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賢王手裡的筆

一連幾天,賢王府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賢王吩咐閉門謝客。

不管是否自願,曾向彭金生行賄的官員們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自恃清高拒絕行賄的更著急,誰知道他會不會公報私仇胡亂攀咬?

嘴在老彭臉上,筆在賢王手裡。

老彭關在天牢,誰都進不去那黴氣地方,只能削尖腦袋給賢王遞話,老彭提到自己不怕,只要賢王在供詞上劃掉自己的名字,或向陛下寫奏摺時不提自己名字就行。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時間內閣學士、六部官員、各衙門都忙著串門,別說和賢王沾親帶故,就是府裡奴僕有親戚在賢王府當差的也成為上賓。

先是翰林侍講魯閒親自登門。

翰林侍講雖然是從四品,但勝在清貴,那是給皇帝講學當顧問的主兒,賢王不能不見,關鍵時刻他能給皇帝上眼藥,不見他傳出去還會被人說閒話。

將這麼一位飽學之士拒之門外,談何禮賢下士?

賢王和魯閒在花廳閒談,說些前朝逸事,魯閒言語詼諧,見聞廣博,賢王正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魯閒話鋒一轉,道:“戶部郎中賀定東是臣的同年兼同鄉,這人才學是有的,就是一向膽小,形勢所迫,向彭金生送過禮。東西並不貴重。”

“他擔心彭金生亂招供,託臣向王爺求個情。”

“臣願不想牽涉其中,奈何他在臣家中長跪不起。唉,只好厚著臉皮走一趟了。”

“王爺大度饒他這一次,若要剎一剎這股風氣,儘管嚴治。”

你都講情了,我能不給你面子嗎?賢王心裡苦笑,面上微笑依舊,道:“孤仔細問問,若果真送的禮不多,能寬則寬。”

行賄金額多少,還不是你手裡的筆說了算。

這就是答應了。

魯閒含笑告辭。

訊息傳出,滿朝文武恍然大悟,原來賢王府的門並不嚴絲合縫,還是可以敲開的。

魯閒家大門被擠破,實在跟魯閒攀不上關係的,翰林院還有侍讀、編修、檢討、庶吉士,這些人一樣是飽讀之士,一樣的清貴。

賢王忙著見客,賢王妃鄒氏也沒閒著。

她的父親雖在外地為官,叔父升任禮部主事不久,上個月舉家遷到京城,一邊感慨京城繁華,一邊炫耀有個當王妃的侄女。

這次,平時默默無聞的鄒主事挑起禮部大梁,在禮部尚書唐文陪同下來到賢王府。她的嬸嬸帶來夫人團,鶯鶯燕燕在後堂開茶話會。

叔叔的面子要給,嬸嬸不能得罪,賢王妃一口答應幫忙疏通,好在她並不蠢,沒有拍胸脯保證一定能幫忙。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王妃出馬,哪有不成的事?

賢王送走禮部尚書和鄒主事,再次拿起彭金生招供的行賄名單,一對照,好傢伙,禮部雖然油水少,名單還挺長,只有鄒主事沒在名單上。至於他是仗著有個當賢王的侄女婿有恃無恐,還是真清高,那就不得而知了。

賢王在心裡惦量,抹去唐文的名字把他爭取過來,其他人得看是哪位兄弟的人,能拉攏就抹,不能拉攏照常報上去,這事不能做得太著痕跡,稍微暗示一下就行。

他提筆把禮部的名單抄出來,鄒氏手拿一疊紙進來,道:“王爺,姓彭的胡亂攀咬,鬧得京城人心惶惶,有些官員明明潔身自好,沒有行賄反而被誣陷,你看能不能幫幫他們?”

說著把紙放在桌上。

賢王拿起一看,每張紙寫一個名字,看著眼熟,拿起供詞一對照,上面赫然有名。

“誰送來的?”

“他們的夫人平時和嬸嬸走得近,嬸嬸的面子不能不給,總共就十幾人,不多。”

賢王妃看了看垂手站在屋角,沒有半點存在感的小太監,壓低聲音道:“他們的夫人送了重禮。”

齊王有進京官員的孝敬,又有彭金生幫忙斂財;江南是宋王的聚寶盆;賢王好名聲,以視錢財如糞土的面目示人,不僅沒有賺外快的路子,還常常資助貧困學子,花了不少冤枉錢。賢王妃雖然賢慧,難免憂心忡忡,現在好了,財神爺來到家門口啦。

賢王皺眉道:“不能收。”

“怎麼不能收?她們沒送我們,人家送給寶兒的。”

賢王有一個兒子,今年三歲,小名寶兒,是賢王妃所出。

“有什麼區別?”

賢王努力做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可嘴角習慣上揚,還是那副笑臉。

鄒氏道:“都是小孩子的玩藝,值幾個錢?”

確實沒錯,她們送的是玩具,只是裡面藏著值錢的古董字畫金銀。

“你說重禮!”

賢王加重語氣,他知道妻子的擔心,府裡上百口人花銷不少,靠他的俸祿確實捉襟見肘,但為了大事,忍一時之氣有什麼不好?

“有比寶兒高興更重要的嗎?能讓寶兒高興,就是重禮。”

鄒氏說著眼眶紅了:“你關心過寶兒嗎?寶兒兩個月沒做新衣裳了。”

雖然還沒請封,誰不知道孩子遲早是賢王世子?哪會少幾件衣服,妻子這麼說,只是不願意把到手的禮物拿出來罷了。

賢王再看一遍名單,都是些五品官員,行賄的金額也不多。

他道:“讓我再想想。”

“謝王爺。”

鄒氏笑顏逐開,道:“妾下廚做兩個菜。”

賢王雖然不如齊王奢侈,但並不拮据,鄒氏為獎勵夫君親自下廚做兩個他愛吃的菜。

“人情哪!”

賢王嘆了口氣,只覺心煩意亂,哪還有心情再看供詞抄錄名單?

…………

訊息不停傳來,同年同僚同鄉都找到向賢王遞話的人,只有劉三傲一無所獲。

他是慢性子,倒不怎麼著急,決定先處理公務再去拉關係。沒想去如廁走到廊下,聽到吏部尚書呂星和侍郎謝宇吵了起來。

劉三傲側耳聽了幾句,聽不太清,只是覺得謝宇語氣很兇,反而平時高高在上的呂星氣勢有些弱。

又是為彭金生的案子嗎?

唉,彭金生真是害人不淺。

他搖了搖頭,慢吞吞踱回座位,繼續看公文,趕緊把公文看完去拉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