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佔據河套地區的是來自於蜀邊松潘草原的党項人,党項人原本是羌人的一支,是三苗的後裔,如此看來,這党項人也是華夏蚩尤的後裔。因為受到崛起的吐蕃人的威脅,党項人請求歸附前唐。之後,党項人在草原上繁衍生息,後來因為再次受到吐蕃人襲擊,被前唐遷移到了慶州一帶。
到了唐朝末年,党項人首領拓跋思恭因為參與平定黃巢之亂有功,被朝廷賜姓李氏,封為夏州節度使。党項人的武裝被稱為定難軍。接著,李思恭率領手下的党項人先後佔領了夏、綏、銀、宥、鄜五州之地。成為一方實權派軍閥。因為地處偏僻,中原王朝始終力有未逮,無法徹底消滅這些党項人,而党項人也不再提出領土要求。而是乖乖地向中原納貢。於是,這種畸形的統屬關係,就這樣一直保留到現在。現在,高季明決定要解決好党項人問題,不再讓河套成為中原王朝之痛。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党項人已經在五州深深紮根,此時的定難節度使是李彝殷。他繼續奉行表面上臣服中原,實際上獨立自主的方針。當然,最近幾年,他也意識到契丹人的強大,在向中原王朝進貢的同時,也開始向契丹人尋求幫助。大唐雖然很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可是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來解決這一難題。而讓李存勖和李嗣源想不到的是,這個問題最終被高季明解決了。
高季明先是讓郭廷信率領手下五萬兵馬繼續西進,打通河西走廊。此時的河西走廊,有一支叫做歸義軍的部隊。他們是在唐朝末期,在一個叫張議潮的漢人帶領下,擊敗吐蕃人建立的漢人武裝,前唐朝廷為了鼓勵張議潮,封他做了歸義軍節度使,統領河西各州郡。歸義軍全盛時期,曾經管轄整個河西走廊。可是,在甘州回鶻的擠壓之下,歸義軍的地盤日益縮減,在張承奉的領導之下,僅剩瓜、沙二州。而張承奉為了振奮百姓,竟然在沙州建立了西漢金山國,想要以自立的方式來激勵百姓們歸附歸義軍的統治。殊不知,張承奉這樣的行為,反而讓張氏失去了人心,沙州的大族曹氏趁機奪取了政權,建立了曹氏統治,此時正是曹議金統治時期,曹氏拉攏好與回鶻人的關係,同時改善與中原大唐的關係,在河西走廊過得有滋有味。
郭廷信率領五萬大軍,來到蘭州。他先是致信曹議金,希望他能夠回到中原的懷抱,並能夠與他東西夾擊,擊敗甘州回鶻。甘州回鶻雖然與曹氏關係不錯,可是在民族關係問題上,兩方經常發生矛盾。而且甘州回鶻一直是歸義軍進入中原朝貢的阻礙。曹議金得到了郭廷信的書信,決定歸附周王。於是,在歸義軍和郭廷信東西夾擊之下,甘州回鶻被擊敗。甘州回鶻根本沒有想到曹議金會突然襲擊自己,很快就潰散。甘州回鶻是回鶻人的一支,契丹人崛起之後,回鶻人被趕出草原。大部分流落在西域,小部分流落到河西走廊,被稱為甘州回鶻。
曹議金歸附周王之後,親自來到長安朝見高季明。高季明對於曹議金的到來,很是高興,親自接見了曹議金,並約好共同攻打党項人,恢復漢人統治。高季明將曹議金放回了河西走廊,請他繼續統領河西,守護漢人江山。接著,高季明親自率軍北上,直逼夏州,並親自寫了一封書信交給李彝殷,希望他能夠主動放下武裝,歸附大周。
面對高季明的大軍威脅,李彝殷明白,党項人的好日子到頭了。於此同時,郭廷信與曹氏的聯軍從西面開始威脅党項人的地盤,而高季明則率領主力在夏州附近。面對兩重威脅,李彝殷不得不選擇與高季明求和,承認高季明的統治權。高季明得到了党項人臣服的訊息後,率軍返回長安,並親自徵發回鶻騎兵和党項騎兵,加入大周的兵團之中。
此時的大周,東面控制黃河、潼關,西部控制了河西走廊,北部控制了河套,南部控制了巴蜀之地。管轄漢人、回鶻人、党項人、吐蕃人。儼然已經成為中原第一大國了。為了團結各個民族,高季明決定徵發各個民族,組成民族軍隊。回鶻的輕騎兵、党項的鐵鷂子重騎兵,逐漸成為周軍的主力部隊。
此時的中原,石敬瑭與李從珂還處於對峙階段。耶律德光則開始進攻幽州和雲州,想要奪取中原的北部邊境。對於耶律德光看來,不管是石敬瑭還是李從珂,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只要遼國能夠控制幽雲兩地,這樣遼國就會在與中原的戰爭中處於不敗之地。而且遼軍的騎兵想從哪裡進攻,就從哪裡進攻,中原王朝基本上無險可守。面對這樣的情況,李從珂雖然明知,卻也無可奈何。石敬瑭雖然兵力不強,可是在關鍵時刻,耶律德光總會幫忙,使其處於不敗之地。而對於高季明奪取了關中,李從珂雖然明白關中的重要性,可是卻無法分兵攻打潼關,而且潼關已經有了孟知祥駐守。面對這樣的情況,李從珂有些進退兩難。
高季明將留在蜀中的機構搬遷來到了長安,將長安作為主要的都城經營。他在與臣僚們詳細分析了當下的局勢之後,決定拉攏李從珂,攻打石敬瑭這個賣國賊。而党項的定難軍則作為主力,出兵草原,攻打歸附契丹人的部落。最好能夠讓耶律德光回師。減輕幽雲地區的壓力。
於是,高季明派遣大將郭廷信、副將李仁罕率領大軍渡過蒲津渡,進攻石敬瑭的根據地太原。此時的西部,經過一番調整,已經不需要郭廷信親自坐鎮,於是,高季明將郭廷信換了下來,讓趙季良鎮守蘭州,協調回鶻人、吐蕃人的關係。趙季良從小生活在吐蕃邊境地區,擅長民族語言。又勇於作戰。因此被高季明重用,協調民族關係。在他的帶領下,西部成為了周國穩定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