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林二月的天有些冷。
顧明一個東方面孔出現在電影節附近,不禁讓人側目。
“東瀛人?”
“不,華夏人。”
目光變得更加驚奇。
這會兒東瀛電影在黑澤明的帶領下,在國際中享有不小聲譽。
去年黑澤明編劇並監製的《影子武士》才榮獲戛納金棕櫚獎。
倒是顧明獲得威尼斯評審團大獎,還是個雙黃蛋,僅僅在東亞電影領域掀起波瀾。
更多的國際電影人並沒有太當回事。
他身邊陪同的還是上次那名留德女學生。
這回顧明也知曉了對方的姓名,餘玉熙。
魔都人,64年考入魔都外國語德語專業,70年分配到中影工作,此前從事電影進出口及發行,還給領導觀看進口片擔任過現場口譯。
去年到了西德歌德學院進修。
顧明不知道的是,對方由於多次陪同大陸電影人士攜片參加柏林國際電影節,後來被聘為了華夏參賽影片推薦人。
再後來甚至加盟了新畫面,跟張國師成了搭檔。
“傅導那邊身體恢復怎麼樣了?”顧明關心道。
“還行,就是受不住飛機顛簸,他說讓我們先轉。”餘玉熙道。
沒錯,這回參加西柏林電影節,並不是顧明一人。
還有《燕歸來》的導演兼編劇傅敬恭,這部電影同樣入圍了西柏林電影節,而且還是主競賽單元。
“算了,回去吧,感覺沒啥好看的。”顧明聳了聳肩膀。
他有這功夫,還不如回去把《阿飛正傳》的劇本早點給改編出來。
“好、好吧。”餘玉熙說道。
顧明敏銳地察覺到對方的狀態,問道:“你想看?”
“沒有。”餘玉熙搖頭。
她實際上想看美利堅的那些電影。
感覺要比歐洲以及其他地方的電影看著有意思多了。
包括歐洲電影,她都覺得枯燥。
“好,那是我想看,你猜我想看什麼電影?”顧明笑道。
餘玉熙臉一紅,忸怩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顧明便帶著她去了美利堅電影的展映廳。
票要難搶得多。
只能說好萊塢的影響力早已遍佈世界各地。
哪怕是西柏林,德意志人民最歡迎的也是好萊塢電影。
“說明我們還是要娛樂化,一味地文藝化講究思想不可取啊。”
顧明看到這一幕感慨道。
“什麼意思?”餘玉熙不解。
看個電影而已,還能延伸出這些?
顧明沒有解釋,國內的電影行業目前看起來鮮花似錦。
實際是民眾沒得選的結果。
沒有娛樂生活,能接觸的就僅僅是電影,當然只能看電影。
可等到接下來蓬勃發展的九零年代。
音樂、電視各種娛樂方式的興起,大陸電影又該如何自處?
前世由於有統銷制度,導致許多製片廠產出的電影跟大眾漸漸有了距離。
而等到張國師等人陸續在海外拿獎。
電影人又一窩蜂朝國際文藝電影發展。
這種情況下,國內電影行業莫說追趕好萊塢,就是想維持住八零年代的輝煌,都難如登天。
他心中一個藍圖愈發的清晰。
如果國內電影市場養不出商業化的電影,那他就開闢海外市場。
哪怕只留一個種子,也比等到二十一世紀再去追趕強。
文化陣地,自己不佔,自然就只能讓外人佔了。
……
2月3日。
西柏林電影節到了頒獎日。
顧明和傅敬恭湊在一起。
“你不去走一走紅毯?”傅敬恭攛掇道。
“威尼斯走過,也就那樣,再說我就短片單元入圍,要走也該是你走。”顧明笑道。
“我形象不行,怕丟咱國家的人。”傅敬恭搖頭。
“這樣,我和小余陪著你,你倆鍛鍊鍛鍊膽量,省得後頭有記者採訪,話都說不出來,更丟人。”顧明說道。
他看得出來傅敬恭和餘玉熙都躍躍欲試。
索性就拉著二人出去,專門繞到紅毯入口,報上《燕歸來》的名頭,便被放了進去。
“別人都是開車來,咱們走路,是不是有損形象?”傅敬恭道。
“你看你,什麼時候都注重形象,反而容易失分,把這些拋開,自然一點自信一點,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咱們華夏人有底氣。”
顧明給兩人灌輸著自己異於這個時代的理論。
這會兒國人都講究一個謹小慎微。
在外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到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
實際上,越在意別人的感受,反而越容易被看不上。
有了顧明這番話,兩人畏畏縮縮的姿態總算變得大方起來。
再看到顧明龍行虎步,踏上紅毯朝四周微笑著揮手的模樣。
兩人也有樣學樣。
這一幕,也讓記者們很給面子為三個罕見的東方面孔拍照。
“咳咳,傅導,順拐了。”顧明提醒一句。
傅敬恭聞言,左右腳變幻,差點把自己給扳倒。
好不容易到了盡頭,他和餘玉熙滿頭大汗。
“真特娘鍛鍊了,這走完,感覺腿腳都不聽自己使喚。”傅敬恭正說著。
只聽喀嚓喀嚓。
快門聲響起,記者圍上來。
“你們是……”
“華夏的電影劇組,《燕歸來》。”
顧明提前開口,省得這幫人又猜他是東瀛來的。
“第一次來參加是什麼感受?”
