐錢,就連借國庫的錢都還不回來,只說受雪災影響沒有。

如今邊關又來八百里加急,糧草剩餘不多,希望朝廷支援,皇上連夜召見沈宴父子進宮商量此事。

“沈愛卿,朕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年僅十六的皇帝,一切都沒有準備好就當了這個皇上,說是趕鴨子上架也不為過,本以為自己上位定能學著先皇做一個千古名君,哪裡想才幾個月就已經束手無策了。

太后娘娘在外面候著沒有進去,她知道後宮不得干政,但是兒子孤立無援,昨日她修書回去,說明皇上的不易,作為外家,理因支援,可是她爹國公爺卻回信說:“家裡日子也不好過,沒有錢。”

看到她兒子當上皇上便借國舅斂財,她發誓只要她兒子挺過這一關,什麼孃家不要也罷。

三人在裡面談論了一個晚上,太后就在外面偏殿坐了一個晚上,直到太監來報沈大人一家走了。

她才到正殿,看著皇上滿臉疲憊的樣子她便忍不住落淚:“我的兒,為娘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害了你。”

皇上看著一時間兩鬢白髮的太后,露出淺淺的笑容,“母后,這些事您不要擔心,沈大人已經替兒臣想好了辦法,這次的難關一定會挺過去的。”

太后沒有過問是什麼辦法,帶著身邊的嬤嬤回去之後將自己的首飾全部拿出來,從自己做起削減宮中用度,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將拿出的錢財全部交給皇上。

第二日上朝的時候,沈老爹便說起後宮之事,“皇上,老臣認為,國不可一日無母,當務之急是選出能為國母之人,分擔後宮之事,皇上在前朝才能無後顧之憂啊。”

皇上假裝思考:“這……,如今邊關未平……。”皇上還沒有說完,沈宴接著說:“皇上,微臣認為家父說的言之有理,國不可一日無母,那亞瑟國不就是因為這一點才頻頻來犯嗎?”

父子二人接著跪下高喊:“請皇上三思,選秀一事迫在眉睫。”

皇上揮手叫他們起來,自己認真想了一下說:“如今國庫空虛,選秀又是一大耗財力的事,此事不必再提。”

要是沈家有待嫁的女兒,其他大臣都以為沈家父子是在為自己家謀劃了,然而沈家連旁支都沒有。

底下有女兒的朝臣開始心思活躍,要是選秀,自家女兒再差也能是個嬪妃。

禮部尚書上前一步,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來,“皇上,臣還有一個想法。”

“愛卿請說。”

“選秀確實勞民傷財,但是後宮也確實不可沒有一個妃嬪,眼下微臣家中小女今年剛及笄,雖說不上才德過人,也算秀外慧中,臣願意將她送進宮,服侍皇上。”

有女兒的大臣都罵他是個老匹夫。老奸巨猾。

他接著又說:“臣願意向國庫捐獻五萬兩白銀。”

其他人以為皇上會生氣的時候,沒想到皇上竟然同意了,當天就傳出禮部尚書家的千金被封為賢妃。

這讓其他大臣動了心思,再有幾個送進宮的時候就是才人,美人,一打聽才知道是銀子給的少。

有點想法的大臣開始鉚足勁往宮裡塞銀子,給自己女兒換取更高的位分。

短短几日,國庫便多了幾十萬白銀,也只是杯水車薪,維持不了多久。

沈默在家也知道此事,雖然祁瀟遠每次來信都說叫她不要操心,但是這麼大的事情叫她如何不急。

知道後宮妃位賣錢後,便叫人去帶信,沈宴接到信一看,頓時覺得自己妹妹要是個男子,估計就沒他什麼事了。

信中寫到,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何不讓朝廷捐官,只要是上供多的,便可以得皇上親封的員外,或者更大的官,提高商人的地位。

雖然會困難,但確實是個好辦法,那幾十萬根本撐不了多久,趙國有錢的人很多,要是給錢就能做官,相信很多人都會願意。

只是要把握好那個度。

此方法雖然兇險,但是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沈宴聯合幾個大臣,制訂好幾個方案,下達到各州府,銀錢自然是滾滾來。

雖然有百姓質疑,但是一提出這錢是要拿去支援邊關反對的人就少了。

此方法竟然籌集了百萬兩銀子,皇上稍微鬆口氣。

靖州城李員外府,是的,捐官的牌匾已經下來了,就是這麼快。

一個穿著學子服飾的少年走進書房,喜笑顏開“爹,這牌匾真好看。”

“你哥哥不是讀書的料,你給老子好好讀,等考上了秀才,老子花錢給你捐官。”李員外財大氣粗的看著自己小兒子說。

少年看他爹爆發富的樣子就不喜歡,驕傲的說:“我才不要你給我捐官呢,我要自己考到京城去,我和其安都約定好了,我們是要在京城見面的。”

這個少年就是當年和其安打架後來成為好朋友的李辰,當年其安走後他哭的稀里嘩啦,約定一定會去京城找他。

李員外滿意的點頭,“嗯,不愧是我的兒子,有志氣。”

如今的靖州書院早已今非昔比,好多秀才和舉人都是從他們書院出去的,現在每年還會給沈默分紅。

李辰嘆氣垂頭:“可惜石頭不參加科考了,他成績爛,夫子說他肯定考不上,他說他打算去從軍,投奔到祁王爺名下,到時候立了軍功同樣可以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