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盧象升和洪承疇快步走進御書房,兩人臉上都帶著一絲急切。
“臣參見陛下。”兩人齊聲行禮。
李傑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免禮:“這麼晚了,兩位愛卿有何要事?”
盧象升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等今日退朝後,心中仍覺不安。張煌言今日之言,表面上是為大明安危著想,實則另有圖謀。”
李傑眉頭一挑:“哦?此話怎講?”
洪承疇接過話頭,低聲道:“陛下,張煌言因主持海貿事務,與江南士族走動不簡,久之便關係密切。此次他反對接納小國,臣猜測張煌言恐怕是為了維護江南士族的利益。這些小國多是島國及臨海的國家,這些小國做海貿生意本身就頗有優勢,若併入我大明,勢必會影響到江南海貿買賣,張煌言為了維護他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李傑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手指輕輕敲擊著書案,發出輕微的“噠噠”聲。他沉默了片刻,緩緩道:“你們的意思是,張煌言並非真心為大明著想,而是為了個人私利?”
盧象升點了點頭,語氣堅定:“正是如此。陛下,若因張煌言一人之言而錯失良機,我大明將失去一次開疆擴土、增強國力的絕佳機會。”
李傑的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心中漸漸有了決斷。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你們所言,朕會慎重考慮。不過,此事關係重大,朕還需再思量一番。”
盧象升和洪承疇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兩人齊聲道:“臣等明白,陛下聖明。”
李傑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兩人躬身行禮,緩緩退出御書房。
待兩人離開後,李傑坐在書案前,目光深邃,彷彿在思索著什麼。他心中明白,盧象升和洪承疇所言不無道理,但張煌言的疑慮也並非全無根據。接納這些小國,確實可能帶來隱患,但若因此錯失良機,又未免太過可惜。
事情就是這樣,不管你做出怎樣的選擇,總會帶來好處,也會帶來壞處,就像一把刀,有鋒利的一面,也有頓挫的一面,
這些小國請求加入大明,短期來看,自然是一件大好事,這樣可以使大明的版圖一瞬間就能得到極大的擴張,而且人口資源也能得到補充。
長期來看也是一件大好事,畢竟以後是海洋的時代,得到這些小國的版圖,意味著大明將擁有更多的出海口,擁有更多的疆域,水域,海域,空域,這將意味著無限的資源,這對整體大明的實力來講是非常大的提升,而且是他們主動請求加入大明,這樣的開疆擴土,還不用揹負罵名,簡直不要太爽。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壞的一面就是這些小國的百姓將會成為大明的百姓,他們和大明擁有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擁有著不一樣的性格和歷史文他,接納他們,意味著大明也將會背上一個包袱,如果能夠成功教化他們,那當然是好,如果教化不了,大明就會被他們帶壞。
要知道滿滿一缸的水,只需要三五滴墨就能被汙染。
就在李傑陷入沉思之際,御書房的門再次被輕輕推開。王承恩走了進來,低聲道:“陛下,張煌言張大人求見。”
李傑一愣,隨即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片刻後,張煌言緩步走進御書房,臉上帶著一絲凝重。他恭敬地行禮:“臣參見陛下。”
李傑擺了擺手,示意他免禮:“張愛卿,這麼晚了,有何要事?”
張煌言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臣今日退朝後,心中仍覺不安。盧大人和洪大人今日之言,只怕他們另有圖謀。”
李傑眉頭一挑,心中暗自驚訝:“哦?此話怎講?”
張煌言沉聲道:“陛下,盧象升和洪承疇武將出身,一向主張開疆擴土,此次極力主張接納小國,恐怕是為了藉此機會擴大武將集團的勢力。
這些小國雖小,但地理位置重要,若是納入我大明版圖,勢必要派遣大量的將士前去駐紮,這將使武將集團勢力得到極大膨脹,盧象升和洪承疇也勢必會藉此機會掌控這些地區,進而增強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
李傑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對張煌言的話,顯然也是有了很大的觸動,確實是這樣的,朝堂上任何一方的勢力膨脹,都將讓朝堂局勢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
李傑沉聲問道:“你的意思是,盧象升和洪承疇並非真心為大明著想,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張煌言點了點頭,語氣堅定:“正是如此。陛下,若因盧象升和洪承疇一人之言而貿然接納這些小國,我大明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後果不堪設想。”
李傑的目光在張煌言臉上掃過,心中漸漸有了決斷。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你所言,朕會慎重考慮。不過,此事關係重大,朕還需再思量一番。”
張煌言躬身行禮,語氣恭敬:“臣明白,還請陛下認真決斷。”
李傑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張煌言緩緩退出御書房。
待張煌言離開後,李傑坐在書案前,心中卻更加難以平靜。他明白,無論是盧象升、洪承疇,還是張煌言,他們的言辭背後都隱藏著各自的利益。而作為皇帝,他必須在這些複雜的利益糾葛中找到一條最有利於大明的道路。
夜色深沉,御書房內的燈火依舊明亮。李傑的目光透過窗欞,望向遠處的夜空,心中漸漸有了決斷。他知道,無論最終做出何種決定,都將對大明未來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
“王承恩,”李傑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傳朕旨意,明日早朝,朕要親自宣佈決定。”
王承恩躬身行禮,恭敬地退下。御書房內,只剩下李傑一人,他靜靜地坐在書案前,沉默不語,等待著黎明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