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5章 殺謀

征討庫莫奚的工作告一段落,對於戰利品的分配,齊軍和突厥人則各有章程。

事後計算的奚賊之首級約有萬級,而活著的俘虜,包括兩萬戰兵在內,總共有著接近八萬之眾,牛羊共計十三萬,可以說奚賊的骨幹力量一掃而空,即便六部之外仍有些許小部,也已經構不成此前那番大威脅了。

這八萬俘虜中,去掉那些重傷老病、難以帶走的,奚人俘虜仍有七萬之數,需要的糧食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是庫莫奚本族人,也僅夠維持半個月。此前齊軍千里奔襲,帶的糧食已經差不多用盡了,還得開始殺庫莫奚的牛羊來充飢,更加劇了糧食的消耗。

禦寒衣物的缺口也大,如今是寒冬臘月,一個不慎便容易死人,因此齊軍派人急速傳信,讓齊軍後備趕快帶糧食和衣物前往漠北接應。

有突厥人在,即便高殷想把俘虜全都帶走,他們也不會同意,因此這又減少了糧食的損耗。突厥人也希望得到更多奴隸人口,畢竟有奴隸就能幹更多活,雖然草原人不種地,多少也是會放牧,這些庫莫奚人都是熟手,在北方過得肯定比中原適應。

不過人口的交涉肯定不是根據他們在哪邊更適應來判斷的,說一千道一萬,齊軍就咬死了一點:糧食不足。

這也恰好點中了突厥人的死穴。和齊軍一樣,他們所攜帶的糧草不多,掌握騎射技術、善於衝鋒長驅的草原人對後勤的理解便是“就食於敵”,說白了要肚子餓便直接開始狩獵模式,或者乾脆捕殺路邊的牧民,畢竟他們是出來打仗的,找到敵人就是一頓猛殺,打死敵人搶資糧,自己損兵少消耗,雖然很無情,但也是戰爭之理。

因此從庫莫奚處繳獲的物資他們本來就所得不少,齊軍幾乎將所有的錢貨都讓給了突厥人,糧食也分了不少出去,若是在此之上還進一步要求人口,突厥人就有些過份了。

畢竟高殷這一戰的主要目的還是打敗奚人,打敗的標準是徹底殲滅,否則打垮了死個三四千人,剩下六七萬人過兩三年捲土重來,擱誰當皇帝都受不了。

這六七萬人要不遷回內地,轉交給突厥人,那和放跑了也沒區別,草原的總人口沒有減少,將來還會是心腹大患。

而且高殷率領的百保鮮卑和天策府兵此次多立戰功,麾下都需要更多的奴隸和食幹作為獎賞,鞏固整個八旗制度,現在每讓出一個奴隸,高殷就要從國庫多掏錢給將士貼補。

現在一談到錢,高殷馬上就急眼了,故此俘虜是齊軍的底線,錢可以多要些,人也可以帶走一兩萬,但多了就實在不行。

兩軍的矛盾也從隱隱的偷襲轉移到了經濟賬上,最後的結果是突厥帶走五千戰兵、一萬婦孺、二萬牛羊,剩下的都歸齊軍所有,而此前談好的突厥出兵的條件,兩千匹絲綢、二十萬石糧草、五十萬錢也變成五千匹絲綢,三十萬石糧草,一百萬錢,勉強安撫住了突厥人。

雙方都覺得自己吃了小虧,但算下來也賺了些,各自滿意。

“還好突厥人不知我國如今的糧產量,否則定要大開口。”

還是被咬了一口肉,高殷心中不悅,只得這麼安慰自己,現在虧的只是一時,等這批俘虜被帶回齊國,轉化為了壯丁和即戰力,那齊國的實力又會變強不少,此刻的付出是值得的。

高長恭進言道:“此間戰事已畢,吾軍便應儘快歸國。”

高殷點點頭:“我等已出征將近半月,幸有天保,戰事順利,然也不能久駐草原。下令全軍,一個時辰後全軍撥營,往國而還!”

