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章

“顧君。”

伊藤次郎揮舞著手臂,興奮地招呼道。

將周遭眾人的視線都給吸引過來。

然後就看到一位俊朗的青年,帶著身邊穿著寬大西服的男人走去。

一看便知道是華夏人。

“呃,顧指導,我穿這一身沒給你丟人吧?”魯小威不好意思道。

他是顧明特意給帶來東瀛。

日後華文公司總要有人負責這塊業務,儘管後者早晚還會回京臺。

但顧明不介意在對方走之前好好鍛鍊一下。

“有什麼丟人不丟人,自身強大,別人的眼光自然就變得不重要了。”

顧明聲音沉穩,他是見識過華夏崛起於世界的時代,絲毫沒有心怯。

魯小威一臉崇敬地點了點頭。

還得是顧指導啊。

兩人走到伊藤面前,後者拍拍停在身後的大奔。

“這次不是租的,是買的,這幾天正好給你們用。”伊藤笑道:“我專程給你當司機。”

“辛苦伊藤君了,第一站的話,先去東映會社。”顧明道。

這家會社是東瀛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也是此行出發前,秦平幫忙聯絡的公司。

至於《少林寺》先前有意買斷播放權的那名投資人,在顧明查明身份後就放棄了合作。

那人東瀛和尚宗道臣,也是東瀛少林寺拳法聯盟的領頭者。

這宗道臣跟少林寺是有一段淵源。

九一八之前,年僅17歲作為東瀛陸軍土肥原機關的要員在東北活動,後來輾轉到少林拜師學拳。

戰爭結束後,回了東瀛發展成了東瀛少林寺拳法聯盟。

出身土肥原機關,意味著這廝當年就是個特務。

哪怕這會兒還是中日友好。

顧明也堅決不跟這種人有牽扯,其中的干係他跟上面打過彙報後,就給出了一個承諾。

沒有此人牽線搭橋,他也能保證完成創匯任務。

顧明思索中,抵達了東映株式會社。

這家電影公司在華夏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便是《假面騎士》系列。

很快有人出來迎接三人。

引領著前者到了一間會議室,便出去。

“譜還挺大,就這待客之道?”

顧明和魯小威還沒發話,伊藤已經開始替他們打抱不平起來。

“無妨,畢竟之前沒接觸過。”

顧明卻不在意,只要能給到合適的條件,他寧願唾面自乾。

這世道就是如此,想掏別人兜裡的錢,前期就得學會當孫子。

怕就怕一直當孫子。

好在他有信心第一仗就打出個翻身仗。

“斯米馬賽,方才有點事情,實在怠慢顧桑你們了。”小鬍子男人推門進來。

上來就鞠了一躬,這動靜嚇了顧明和魯小威一跳。

“他跟你們說對不起呢。”

伊藤次郎從中做翻譯,給二人解釋。

“沒事,我們也沒等多久,關鍵是《那人那山那狗》的初版,在這裡方便看嗎?”顧明問道。

小鬍子男人聽到伊藤次郎翻譯,回答道:“請顧桑把複製交給我,回頭會拿給社長。”

“這小東瀛是東映會社社長的助理,說話應該還算好使。”伊藤次郎介紹道。

“行,那就交給他吧,問問他多長時間能看,什麼時候方便談。”顧明道。

兩人又嘰裡咕嚕一陣。

得虧是顧明對伊藤有足夠信任,不然真不放心。

“他說一週之內,不過我感覺這小東瀛嘴裡沒實話。”伊藤道。

魯小威嘴角扯了扯。

聽著伊藤喊別人‘小東瀛’,他總覺得荒謬。

“告訴他,希望一週過後,成與不成都給一個準確的資訊。”

顧明眼神變得嚴肅:“我們是華夏華文公司,專門負責對外文化交流。”

他試圖拉一拉大旗,唬一唬這小東瀛。

不過看對方淡定模樣,顯然對自己等人的來歷頗有了解。

沒辦法,以華文公司的級別。

他們託上面跟東映建立聯絡,不可能不暴露資訊。

別的部門的人可不會為他們保密。

簡單交流後,顧明等人就離開了東映公司。

初次見面,他心頭便蒙上一層陰霾。

“我託朋友打聽了東映會社目前的情況,他們現任社長是岡田茂。”

