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逸還沒有和蔡文延打招呼呢,蔡文延就重重的冷哼一聲,看也不看李逸一眼。
李逸懵逼了,這老東西吃錯藥了?
要知道,自己可是和太后他們合作了,而蔡文延這傢伙不是被太后收買了嗎?為什麼見自己是這副嘴臉?難道是演戲?
李逸翻了個白眼,你特麼的用得上和我演戲嗎?
不過都察院在李逸謀劃之中,可是重要的一環,畢竟是御史臺,天下御史的聚集地,訊息也靈通,更是掌握著聞風而奏的權利,要是可以,李逸是想要整合都察院,為自己所用。
蔡文延這個傢伙,就是他想要佈局的一環。
可是他都還沒有說話呢,這傢伙就是一副見到仇人的樣子,著實讓李逸無語了。
隨後李逸就想明白了,這貨是不是還沒有接到太后的通知,或者說,他本身就是無足輕重的玩意,太后可不會通知他。
就在李逸措辭,想著怎麼忽悠一下蔡文延的時候,蔡文延不陰不陽的道:“李大人好威風啊!”
李逸笑了笑,道:“蔡大人厲害啊,我在家耍威風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啊?是不是有點羨慕?沒事,等會我寫個方子,保證你也會很威風!”
這一下子直接噎的蔡文延目瞪口呆,啞口無言,你特麼的,老子說的是這個方面的威風嗎?總覺得你在罵我,可是我還無力反駁?
“哼!”蔡文延重重的哼了一聲,就開始看起了奏摺。
李逸撇了撇嘴,至於麼,也走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上面早已經堆滿了奏摺,看著這個小山一樣高的奏摺,李逸頭有點大。
但是誰讓這是他的工作呢,而且,這些裡面有時候透露的訊息,還是非常給力的。
就這樣,翻看著手中的奏摺,那些沒影的事情,李逸直接就扔了,言之有物的,李逸放在另外一邊,到時候是要呈上去的。
當然了,你別以為這樣的權力很大,可以左右他們這邊御史臺的奏章,實際上,真正重要的事情,你要是敢隱瞞不發,被查出來,少不得就是革職抄家,另外,他們也沒有決斷權,那都是上面批閱的。
在這裡,唯一的好處,也就是能夠看個熱鬧,五花八門的奏章,什麼都有。
看著奏章的同時,李逸也在尋思,怎麼能夠把都察院抓在手裡,都察院比較奇特,他沒有最高的指揮官,只有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算是相互制約的存在,兩者都是正二品,原本是以左為尊,但是大夏改制後,就變成了相互制約。
想要將都察院抓在手裡,那麼蔡文延這廝,就不能留,畢竟從剛才看,這老小子比較蠢,真以為搭上了太后的船,就可以囂張了。
更何況,太后可沒有拿蔡文延當一回事。
不然的話,蔡文延不會聽說了自己昨天在皇宮吼了一句,今天就對自己這般態度了。
實際上,這事情很容易想,李逸在蔡文延擺出態度後,稍微回想了一下,就知道為什麼了。
蔡文延則惡狠狠的盯著李逸,丫的,剛才是不是說他無能?他說的是那回事嗎?該死的,不愧是大儒,特麼的,腦瓜子轉的就是快。
李逸沒理會蔡文延的目光,而是想了一下,在一堆奏章之中抽出一本,就走出了政務廳,去了隔壁小班房。
那邊還有都察院的御史們,也都是在辦公,幫忙處理奏章,之後拿給李逸他們。
而這樣的小班房,在都察院之中,有二十多個。
“見過李大人!”看到李逸進來,正在翻看奏章的御史們紛紛起立,給李逸問好。
李逸擺了擺手,看向其中一個御史,同時還舉起了手中的奏章,道:“張大人,出來聊聊!”
張稀鬆看到李逸手裡拿著一個奏章,頓時一愣,還是跟著走了出去,看著兩人遠去,小班房裡面的御史們紛紛討論起來。
“哎呀,老張被李大人叫過去了,是因為那個奏章嗎?”
“不知道啊!你們有誰知道老張最近寫了什麼嗎?”
其他幾個人也紛紛搖頭,沒辦法,大家都很忙,誰沒事幹老是關注別人啊,更何況,這個老張,說實話,他們也不是很喜歡,在他們看來,老張過於油滑了,說白了,就是喜歡看人下菜碟,不怎麼看得起他們。
來到一棵大榕樹下,李逸道:“張大人。”
張稀鬆連忙拱手道:“李大人,下官當不起大人之稱啊。”
李逸隨意笑了笑,道:“你當得起。”
張稀鬆明顯不明白,自己不過一個四品右僉都御史,這樣的御史雖然不多,可是在都察院裡面,也沒誰會拿他當一回事,沒辦法,大家都是御史,雖然你官高一點,可是你也不是老大啊,又不是左右都御史這樣的話語權人物,誰還鳥你?就是左右都副御史,正三品的官,在都察院,也就那樣了。
看到張稀鬆一臉不明白的樣子,李逸也不在意,而是道:“張大人,聽說,前段時間你去找過蔡文延,可是想要右都副御史啊?”
張稀鬆臉色一變,瞬間有些慌亂,同時連忙道:“李大人,下官只是正常往來,可沒有想過右都副御史啊!”
此刻的左右都副御史還在,只是右都副御史年紀大了,這兩年估計也就該拜拜了。張稀鬆本就是善於鑽營之輩,看到了機會,就跑去找了蔡文延,奈何,人家蔡文延看不上他,自然一口回絕了。
“呵呵,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同理,在官場上,又何不是呢?蔡大人沒同意吧,我聽說,他有意舉薦別人啊。”李逸淡淡的說道。
張稀鬆不說話了,臉色稍微又些難看,不錯,他就是被一口回絕了,甚至於蔡文延都沒有看一眼他送的禮物,那時候,張稀鬆就知道,這個位置,和他無緣了。
“本官也可以舉薦!”李逸沒在意張稀鬆的表情,反而繼續說道。
張稀鬆一愣,不錯,李逸也可以舉薦,但是在張稀鬆的印象中,李逸就是那個古板的書呆子,所以張稀鬆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李逸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