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章 孫紹向曹操乞降,梓潼關血戰再起

柴桑府議事堂內,江東文武齊聚。

隨著魯肅將大都督周瑜迎入正堂,文臣武將紛紛拱手行禮:“我等參見大都督!”

“見過諸位!”周瑜向眾人一一拱手還禮。

張昭上前,向周瑜拱手道:“江東已經危機存亡之際,大都督若是再晚歸一日,恐怕……”

周瑜擺擺手,示意張昭不要再說了。

張昭點點頭,隨即問道:“敢問大都督,烏程侯身在何處?”

周瑜道:“入城時,便先行返回了吳府,眼下應該在老夫人身邊。”

“嗯!”張昭點頭,瞭然於胸。

約莫半個時辰後,吳國太和喬國老一同走出後堂,孫紹緊隨其後。

“見過老夫人,國老!”眾文武紛紛拱手行禮。

吳國太是孫堅之妻,孫策、孫權、孫翊之母。

在江東威望甚高,被尊稱為吳國太。

而喬國老則是前太尉橋玄之子。

在淮南一帶,橋氏威望甚高,其弟橋蕤早年曾輔佐袁術。

後因袁術敗亡,改橋姓為喬。

孫策襲破廬江後,與周瑜分別納了大小喬。

喬氏和孫氏的利益徹底繫結在一起。

喬國老便與吳國太齊名,被江東軍民尊稱為一老一太。

換作以往,喬國老是不會參與江東政事的。

但如今是江東危急存亡之際。

孫紹的養母是大喬,而大喬的父親正是喬國老。

依禮,喬國老就是孫紹的外祖父。

大喬還在許都,這個時候只能由喬國老出面。

祖母和外祖父同樣,無疑是為孫紹繼任江東在保駕護航。

“諸公不必多禮!”吳國太擺手示意。

張昭拱手道:“老夫人請上座!”

吳國太搖搖頭:“江東文武皆在此堂上,今日且議一議新主之事!”

張昭點點頭,並沒有說話,目光望向了周瑜。

周瑜面色冷峻,卻並不言語。

這時,張紘站了出來:“主公人在許都,江東不可一日無主,我等奏請老夫人,扶立烏程侯孫紹為江東新主!”

此言一出,張昭等文臣紛紛拱手:“我等奏請老夫人,扶立烏程侯孫紹為江東新主!”

吳國太並沒有表態,而是將目光望向了周瑜。

文臣都有意扶立孫紹為新主,但還需要武將點頭。

而武將之首,正是周瑜。

周瑜當即拱手道:“周瑜奏請老夫人,扶立烏程侯孫紹為江東新主!”

吳國太的目光望向了孫紹:“孫兒臨危受命,可願接管江東,繼承父祖之志?”

孫紹先向吳國太和喬國老行禮,而後向眾文武行禮:“在下年幼,不通文墨,亦無軍功在身,不敢僭越!”

此言一出,在場文武一片譁然。

“烏程侯此言差矣啊!”

“您若不為江東之主,何人可為主啊?”

“孫氏之基業,系烏程侯一人,萬莫推辭啊!”

眾人紛紛苦勸,孫紹又說道:“大都督周瑜乃我姨丈,有上將之才,可提領江東!”

周瑜聞言,立刻跪地:“周瑜絕無貳心,世代輔佐孫氏!”

孫紹又說道:“張公聲名響徹四海,治下江東各郡縣井然有序,亦可為江東之主!”

張昭直接滑跪,就地磕了三個響頭:“主公,老朽絕無此能,江東之主非您不可啊!”

眾文武紛紛拱手:“江東之主,非烏程侯不可,還請烏程侯萬莫推辭!”

吳國太也說道:“孫兒,莫要再推辭了!”

“非你不可!”喬國老也說道。

孫紹搖頭:“我這樣的人,真的可以成為江東之主啊?”

“定能!”群臣紛紛山呼。

周瑜和張昭對視一眼,紛紛起身上前,將孫紹攙扶到了將軍榻上。

而後倒退同眾文武齊齊跪地:“我等參見主公!”

