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一家團聚

去年秋,他也曾回過蒼南縣,照著戶籍地址去那個聶青琅的家裡。

那家是鎮上的商戶,卻只有一個獨子。

夫妻二人面對著陌生的他也就一瞬間的猶豫便認下了眼前這個八品宣節副尉是他們兒子。

而他因為腦海中沒有記憶,誤以為那是久別重逢的驚詫!

面對著陌生的父母及不合口味的飯菜,他想不通為什麼父母會不記得孩子喜歡的吃食。

留了半日左鄰右舍都還未上門,他便起了離開的念頭。

第二日一早,天還未亮他為他們留下了自己存下來的所有銀兩,便藉口戰事吃緊匆匆趕回了戰場。

“那你現在怎麼回來了?”季蔓菁問道。

“去年冬的時候腦袋又受了傷,機緣巧合散了淤血,便記起來了。”聶青琅輕描淡寫略過了其中的驚險。

那個時候太子到了他後面分到的定遠營。

太子雖是太子卻早年喪母,地位岌岌可危。到定遠營也是奮力一搏求個軍功選取些能夠受用的武將人選。

他則被調給了太子作守衛。

剛在太子跟前混個臉熟,便因為救太子身受重傷再次命懸一線。

這次不同的是,太子身邊帶來的京中太醫為他救治,保住了命不說還恢復了記憶。

原本季蔓菁也想問問他為何不寫信回來。

但他輕飄飄的一句機緣巧合散了腦子裡面的淤血讓她所有的問題都嚥了下去。

身為醫者,她最明白不過這所謂的機緣巧合有多麼的兇險。

“你可恢復好了?”季蔓菁眼眸中帶著濃烈的擔憂,現在是四月,去年冬到現在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

就算身在村裡,外面的戰事或多或少的也傳了進來。

二月初的時候,大梁和西戎又經歷了一場大戰,他在這個時候提拔,想來也是上了戰場立了功勳。

這如何修養的好!

“太子殿下派了太醫為我診治,早就完全恢復了。”聶青琅安撫道。

本來簡單的說一句就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卻還是被季蔓菁抓住了要害的地方。

“你好了也該傳個信回來啊!”李招娣執著的說道。

“好了,傳信傳信,軍隊有軍隊的規矩。”聶老大看著一時語塞的聶青琅朝著李招娣說道。

“爹說的沒錯,軍中不可任意傳信,今年初的時候邊關的戰事再次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就更加嚴格把控所有信件的出入。”因此他沒能儘早傳信回來報平安。

“這些該死的韃子,好好的待在他們的地盤不好嗎?”李招娣瞬間轉過了話頭。

她覺得若不是這幾年的戰爭,他們一家人就不會兩地分離,也不會陰差陽錯的讓她承受喪子之痛,讓菁娘夜裡獨自舔舐自己的喪夫的傷口。

她此刻的心情就是對韃子的痛恨,就算是來自草原的狗,說不準都要被她踢兩腳解氣。

“這戰事也總算告一段落了。”聶青琅笑道。

恢復記憶之後,又恰逢軍中管控,他急於結束這場戰事。

因為救了太子這份情誼,頗得太子重用。

恢復的那一個月他不斷的思考這戰地的地形,思考了無數種禦敵的方案。最終他的諫言得到了採納,在一場戰役中截殺掉韃子的側翼援軍。

“這接下來你就不走了?”李招娣殷切的看著聶青琅問道。

聶青琅搖搖頭:“要走,兒子如今是從五品上游騎將軍,太子殿下隆恩,許了兒子兩月的假。”

“意思是你才歸家,沒過多久又得走??”李招娣盤算了一下日子道。

“是。”聶青琅愧疚的承認道。

屋子內安靜了下來,誰也沒有說話,他們並沒有因為聶青琅的升官激動多少,反而憂心著接下來短暫的相聚之後必將到了的分離。

外面院子的籬笆被推開了開,小孩子咿咿呀呀的聲音打破了沉寂的氛圍。

“爹,娘,嫂子,我們回來了。”是聶青華的聲音。

“咦,怎麼不見巧巧了。”這是聶青蘭的聲音,應該是在路上碰到了聶青華夫妻二人,一起走回來的。

“在屋子裡面吧。”杜若蘭說道。

“煙囪裡面都沒冒煙啊。”聶青華指著廚房上面的煙囪說道。

“進去看看就知道了,這大中午的總不能是出去了。”聶青華抱著兒子就朝著堂屋走,短短的距離他們就說完了好幾句話。

聶青琅原本背對著門口,靠著本能,聽著逐漸靠近的腳步聲。在聶青華踏進房門的那一刻回過頭。

“大哥?”聶青華震驚的看著出現在自己面前的人。

“阿華。”聶青琅回應道。

聶青蘭緊跟其後,聽到聶青琅回應聶青華,她激動的跑過去抱他。

“大哥,你沒死啊!”

“對,活的好好的。”聶青琅笑道。

“真好,我們一家終於團聚了。”聶青蘭高興的說道,一句話落,引得屋子裡面的人眼淚又流了出來。

是啊,喪子喪夫成了一場鬧劇,劇目結束是眾人最期待的大團圓。

“行了,都別哭了,阿琅回來了是大好事。這都中午了,大家都不餓嗎?”聶老大紅著眼眶,大聲的說道。

這下子人齊了,一家子坐下來吃了團圓飯才好。

“我這就去做飯。”李招娣撩起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走出了堂屋。

聶青華將兒子遞給了杜若蘭。

他將剛才放到桶裡的魚拎了出來說道:“回來的時候,田嬌嫂子送了一條白鰱魚,今天中午給燉了吧。”

“行啊,你去殺了,我準備一些配料來。”季蔓菁應和道。

大家臉上都帶著笑,齊心協力一頓飯很快的就出鍋了。

聶青蘭聽李招娣的吩咐,單獨拿出了幾個碗給三個男人倒了半碗燒酒。

飯桌上,女人的碗裡裝著湯,男人則是端起了酒碗。

聶青華滿臉笑意,舉著酒碗說道:“這第一口酒,慶賀我大哥平安回來。”

大家都端起了手裡的碗喝了一口。

“這第二口酒,我謝我大哥。”聶青華單獨的看向聶青琅,在座的人都知道他是在謝什麼。

戰場兇險,是聶青琅直接承擔了原本可能會屬於他的那份危險,才有今日的平鄉村聶舉人得存在。

“都過去了,你我兄弟,不談這些。”聶青琅乾脆的喝下第二口酒。

“這第三口,我就不孝一回,頂了爹的位置。”聶青琅說著站了起來。

在眾人的注視中,聶青琅對著大家彎腰道謝:“多謝爹孃,弟妹幫我照拂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