“很棒,很美好,有種全世界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感覺,就是你們當地的消費太高了,我想品嚐下西柏林的美食都差點付不起餐費。”
顧明誇讚中帶著生活氣息的抱怨。
這讓記者們發出理解的笑聲同時,也對這名華夏人多出幾分好感。
“電影節期間,連我們本國人都覺得消費抬高不少,不過你想品嚐美食,我想回頭我可以請你。”
一名金髮碧眼的大洋馬女記者笑吟吟道。
“樂意之至。”
顧明笑了笑,嘴上敷衍著。
哼,不過又是一個饞自己身子的罷了。
他本身年紀就不大,東亞面孔放在歐美更顯小。
對他感興趣的大洋馬,多少沾點戀銅……
“你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嗎?”大洋馬問道。
“不,我是另一部入圍短片的導演兼男主角,我身邊這位才是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夏電影《燕歸來》導演。”顧明將傅敬恭給拉到身邊。
相比起瀟灑自如的前者,記者們瞬間將火力集中在傅敬恭上。
後者看上去更侷促,或許能問出更有意思的訊息。
顧明本來是抱著鍛鍊這傢伙的心思。
沒曾想這人是真實誠。
說著說著,不知怎麼地就拐到介紹自己上面了。
“我和小余都不是D員,只有小顧是,但是我正在爭取入D,我是一個農村孩子,上了電影學院,當了導演,我得感謝D,感謝毛爺爺……”傅敬恭一臉激動道。
一旁的餘玉熙跟著開始翻譯。(真人真事)
顧明都捂臉了。
好不容易應付完記者進場。
坐到屬於三人的位置上。
臺上嘰裡呱啦的德語,有餘玉熙給他們翻譯著,倒也不算無聊。
很快到了短片競賽單元。
這個單元,大部分作品都是各國大學生作品。
到明年,《三個和尚》便會奪得短片單元的最佳編劇獎,算是打破零的突破。
只是這一世,有了明顯的改變。
一個個獎項的頒佈,到了最終的短片單元大獎。
臺上頒獎人看了眼手中紙張,操著怪異的口音道:“恭喜來自華夏的短片《調音師》獲得最佳短片獎。”
餘玉熙翻譯到一半,就面容驚喜,可還是堅持說完。
然後她和傅敬恭就蹦了起來。
“拿獎了!顧明,你獲獎了!”