孫紹沒說話,此刻卻已是雙眼通紅。

從他入許都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是江東的棄子。

為了活命,他與曹操之子曹衝結交。

借曹孫之爭,撈了個交州刺史之名。

但終究是有名無實。

回到江東以後,安心跟隨在周瑜身邊。

不求建功立業,只求平穩度過餘生。

孫紹很清楚,他二叔接管江東以後,三叔孫翊死了,四叔孫匡也死了。

他這個侄子,本就是二叔的眼中釘。

能護住他的,也只有周瑜了。

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二叔在逍遙津一敗塗地,隨後被曹軍生擒。

然後,他就莫名其妙的坐上了江東新主的大位上。

張昭開口詢問道:“主公何故哭泣啊?”

孫紹道:“我想我二叔了,若他尚在江東,又豈會有今日之亂局啊?”

“哎!”張昭一聲嘆息。

吳國太忽然開口道:“孫仲謀乃江東之罪人,他不值得你牽掛!”

“祖母何出此言啊?”孫紹扭頭望向了吳國太。

吳國太道:“輕敵冒進,十萬大軍敗於逍遙津,撤退不成反被敵軍生擒,我孫氏的臉面都被他丟光了!”

無論是逍遙津之戰,還是孫權被生擒一事。

罪責都不在孫權一人。

但此時此刻,吳國太必須將所有的罪責歸給孫權。

唯有如此,江東上下才能團結一心。

人心才會倒向新主孫紹。

孫紹道:“話雖如此,可他畢竟是我二叔啊!”

吳國太又說道:“此人當從孫氏族譜中除名!”

“噗通!”孫紹直接跪在了地上:“還請祖母收回成命,孫紹但有餘力,定設法迎回二叔,令他在江東安度晚年!”

“哎!”吳國太一聲嘆息,眼眶泛紅:“我孫兒孝順啊!”

在場眾文武也紛紛落淚。

新主年幼,卻念及舊情,可謂仁主啊!

“起來吧!”吳國太道。

“是!”孫紹拱手,緩緩起身,又坐回到將軍榻上。

隨後,文武紛紛向孫紹上書。

文臣主張,廢除對世家大族的私兵管制法。

孫權在任時,嚴法規定各大世家大族招募私兵的數量,不允許他們盲目擴充私兵。

而武將主張,將現有的倭兵,江東主力軍和江東私兵統一排程管理,大權皆交於周瑜之手。

孫權在任時,倭兵、江東主力軍和江東私兵是分別管理的。

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怕的就是一人獨掌大權。

但剛剛繼任江東新主的孫紹,沒有威望可言,一一準許。

這也意味著,拴在江東文武脖子上的兩條鏈子徹底被放開。

而孫紹也提出了三條細則。

第一,同曹操議和,或者說乞降。

第二,一定要設法迎回孫權,令其重掌江東。

第三,迎其母大喬返回江東。

第一條,江東文武一致贊同。

第二條,勉強同意。

第三條,直接被吳國太否決了。

孫紹現在年幼,很多事都要依賴吳國太和喬國老的教導。

若是其母大喬返回江東,就等於接替了吳國太的位置。

而大喬是周瑜的妻姐。

一旦大喬返回江東,吳國太的地位動搖不說,孫紹直接倒向了周瑜。

江東文武,必然失衡。

建安十八年,八月下旬。

孫紹命魯肅為使者,前往益州見曹操。

而此時,曹軍已經攻破了閬中城、西充城,正在準備進軍梓潼關一事。

主簿楊修快步來到中軍大帳:“啟稟丞相,江東使者張昭求見!”

“江東使者?”曹操笑了:“孫權尚在許都,何人遣張昭為使者前來啊?”

楊修道:“烏程侯孫紹已繼任江東新主,遣張昭為使者前來見丞相!”

“嗯!”曹操點點頭:“知道了!”

楊修問道:“丞相,不見使者嗎?”

曹操扭頭望向了張青:“孟義,且將使者接引到偏帳招待!”

“是,丞相!”張青拱手示意,快步退出了中軍大帳。

而後跟隨衛兵出大營見到了二叔張昭。

叔侄二人再相見,皆以禮相待。

而後一同來到偏帳。

只留薛歡和張承守在帳外。

叔侄二人同坐於帳內。

“侄兒張青,見過二叔!”張青當即跪地磕頭。

“不敢,不敢!”張昭趕忙將張青攙扶起來:“我為使者,你為丞相心腹,豈可向我行禮啊?”

張青搖頭:“二叔,此處並無他人,您又何必見外啊?”

