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情是好事還是壞事,總是要面對,偌大個大明帝國在李傑的手中總是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問題,誰都可以逃避,唯獨李傑不可以。
,,,
第二日,皇宮的金鑾殿上,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青磚地面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李傑坐在龍椅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眼神深邃如潭水。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低眉順眼,大氣不敢出。殿內靜得能聽見風吹過簷角銅鈴的輕響。
“諸位愛卿,”李傑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近日,朕收到幾份奏摺,說是那些小國紛紛請求歸附大明。此事朕已經有了決斷。”
話音一落,殿內頓時響起一陣低語。
“朕決定接受這些小國的歸附,不過並不是直接接受,而是要穩步推進,慢慢分階段接受,”
李傑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一直沉默的張煌言身上:“張愛卿,你怎麼看?”
這些大臣裡面,張煌言是對接受歸附最反對的,他的意見代表了很多官員的意見,所以李傑也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援,
張煌言沉吟片刻,緩緩道:“陛下,臣似乎並不大能理解陛下,您說的分階段接受是什麼意思?臣以為既然陛下要接受他們,那臣等自然也是沒有異議,不過臣以為接納與否,關鍵在於如何安置這些小國的百姓。若直接納入大明,恐怕會引起諸多問題。”
李傑笑了笑,隨後說道:“所以朕打算給他們一個過渡期。”
“過渡期?”張煌言挑了挑眉,眼中閃過一絲興趣,“臣不明白,還請陛下明示。”
李傑道:“這些小國的百姓,尚未接受我大明的教化,風俗習慣與我大明迥異。若貿然接納,恐難以融入。
朕認為可以設一個百年過渡期,在此期間,大明全面接管這些小國的各項大權,統治這些小國,同時對其百姓進行全面的教育。百年之後,這些小國出生的人才真正算是大明的人。至於現在和以後這百年內的百姓,皆不算大明之人,不可隨意進出我大明,這樣我大明百姓就不會擔心被這些人帶壞了。”
張煌言聽完,眼中閃過激動之色,“陛下英明,此舉確實可以將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同時也可收穫版圖和疆域,確實是完美的解決辦法。”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附和聲,文武百官紛紛點頭稱是,盧象升卻皺了皺眉,上前一步道:“陛下,百年過渡期是否過長?這些小國雖小,但若長期不納入大明,恐生變數。”
李傑冷笑一聲,目光如刀:“盧愛卿,你是在質疑朕的決斷?”
盧象升頓時冷汗直冒,連忙跪下:“臣不敢!臣只是……”
“好了!”李傑一揮手,打斷了他的話,“朕意已決,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殿內一片寂靜,無人敢出聲。李傑滿意地點了點頭,站起身來,目光掃過眾人:“既然如此,此事便這麼定了。退朝!”
文武百官紛紛跪拜,高呼:“陛下英明神武,臣等佩服!”
李傑轉身離去,背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高大。殿內,盧象升緩緩站起身,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低聲對身旁的洪承疇道:“洪大人,陛下此舉……是否太過理想?”
洪承疇搖了搖頭,低聲道:“盧大人,陛下自有深意。我等只需遵旨行事便是。”
盧象升嘆了口氣,點了點頭:“也是。”
殿外,李傑站在高高的臺階上,望著遠處的宮牆,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槌定音,將會在未來的百年裡,徹底改變這些小國的命運。而他,也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陛下,”身後傳來太監總管王承恩的聲音,“您該用膳了。”
李傑點了點頭,轉身離去。陽光灑在他的龍袍上,映出一片金光。
李傑的旨意很快傳遍了朝野,朝中大臣們表面上紛紛稱頌陛下的英明決策,但暗地裡卻各有心思。尤其是那些手握重權的武將和文臣,心中不免盤算著這一決策對自己利益的影響。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幾個小國也收到了大明的詔書。這些小國的君主們雖然表面上表示高興,但內心卻充滿了不安和疑慮。他們知道,大明的“百年過渡期”意味著什麼,一旦自己的國家的百姓做的不好,或者出現什麼其他的岔子,那麼大明又要放棄他們,不讓他們歸附了,
而現在放眼看去,到處都有來自歐洲的野蠻人,他們到處攻城掠地,如果這些野蠻人打到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家將被徹底吞併,而他們的子民將徹底陷入萬丈深淵,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擔心,面對仁義為先的大明,他們才會有向大明歸附的想法。
於是這些國王們都等不及了,紛紛上書請求大明皇帝收回成命,接受他們立即歸附大明的請求,不要搞什麼過渡期。
,,,
大明皇帝李傑坐在御書房裡,手裡捏著一封奏摺,眉頭緊鎖。奏摺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裡行間透著一股子急切和不安。李傑的嘴角微微抽動,像是想笑,卻又笑不出來。他放下奏摺,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你說這些人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李傑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耐煩。
王承恩低著頭,不敢抬頭看皇帝的臉色,只是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這些小國……大概是太心急了。”
“心急?”李傑冷笑一聲,“他們以為大明是什麼?是菜市場嗎?想進就進,想出就出?還嫌一百年太長?他們以為自己是神仙嗎?讓朕圍著他轉嗎?”
王承恩不敢接話,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心裡卻在嘀咕:這些小國的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李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外面的宮牆。宮牆高聳,彷彿將整個世界都隔絕在外。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傳旨下去,讓他們別痴心妄想了。大明自有大明的規矩,不是他們想改就能改的。”
王承恩連忙應聲:“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