百保鮮卑沒有發出多少歡呼,為齊帝打仗是他們的事業,也是榮耀,只要至尊想,他們也可以陪著打到地豆於、室韋去,無仗可打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值得雀躍的事情。

不過在心裡,回國享受總是高興的。

那些傷病老弱也被要求跟隨隊伍行進,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處刑,在這冰天雪地裡,沒有足夠的物資,落單的人們根本無法活下去,一旦掉隊,那不是被冷死,就是被野獸所噬。

高殷看不過眼,下令:“每日選出五百人,帶到林子裡殺掉。”

這道命令,是高殷經過深思熟慮才下達的黑暗兵法。

若是中原人,高殷也做不出這種事,會被記恨一輩子,而且沒準還要上史書。

但眾所周知夷狄不是人,殺就殺了,而且說實話,高殷只要將來地位高,未必沒有人會說他是“可愛的奸雄”,真性情之類的。

其次,就是對奚人部族的威懾。人的憤怒只會對可以造成傷害的物件進行憤怒,就像恐怖片裡的鬼和變態殺手,最開始的人們很難對他們產生憤怒之情,因為這些物件是完全傷害不了的,只有怒氣值積攢到位了,同時被追殺得避無可避了,才會開始對鬼和殺手們進行反擊,在這之前就是要瘋狂逃竄,根本氣不起來,只有恐懼,恐懼到極點才會觸底反彈。

此時齊軍就是這麼一種定位,奚人雖然戰敗了,但對齊軍仍有些餘恨,這恨是對自己戰敗的憤怒,若有機會,奚人還要重新搞事造反的。那可就不行了,高殷打敗他們是要讓他們做一輩子奴隸和食乾的,不是給他們賽後覆盤的。

為此,就要進一步加深他們的恐懼,每日按時斬殺五百人就是最好的選擇,兩日一千,二十日也才剛剛過萬,剛好把那些傷病難行的累贅們全部報銷掉,同時也是對活著的奚人的進一步激勵:走快點,別掉隊,掉隊就掉腦袋。

接著,就像變態殺手圈禁奴隸,適當給些好處就能讓奴隸們死心塌地一樣,齊軍只要在前頭對聽話、表現好的奚人適當的嘉獎、鼓勵,乃至提拔一些奚人成為正式的齊官,讓他們在整個俘虜隊伍裡支稜起來,就會形成另一種效應:

奚人們反抗,是因為沒有希望。現在只要聽齊軍的話,跟上隊伍,就能活下來,而且進入齊國會越活越好,反抗則死無全屍。

這種概念透過這些奚奸打入整個奚人俘虜隊伍中,就能讓他們在面對死亡威脅時,深陷於求生心理引發強者崇拜的斯德哥爾摩癥結中,奚人的每一次吃飯、飲水、呼吸,都是齊國給他們的恩賜,對死亡的恐懼就會由於現在齊軍暫時的寬仁,轉化為對齊軍的感激。

每日殺死的五百累贅,更體現了這種寬仁的難能可貴,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天賜予的,而這個天,便是齊國天子。

是天子不殺他們,他們才得以活下去,而不是天子來強行擄掠了他們,對草原人來說,劫掠是每個人天生的權力,從齊軍出現的那一刻,他們就沒有了做人的資格。

人是很從眾的生物,奚人自身熟悉的一切都對齊軍開始百依百順時,整個部族就被迫臣服於齊軍的鐵騎之下,繼而成為崇拜。

奚人就這樣變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和他們日常所放牧的牛羊無異。只是現在,齊軍成為了他們的牧者。

最後,這殺人也是炫耀武德,五百人不多,但也不少,殺人後命奚人幫忙立起木架,將人頭串在樹上或柱子上,留下一杆齊旗,形成一個壯麗的奇觀。

這奇觀按照齊軍每日四十里的行軍,過四十里就會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震懾著那些意圖侵犯齊國的部落。

屍體會吸引烏鴉野獸,也會讓路過的部落民驚詫,他們跪在地上,看著眼前地獄般的景象不斷顫抖,那杆龍飛鳳舞的黃色大旗由於寒風,在半空上獵獵作響。

他們認不得上面那個字,但這無妨,自心底冒起的恐懼會提醒,永遠不要招惹打著這個旗號的軍隊。

永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