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10月2日三

袁枔被帶走後,戚若蘭明顯蔫了,被皇上皇太后禁足在屋內。

舞劍、吃飯、練體、吃飯、睡覺。

每天都一副冰冷冷地模樣,連笑容都少了許多。

嫡公主每次過來看她都擔憂的不行,也去向皇上他們求情,但是戚若蘭並沒有被減少禁足的時間,戚若蘭阻止了她。

往後不久,有場大旱打破了這個國家的安寧,外面的蠻夷想趁著這裡乾旱沒糧食,想一舉攻破皇宮,換個時代。

令各位大臣遺憾的是,皇上現在可用大將都已經被派去其他方位的邊疆。

有攻打皇朝想法的可不止蠻夷。

這便難辦了。

我跟著偷跑出來的戚若蘭,看向房梁下方的大臣們,沒多久,早朝結束,大臣與皇上均都面帶憂愁。

“下來吧,若蘭都看多久了?”皇上沉穩嚴肅的聲音響起,他此刻微抬起頭,眼神對上戚若蘭。

戚若蘭從房樑上下來,以武將行禮的方式跪下請示:“陛下,臣願意帶兵出戰。”

我微微一愣:“她每次都來,就是想帶兵打仗?”

柏彥說不是。

果然,戚若蘭又提出了令皇上表情不太好的請求:“不過臣希望陛下能答應臣一個請求——將袁家嫡女賜婚給臣。”

“胡鬧!”皇上怒拍龍椅,指著戚若蘭厲聲喝道:“朕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同意你去戰場就罷了,好歹可以藏藏身份,但一個女子居然要...要娶另一位女子!你當這是兒戲嗎?!真是有傷風化!有傷風化!”

戚若蘭沒有退縮,而是跪的更低:“那臣帶著袁小姐去到南方,此後不再入京傷了京城的風化便是。”

皇上正欲開口拒絕,偏門被敲響,皇太后緩緩進來,面帶嚴肅對戚若蘭確認:“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哪怕被砍死在戰場上,獨留袁枔一人也想試試?”

皇太后這話讓戚若蘭僵在地上,瞳孔縮放。

大殿內,小廝低著頭瑟瑟發抖,生怕幾位主子想拉人砍頭洩心頭怒火。

就連我跟柏彥都被這副緊張的氛圍感染,全身緊繃。

最終,戚若蘭還是決定試一試。

皇太后眼神放軟,長嘆一口氣對著皇上彎腰:“老身從未有過孩子,也是對她太過慈愛,不過希望皇上能看在老身曾是皇上奶孃的面子上答應若蘭。”

我跟柏彥這才知道皇太后居然不是皇上生母,只能說皇宮,特別是關於後宮的事實在亂。

皇上雖然生氣,但也有尊老愛幼的美德需要維持,最後只能答應戚若蘭,順帶批准她外出找袁枔敘舊,畢竟上戰場可不是小事,好歹讓她們見上一面。

朝中大臣都有自己的人脈。

而這些大臣也都用自己的方法知曉了皇宮內所發生的事,袁家老爺子那自然同樣清楚。

於是,當戚若蘭從馬車上下來站在袁府門前,袁老爺子聽著小廝來報時,內心十分複雜。

他想起被自己關禁閉已經許久依舊沒轉變想法的女兒。

她們都太倔,做事也太絕。

若是不成就是一死,一個為了對方上戰場討機會,一個就算絕食、餓死也不願改。

袁老爺子悠悠嘆氣,終於心軟,鬆口讓她們見面。

我跟柏彥明知道結局也還是心情複雜。

現實尚不能如此開放,在古代又能有什麼好結局?

這兩天梨花開的正好,袁家宅院有處庭院,坐在亭子裡就能看到那一樹白花。

“梨花梨花,離別開花。

淒涼玉白,思之,夢中均是它。”

袁枔坐在亭子裡,手中捻著一支梨樹枝,另一隻手將樹枝上花兒的花瓣一片片摘下,落了膝裙滿身。

戚若蘭被下人帶過來時就看到她比起先前消瘦的身影,身上依舊穿著素淨粉衣。

“袁枔,我來看你了。”

僅僅一句話,讓袁枔黯然的眼睛重新亮起光芒,扔了枝條急忙跑過去,卻因為沒吃多少飯而腳步踉蹌差點摔倒。

戚若蘭扶住她,焦急難受卻無可奈何。

小廝端上來甜點還有一碗粥,帶著袁老爺子的話道:“戚小姐,老爺希望您能勸小主子吃些東西,小主子已經許久沒認真吃飯了。”

再後來,戚若蘭上戰場,袁枔每日祈禱。

時間一點點快進,停在了戰勝時士兵回京的那天。

領頭的是個陌生男人,他喜氣洋洋舉起手中長矛,一路衝到皇宮門口。

而裡面沒有那位英姿颯爽的身影。

皇上特意讓袁枔跟著她父親上朝。

他們認為,既然戰勝了,那戚若蘭就還活著,她會第一時間接聖旨帶袁枔去到南方。

可等士兵們在場上站好,上前報喜的人卻是副將。

皇上有些震驚,袁枔不敢置信。

副將支支吾吾的說:“戚將軍是女子...我們認為她不配帶兵...”

等皇上一再逼問後,副將慌張趴在地上大喊饒命,倒豆子般將他們如何對待戚若蘭的事說出來,生怕皇上用刑逼問,末了還覺得女子本就該這樣。

怎麼做的呢?

跟著戚若蘭去當誘餌的人沒跟著,反倒在敵人出現時,副將命人拿著弓一通亂射,絲毫不顧戚若蘭的生命危險。

等敵人殺完,戚若蘭還有口氣,副將怕她回去的功勞比他更甚,眼裡兇光一閃,讓人保密後將長矛戳進她的心臟,直接殺了她。

袁枔放聲痛哭起來,衝上前將副將撞倒,一拳一拳的捶在他臉上,周圍人想把她帶走,皇上呵斥著:“朕雖與戚將軍無親無故,但她也是皇太后親手養大的!朕看著她從小長到大怎能是汝等隨意算計的!”

副將心頭一顫,這才明白自己有多傻,居然真以為隨意上戰場的女人是皇上不喜,扔到那自生自滅的。

最後,副將以猜測聖上心思與殘害同胞將軍的名義關進監獄,幾日後遊街斬首。

那日,袁枔從父親口中得知,皇上命記錄史書的人將書上的戚若蘭姓名改為戚君蘭。

君子如蘭,他們希望她往後能成為一名男子,與自己心愛之人在一起也不會受人非議,而最後的蘭字,是希望她能記起這段記憶。

即使投胎後根本不可能。

我這才恍然,為什麼書上沒有這位女將軍,原因居然在這裡。

我跟柏彥無言地跟著袁枔,看她畫人像,看她在春日來臨時凝視著梨花,看她找到一位大師詢問法子,看她...

跑到南方,刻下一句句在石頭上,使了法子化為石像。

我等一君子,其名戚若蘭。

君子愛家國,戰死於沙場。

我願化作石,護其愛之國,護其愛之家。

以魂換其魄,十世事無憂,十世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