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曹軍對梓潼關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上一次兵臨梓潼關,曹操一直沒有放開了打。
一是因為劉軍士氣正盛。
二是因為強攻傷亡太大了。
三是為了配合張青的引蛇出洞之策。
但這一次不同了,伏擊馬超和張飛一戰,令劉軍折損了三萬多近四萬兵馬。
此刻梓潼關內,最多也就三萬兵馬而已。
更重要的是,劉軍剛剛經歷一場慘敗。
馬謖被斬殺,張飛和馬超被連降三級。
真正領兵守城的是興業將軍李嚴。
李嚴是什麼人?
曹軍上下,幾乎都沒有人聽過他的名字。
如果非要找,只能從校事府翻查資料。
同樣,此刻的曹軍因伏擊馬超、張飛大勝,士氣正盛。
數十萬人馬都在搶先登之功。
對於曹軍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座城關了,而是天降的功勞。
這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戰。
差的只是時間。
從曹軍發起猛攻到劉軍退守,不過三日半。
當然,如果劉軍死守到底,或許能撐過七日。
但這對於劉軍來說,無濟於事。
因為諸葛亮很清楚,此刻軍心動搖,根本不足以堅守梓潼關。
劉軍的狼狽逃竄,使得曹軍輕而易舉的奪下了梓潼關。
曹操設宴犒賞三軍,三天三夜杯酒不停。
從葭萌關入梓潼關,雖然還沒有打到成都。
但曹軍每一仗都打的漂亮。
打的劉軍毫無還手之力。
雖然沒有完全勝利,但對於曹軍來說,已經是勝利在望了。
此戰的功臣自然是麒麟子張青,丞相的心腹謀士。
若此戰之前,還有部份人質疑張青的謀略,此戰過後再無人敢質疑。
哪怕是一向喜歡和張青較勁兒的楊修,也無話可說。
論才智,他不認為自己比張青弱。
可一旦到了戰場上,他的謀略卻始終不如張青。
丁廙搖搖頭:“這張青也是一個鼻子一雙眼,憑什麼每次功勞都是他的啊?”
“因為他有腦子啊!”楊修道。
丁廙道:“德祖,你不也有嗎?這麼簡單的誘敵出城之策,我都能想到,如何比不過張青?”
楊修不悅的望著丁廙道:“你什麼意思?”
丁廙搖搖頭:“丞相為何讓子健隨軍?不就是要我們幫他立功嗎?”
“你說的對!”楊修點點頭,這一點他無法否認。
丁廙又說道:“我腦子沒有你好使,你想想辦法,不然他日攻破了成都,我等便是無功而返了!”
曹植聞言,渴求目光也望向了楊修。
自從怒闖白馬門以後,曹植就覺得自己完蛋了。
但他沒想到,自己峰迴路轉,又當上了假中郎將。
隨軍數月,寸功未立,日後定然無法服眾。
他迫切的需要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讓父親知道,他沒有看錯自己。
“嗯!”楊修點點頭:“不瞞公子,自張青伏擊張飛、馬超後,我就開始思考我軍下一步的策略,攻破梓潼關倒也在情理之中,關鍵在於此後的大戰!”
“沒錯!”曹植點頭:“梓潼關攻破了,但劉軍在前往成都的路上四處安營紮寨,我軍步履維艱,應有奇謀破敵!”
“嗯!”楊修點頭,隨即從衣袖中拿出了小冊子交給曹植:“這是我苦思許久之策,請公子呈於丞相之手!”
曹植聞言,趕忙接過小冊子。
楊修道:“奇謀始終不在西線,因為諸葛亮太穩了,若要破局必在東線!”
“嗯!”曹植點頭,開啟小冊子檢視。
楊修繼續說道:“西線有龐統死守巴東,荊州軍一時之間也無法進入益州腹地!”
“是的!”曹植繼續點頭。
楊修道:“但荊州還有兵馬,還有上將三員!”
“文聘,黃忠和魏延!”曹植道。
“沒錯!”楊修點頭:“江東歸降後,此三將至少還能調動三到五萬兵馬,只需命這三將從荊南攻入涪陵城,而後轉攻巴東,切斷龐統的退路!”
曹植道:“如此一來,我曹家兩位叔父便可領數十萬荊州軍進入腹地!”
“沒錯!”楊修點頭:“如此,龐統就不得不退入東線防守,這樣一來,攻取成都的進度,至少快一倍,年內有望!”