“自岡田茂上任以後,就推動東映從傳統電影製作向電視動畫和特攝領域擴充套件,《假面騎士》《超級戰隊》就是他主導開發。”

“電影方面更多青睞於東瀛黑幫片和動畫產業。”

帶著顧明和魯小威回到安排的下榻酒店,伊藤次郎提供了自己打聽來的訊息。

不得不說,確實給了顧明很大幫助。

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的話,那他們和東映會社的合作可能性變得更加渺茫。

對方自己都逐漸拋開了傳統電影製作,又怎會引進海外電影,還是華夏大陸的……

“我知道了,先等一週吧,不差這幾天。”

顧明點點頭,笑道:“好不容易來趟東瀛,正好體驗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工作那麼久,只當是給自己放次假。”

話說,八零年代正值經濟黃金期的東瀛,跟後世完全是兩種氛圍。

再過十年,就會成為絕唱。

“嘿嘿,你想體驗什麼樣的風土人情?什麼型別的姑娘我都能幫你找來……”伊藤擠眉弄眼道。

“少來,你這是讓我們犯錯誤。”

顧明擺手,儘管他很想抗日,但不是這麼個抗法。

當然,只是他個人想法。

“我就算了,魯哥想為國征戰的話,可以去跟伊藤體驗下。”顧明道。

魯小威愣了下,意識到對方所說的‘為國征戰’是嘛意思,立馬紅著臉搖頭。

他就算想,在這兒也不能表現出來。

“算了,我不習慣這個,對了,東瀛這麼有錢,怎麼還有這種行業?”

魯小威說完,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這種古老的職業,可是在人類擁有私人財產觀念後就出現了,你覺得奇怪,無非是在華夏大陸。”

顧明嘆了口氣,教員千古啊。

伊藤見氣氛不對,立馬轉移話題道:“你這次來的也正是時候,《故鄉的原風景》在東瀛可是很火熱,我可以幫忙聯絡電視臺推廣一番。”

他憑藉松茸生意,在東瀛早已財富自由。

如今卻把精力放在推廣顧明的作品上,甚至比其他生意更加上心。

彷彿顧明的作品在東瀛越受歡迎,他欠顧明的恩情就能償還幾分。

“不著急,一週後再看。”

顧明眯起眼睛搖了搖頭。

……

一晃一週的時間過去。

伊藤作為嚮導,帶著顧明、魯小威二人在東瀛好一番遊玩。

到了時間。

前者給那名助理通去電話。

一陣嘰裡咕嚕後。

伊藤臉色難看:“那傢伙說東映社長忙於公事,還沒抽出時間,等看過初版後會跟我們聯絡。”

這話一出,魯小威臉色也跟著不好看起來。

“這不就是沒上心麼?我就不信那社長再忙,十分鐘的時間抽不出來?”

魯小威咬咬牙:“顧指導,要不然換我去東映會社那邊磨一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他當初就是靠這個法子才得到了顧明的欣賞,從而拉到京臺幫忙。

這次還打算用老方法。

“事關電影引進,沒那麼好談。”

顧明搖搖頭,“問題在於岡田宏心思壓根不在傳統電影上,我們得另想法子了。”

“要不然我去聯絡其他電影公司?以顧君的名頭,料想他們肯定會掃榻相迎。”伊藤道。

“不,求人難做事,我們得學會讓別人求我們。”

顧明語氣冷靜,“伊藤,你不說有電視臺想請我去表演《故鄉的原風景》?我答應了。”

“另外,《那人那山那狗》的籤售會也可以同步進行,有合適的活動就安排上。”

他現在明白過來,東映會社願意見他們一面,是看在華文公司背後的國有企業背景上。

而不是他們的作品以及自己的名聲。

既然如此,那就造一造勢,讓東瀛人認識一下自己是誰。

伊藤愣了下,反應過來大喜:“好。”