“哎!”張昭嘆息:“你應該明白,二叔不想來益州!”

“我明白!”張青點頭:“但江東文臣之中,非您不可啊!”

“哼!”張昭冷哼,並不言語。

張青上前給張昭捶腿捏背。

張昭搖頭感慨:“我的好侄兒,你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張青笑著點頭。

遙想當年,年幼的他站在張昭面前說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的時候,還被許多人嘲笑。

多年後,這句話又從二叔張昭口中說出。

張青無疑是心滿意足,甚至還有些小小的驕傲。

張昭道:“我再問你一句話,你要如實回答!”

張青笑了:“都是自家人,我何必對二叔有所隱瞞啊?您說!”

張昭道:“你出使江東之時,魏延隨同護送,為何你回到漢中後,魏延卻留在了荊州啊?”

張青:“這個……”

張昭道:“你料到吳侯會敗,留魏延在荊州,想要生擒吳侯!”

“哈哈哈!”張青笑了:“二叔這麼看得起我嗎?大戰未開,已經料定勝負,提前設伏擒吳侯?”

張昭搖頭:“當今天下,誰敢小瞧你麒麟子啊?”

“二叔言重了!”張青拱手示意。

“哎!”張昭嘆息。

他很清楚自家侄兒,他要乾了這件事,默不作聲。

他要是沒幹這件事,有一百種方式為自己辯解。

顯然,生擒孫權一事,就是張青提前謀劃好的。

“二叔為何嘆息啊?”張青追問道。

“江東完了!”張昭道。

“不至於吧?”張青搖頭:“現在,孫紹已經繼任江東之主,二叔主內,周瑜主外,江東定可恢復往日輝煌!”

“狗屁的輝煌啊!”張昭道:“這些年,江東何曾打過勝仗?逍遙津一戰,把主公都打沒了,江東還有未來嗎?”

“哈哈哈!”張青沒忍住,當場笑噴了。

“你還笑?”張昭道:“今日江東之頹勢,都是你一手造就的!”

張青擺手:“這高帽子,我可不戴啊!”

“算了!”張昭同樣擺手:“我懶得跟你廢話了,說說正事吧!”

張青問道:“二叔是想問,丞相對待江東態度如何吧?”

“廢話!”張昭白了張青一眼。

張青道:“丞相對江東的態度是一如既往,不曾更改,哪怕到了今日!”

張昭搖搖頭:“你說點人話吧!”

“好!”張青點頭:“丞相曾言:碩鼠,今日不打明日冒頭,今日冒頭被打,明日必定龜縮於洞中!”

“這是丞相說的,還是你說的?”張昭道:“怎麼罵人還不帶髒字啊!”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張青道:“至少,眼下丞相沒空搭理江東,大敵仍舊是劉備!”

“哈哈哈!”張昭大笑起來:“說得好,我江東這些年在朝廷眼中還真是一文不值啊!”

張青道:“所以,您來益州,必定是有功而返啊!”

張昭沒說話,面色不太好看。

不得已,還是將乞降書緩緩拿了出來。

“拿來吧你!”張青直接搶走了乞降書,然後道:“我這就去見丞相!”

“去吧!”張昭點點頭。

張青出了偏帳,直奔中軍大帳見曹操,獻上了江東的乞降書。

為了乞降,江東願意歲貢翻倍,俯首稱臣。

孫紹稱呼曹操為爺爺,伯父。

還拿出了曹操的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看後,笑著搖頭:“孫紹這小子,倒是機靈啊!”

論輩分,孫紹是曹衝的義弟。

喊一聲伯父,倒也不為過。

曹操也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

論輩分,孫紹也是曹操的孫子輩。

總之,孫紹這馬屁拍的曹操很舒服。

曹操將乞降書交給張青:“孟義以為如何啊?”

張青道:“孫紹非雄主,此人日後未必不會效仿劉琮,於丞相而言,有利無害!”

“嗯!”曹操點頭:“請奏天子,改封孫紹為吳侯,領鎮東將軍之職,都督江東諸事,孫權貶為烏程侯!”

“丞相英明!”張青拱手示意。

現在,江東之主是孫紹。

但孫權並不是完全沒有用。

如果孫紹真的勵精圖治,就可以放回孫權。

令他叔侄二人相爭。

反之,若是孫紹混吃等死,江東歸降也是早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