“哈哈哈!”曹植大笑起來:“我就知道,德祖之智不弱於人啊!”
楊修趕忙拱手道:“這策略書還有些細則未曾寫入,略顯倉促!”
“無妨!”曹植道:“待酒宴過後,我便親自呈給父親,他定然會很欣慰!”
“嗯!”楊修和丁廙紛紛點頭。
當夜子時,酒宴散去。
文臣武將各自返回大營。
曹操則是拉著張青的手,一同返回中軍大帳。
今夜的曹操很開心,臉蛋都是紅撲撲的。
落座後,就讓人倒茶。
兩人坐在桌案前,準備繼續商討接下來的策略。
“丞相,子健公子求見!”
曹操問道:“已經深夜,何故至此啊?”
“說是,有良謀獻於丞相!”許褚道。
“哦?”曹操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如此,便將他請進來!”
“喏!”許褚抱拳,立刻出了中軍大帳。
張青起身拱手道:“丞相,在下……”
“無妨!”曹操道:“孟義就留在此處!”
“是!”張青再次拱手,只好乖乖落座。
這時,曹植也來到了大帳內。
“孩兒見過父親、麒麟子!”
“嗯!”曹操招招手示意。
“謝父親!”曹植拱手落座,隨即道:“自麒麟子設謀伏擊馬超、張飛後,孩兒苦思已久,有一良策可助大軍快速攻破成都!”
“說說看!”曹操道。
曹植點點頭,立刻說道:“諸葛亮為人太過謹慎,若非馬謖擅自行事,未必能破城!”
“嗯!”曹操點頭:“說重點!”
曹植點頭,立刻獻上小冊子:“江東歸降後,荊州還有三將,分別是文聘、黃忠和魏延,至少還能調動三到五萬兵馬,可從荊南攻入涪陵城,而後轉攻巴東,切斷龐統的退路!”
曹操道:“如此一來,巴東龐統必定退守東線,曹仁、曹洪便可進入益州腹地!”
“沒錯!”曹植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策略啊!”曹操放下小冊子,然後問道:“這是楊德祖教你的吧?”
“呃……是!”曹植無奈的點點頭。
他拿了楊修的小冊子以後,自己又謄抄了一遍。
但顯然,他的這點小伎倆瞞不過父親。
曹操點頭,也將桌案上的小冊子交給曹植。
曹操道:“這是孟義三日前交給我的策略書,你看看與那楊修之策,是否異同?”
曹植點頭,開啟小冊子檢視,隨後臉色大變:“這……這就是一致的,甚至麒麟子之策,更為詳細,就連進軍路線都畫好了!”
“是啊!”曹操點頭:“德祖有長進,能和孟義想到同樣的策略,儘管只晚了三日,但我依舊很開心!”
曹植立刻原地沉默。
他一點都不開心。
楊修苦思已久的策略,至今還未完善。
而張青,三日前已經獻出了完整的策略。
曹操的話,的確是在誇楊修。
但曹植聽起來,更像是在羞辱楊修。
因為在曹操眼中,楊修似乎已經不能和張青相提並論了。
“還有什麼事嗎?”曹操道。
“沒有了!”曹植果斷搖頭,的確是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
曹操道:“子健看起來很悠閒啊!”
曹植:“我……”
曹操立刻將書信交給曹植:“把這封書信交給史阿,讓他儘快派人送往荊州,交於文聘之手!”
“喏!”曹植雙手接過書信,快步退出大帳。
身後,已經響起了曹操和張青談論時的大笑聲。
這一瞬間,曹植感覺落寞無比。
明明自己才是親兒子。
怎麼父親和張青這般親近?
彷彿,兩人之間總有說不完話一般。
“哎!”曹植無奈嘆息,快步離去。
……
梓潼關以南十五里外。
從梓潼關吃了敗仗的殘兵敗將悉數退入此地。
二哥關羽狠狠地教訓了張飛一頓。
張飛一句話都沒有說,跪在地上乖乖認錯。
“三弟,你若再有此等魯莽之舉,大哥也不能容你了!”
“二哥說的是!”張飛點頭:“我保證絕不會有第三次了!”
“嗯!”關羽點點頭,目光望向了諸葛亮:“軍師!”
諸葛亮道:“曹軍已經入了梓潼關,三五日內必然來攻此營寨,雲長務必堅守七日!”