在他看來,顧君的才華早就該在東瀛展現了。

接下來的時間。

伊藤幫忙聯絡著電視臺。

顧明則是窩在下榻酒店唰唰在稿紙上寫著東西。

魯小威閒得發慌,也就跟著伊藤跑腿。

用後者的話來說,以後這些關係指不定就能派上用場。

半個月後。

顧明站在演播廳,吹響起《故鄉的原風景》這首陶笛曲。

他在這個曲子上,早已練得純熟無比。

這首本就出自東瀛的曲子,瞬間讓在場觀眾一臉驚訝地欣賞起來。

畢竟在他們看來,一個華夏人創作的曲子,能那麼契合他們的喜好,實在反差。

換成是東瀛人,反而效果不會這麼出彩了。

而這個年代,電視節目的傳播明顯要比伊藤一人幫忙宣傳要好得多。

在這之前,這首陶笛曲多在東瀛專業音樂人的圈子裡小有名聲。

節目播出後,便在東瀛整個音樂界小有名聲。

《那人那山那狗》的籤售會也跟著炒熱起來,儘管場面並不大,但來的書迷人數並不少。

能在大陸作家這個負面身份buff疊加的情況下,這本書還能在東瀛被書迷喜歡,凝聚力天然就不會差。

一陣陣動靜鬧出來後。

東映會社那邊也不知是被觸動,還是那名社長的確是有了空閒時間。

終於給了顧明一方回信。

“我們社長看了你們的複製,覺得這部片子很有意境,希望能見一下顧先生。”那名助理在電話中道。

聽到伊藤翻譯,一旁魯小威臉上已然浮現出喜色。

苦盡甘來啊。

只是顧明卻堅定拒絕道:“等一等,不到火候。”

伊藤瞭然,按照顧君的意思回了話。

電話那頭顯然沒料到自己的邀約會被拒絕,再說起話顯得結結巴巴。

但在顧明的搖頭下,伊藤敷衍幾句,結束了通話。

“幹得漂亮,就得熬一熬他們。”伊藤支援道。

魯小威張了張嘴,有些話在肚子裡轉了一圈沒說出口。

在他看來,之前那點事情根本不算掉面子,賣電影創匯才是正事,何必圖一時的意氣之爭?

但他們一行一切以顧指導的意思為主。

“呵,我像是那麼小氣的人嗎?不是為了報復,純粹是我想通了。”

顧明笑著搖搖頭,“求人不如求己,若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只會患得患失,並且火候沒到,他們就算感興趣,給出的條件也不會達到我的預期。”

他辛辛苦苦帶隊親自跑一趟東瀛,可不只是為了把《那人那山那狗》賣個白菜價。

“以這段時間電視臺的反饋,《故鄉的原風景》很受觀眾歡迎,再多上幾次節目,影響力會更大,這次我聯絡了富士電視臺,覆蓋範圍比之前那幾個小臺要大多了……”

伊藤絮絮叨叨著,富士電視臺是東瀛五大民營電視臺之一,先前他們去的都是些小臺。

加一起都不如富士電視臺的影響力大。

“不,幫我推了吧。”

顧明如今手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在創作一篇小說,如今十萬字出來了,你拿著這部分稿件幫忙聯絡東瀛出版社。”

伊藤先是一愣,緊跟著瞪大眼睛。

他沒理解錯的話,對方這段時間在屋子裡窩著,居然是在創作。

並且將這篇小說視為是比富士電視臺能帶來更大影響的東西。

顧君的話,他自然不會質疑,於是氾濫的好奇對準了對方拿出來的稿件。

“明白,有《那人那山那狗》的鋪墊,出版比以前要簡單地多。”伊藤接過稿件說道。

萬事開頭難,最早他在東瀛推廣顧明第一部作品時,是到處都找不到門路。

如今連續推廣成功兩部,後面反而容易。

“辛苦了,接下來我會把精力放在創作這本小說上,其他的事情幫忙推拒一下。”

“老魯,要是國內詢問,你負責拖一段時間。”

顧明交代完,就回了自己房間。

剩下二人大眼瞪小眼地看著手中稿件。

第一頁便是五個大字映入眼簾——《挪威的森林》。

哪怕對於顧明的天馬行空早有預料,但看到這奇怪的書名兩人也不禁眼眸閃過疑惑。

“我今年三十七歲,現在,我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機艙裡……”

故事的開篇並不驚豔,相反很平實。

卻不影響二人的思緒漸漸跟著顧明的筆觸沉浸入故事之中。

良久後,伊藤發自肺腑吐出一口氣。

“斯國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