這時候,對於他們來說,顧明獲獎就等同於國家的榮譽,而國家的榮譽就等同於他們的榮譽。
那種溢於言表的興奮,完全不亞於顧明本人,甚至還有超出。
畢竟對顧明來說,一個最佳短片獎含金量也就那樣。
算是圓了他一個導演夢。
他跟兩人抱了抱,大步朝臺上走去。
出乎意料的是最佳短片還真有個小獎盃。
他把小獎盃握在手中,對著話筒侃侃而談起來。
“首先,感謝柏林電影節給予我的獎盃和認可,這讓我體會到去年在威尼斯獲獎的熱情。”
顧明第一句話,就讓在場眾人嗡嗡議論起來。
原以為是純新人,沒想到人家去年在威尼斯也拿過獎。
真要論起來,威尼斯的獎項含金量現在還要在西柏林電影節上面。
“這部電影是我在母校京城電影學院的結業作品,是對我曾經導演這門課程學習生涯的總結,現在看來,我應該對得起我的老師司空趙墩,也對得起那段學習時光。”
顧明笑了笑,他的話語被一旁餘玉熙翻譯出去,也讓現場發出善意的鼓掌聲。
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那就更值得讚揚了。
“感謝我的副導演李邵紅,感謝攝影師張藝某,感謝……”
一長溜的感謝名單在西柏林電影節迴盪。
一個又一個名字從顧明口中吐露出來,這些人的功勞不該被抹煞掉。
從威尼斯再到西柏林,他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
國內。
秦平一如往常地在小組辦公室坐鎮。
辦公室裡又添了一位新成員,那便是李蓮傑。
後者的工作關係說不好調,確實不好調,至少讓李蓮傑自己調動,幾乎沒有可能。
但說好調,由秦平出面,一頓飯一瓶酒就搞掂了。
當然也跟李蓮傑自己的表現有關。
回了體校後,身體哪哪都不舒服,訓練表現也一落千丈。
咚咚咚!
腳步聲傳來。
嘭。
魯小威幾乎是撞開了門。
“《調音師》榮獲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獎,顧組長手持獎盃的畫面在西柏林當地媒體上都刊登了。”
這一聲喊,將辦公室所有人平淡的心都激得跳動起來。
又拿獎了。
這次拿獎儘管是短片,可比第一次拿獎給他們帶來的信心更大。
第一次可以說僥倖,第二次那就是路徑可複製了。
也證明了他們小組並不是毫無存在價值。
雖然這部短片跟他們沒啥關係吧……
“《燕歸來》呢?”
秦平強裝鎮定地問道。
“呃,沒獲獎。”魯小威說道。
“可惜。”
秦平一砸手,臉上帶笑的表情絲毫看不出可惜的樣子。
他站起身來回轉著圈:“顧明快回來了吧?”
“應該今天就能到。”魯小威道。
“咱們也不能閒著,把這個訊息快點傳給各大媒體,讓全國人民在春節這天都能收到好訊息。”秦平笑道。
這是他跟顧明早就定好的策略。
酒香也怕巷子深。
沒拿獎也就罷了,拿獎了當然要大肆宣揚一番。
一個是給上面看,一個是給民眾看。
上下有了共同的認識,他們後面才更好開展工作。
而為了迎接顧明,今天除夕他們都待在辦公室沒走。
正說著,一通電話打了進來。
秦平接起電話,聽了一通臉色一變:“好,我知道了。”
說完,他放下電話,嘴裡罵罵咧咧起來:“他奶奶的,敢搶咱們的人,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咋了?”
李蓮傑聽到興許要動用武力,立馬精神。
“顧老師剛下飛機就被央視那邊給接走了,說是幫忙指導今晚的晚會直播。”
秦平依稀記起這事來,臉色緩和下來:“那也得打個招呼,哪有剛下飛機就截人的道理,走,跟我去央視。”
眾人立馬跟上。
浩浩蕩蕩地往央視去了。
等他們到地方,不顧工作人員阻攔,闖進後臺後。
就看見顧明正跟一女生一副親近的姿態。
秦平一怔,難不成央視用了美人計?
他記得顧老師家裡是有位青梅竹馬的,這……
要不然就當沒看見吧。
正當他打算扭頭帶人離開,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就聽李蓮傑驚喜道:“顧老師的物件也來了啊。”
他在嵩山時見過顧明的家人,一眼就認出了這位是陳曉玉。
物件?
秦平腦子飛速思索之際。
顧明也看到幾人,主動領著陳曉玉走過來。
“這是秦組長,你叫秦哥就成。”顧明扭過頭,“這是我未婚妻陳曉玉,這次來央視表演節目。”
“哎呀,弟妹啊,早不說來呢,我讓你嫂子在家安排一桌。“
秦平尷尬笑道,怪不得央視一拉就走。
這是打了親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