“遵命!”關羽抱拳。
諸葛亮又說道:“我會令翼德在十五里外的山口堅守營寨,如此往復,直至成都!”
“嗯!”關羽再次點頭。
張飛道:“軍師,你呢?”
諸葛亮道:“我天明便離營,儘早返回成都去見主公!”
“好!”關羽和張飛紛紛點頭。
幾日後,諸葛亮返回成都。
劉備聞訊,親自帶著張松出城相迎。
一見面,諸葛亮就跪在地上給劉備磕頭。
“主公,是亮無能,令曹軍攻入梓潼關!”
劉備搖頭:“軍師無需多言,此事也不要再提了!”
“主公!”諸葛亮眼眶泛紅。
“隨我上車吧!”劉備攙扶起諸葛亮,將他迎入馬車。
入城安頓後,劉備邀諸葛亮和張松一同到書房喝茶。
張松將益州的賬冊呈給諸葛亮檢視。
張松道:“我軍接連慘敗,益州府庫錢糧消耗過半,但隨著直百錢的流通,府庫再次充盈起來!”
“哎!”諸葛亮嘆息,將賬冊放到了一旁。
所謂鑄造直百錢,就是變相搜刮百姓。
府庫雖然充盈,但都是民脂民膏。
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通貨膨脹。
這個道理劉備也明白。
但鑄造直百錢至少比派兵劫掠百姓更體面。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劉備也不會這麼做。
張松道:“就眼下而言,益州的錢糧充足,足夠和曹軍對峙到來年春日,甚至是秋日!”
“如今的曹軍也不缺錢糧!”諸葛亮搖頭:“關鍵在於,我軍能否擋住曹軍!”
“軍師何意?”劉備追問。
諸葛亮道:“梓潼關一敗,我軍各部軍將都會按部就班的死守營寨,足以擋住曹軍,但我最擔心的還是巴東!”
張松道:“巴東有士元軍師在,想必不會有事吧!”
諸葛亮搖頭:“我只怕他麒麟子別有良謀,巴東守不住啊!”
劉備問道:“何以見得?”
諸葛亮道:“荊州軍主力皆在巴東城外,但還有三將不在,若從涪陵攻入益州,便可切斷巴東糧草補給線,龐統不戰自退!”
劉備搖頭:“此事,倒是軍師多慮了!”
“哦?”諸葛亮道:“主公何出此言啊?”
劉備拿出龐統書信交給諸葛亮:“梓潼關被攻破後,士元便寫信給我,已經派孟達領五千兵馬增援涪陵城,可保益州無事!”
“孟達?”諸葛亮道:“就是與法孝直交好的孟達?”
“沒錯!”劉備點頭。
“此人,可堪大用?”諸葛亮問張松。
張松點頭:“為人頗有膽識,這一點軍師不必多慮!”
“如此便好!”諸葛亮點點頭,仍舊是心有餘悸。
建安十八年,九月下旬。
曹軍主力從梓潼關向南進發,開始攻打關羽營寨。
而遠在荊州的文聘,率黃忠魏延,令五萬兵馬順水路直取涪陵城。
大軍安營紮寨後,文聘率部殺到城外。
老將黃忠單騎殺出,策馬到城下,一箭射斷了對方的旗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黃忠仰天大笑起來。
孟達親自扶持大旗,指著黃忠大罵道:“老匹夫,安敢在此逞兇?”
黃忠:“他人可笑我老匹夫,你不過一背主求榮之徒,怎敢?”
“你?”孟達氣的眉毛都豎起來了。
黃忠又說道:“我這老匹夫能生擒江東碧眼兒,可你呢?只會同那法正小人一起暗害自己主公,你這等人也配與我為敵?速速開城投降,饒你不死!”
“老匹夫,怎麼如此辱我?”孟達大怒,副將趕忙攔住他:“將軍息怒,主公嚴令不得出城!”
“我一人出城便是!”孟達推開副將,徑直下了城頭。
不多時,城門大開。
孟達單騎殺出。
“老匹夫受死!”
眨眼間,兩將在城下激鬥起來。
相較於年邁的黃忠,孟達更為勇猛。
戰不過三十回合,黃忠佯敗而走。
“休走!”孟達怒吼,駕馬追擊黃忠,欲斬下其首級。
哪知黃忠突然回身,搭弓射向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