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章

“老闆,請上車。”

伊藤這廝貌似看出端倪,一本正經道。

“尊嚴從來都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施捨來的,好自為之。”

顧明看都不看錶情尷尬,還欲說些什麼的晨暉社長,上車徑直離開。

看著離開的虎頭奔,晨暉社長傻了眼。

不是,你不內地一作家嗎?

他印象裡內地作家都窮得很,早說你這麼有底氣,自己也不敢這麼放肆啊。

“社,社長,現在怎麼辦?”

下屬懵逼,他原本還指望自家出版社抱著顧明的大腿揚眉吐氣一把。

誰曾想這才剛揚眉,大腿就跑了。

“等我跟內地的部門聯絡,無組織無紀律,他還無法無天了!”

晨暉社長咬緊牙關。

卻沒發現,這一幕被書店內《大公報》等總編全部收入眼中。

沒道理晨暉出版社能得到內地作家支援,他們就得不到。

這機會不就來了。

……

另一邊。

虎頭奔上,顧明感受著久違的空調暖風。

終於有了幾分回到現代的感覺了。

“你從哪弄的這車?”顧明道。

“租的,這不想著給你撐撐場面,沒想到這麼快派上用場了。”伊藤笑道。

“價錢應該不便宜,從我那份里扣吧。”顧明道。

他沒問伊藤那裡,自己的收益如今有多少。

只知道按照自己如今的消費水平,三生三世恐怕都花不完。

這也是二人之間不用言說的默契和信任。

“顧君,我雖然出身小國,但不代表就不懂情義,你說這種話簡直就是對我的侮辱。”

伊藤一副屈辱的模樣,跟著道:“不過你確實要請我吃頓大餐,《那人那山那狗》和《故鄉的原風景》這兩部作品,在東瀛終於開啟局面了。”

“顧君你現在是整個東瀛,最受喜愛的華夏陶笛演奏家。”

嘶~

猛地一聽感覺挺厲害。

但字首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顧明無奈道:“我很懷疑整個東瀛,華夏陶笛演奏家很可能只有我一個。”

本身陶笛演奏就是冷門,何況還是在東瀛的華夏人。

“嘿嘿,事實上,你的作品確實深受喜愛,尤其是前作,這周已經登上東瀛外國書籍暢銷周榜前五了。”

“照著這個趨勢下去,你在東瀛的文名遲早會響徹全國。”

伊藤次郎頗有精神頭:“到那時候,我就是你的專屬經理人,華夏文聖背後的男人……”

“打住,我寧願自己背後是一把刀子,也不願意是個男人。”

顧明打斷道。

他怕自己再聽下去,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話說小東瀛動不動就這麼激情四射,屬實奇怪。

“但你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我確實該請你吃一頓大餐,彌補了我計劃的最後一環。”

顧明笑了笑,“到了年末,或許你就能在東瀛看到這部作品的電影改編。”

他之所以將小組的第一個合作作品定為《那人那山那狗》,就是覺得東瀛市場要比其他海外市場更容易開啟。

而原著在東瀛開啟局面,對電影也是一個大好訊息。

就在兩人老友重逢,說說笑笑之際。

遠在大洋彼岸的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們正觀看著一部來自神秘東方古國的短片。

當看到英俊的東方男人在面對剛殺過人的女主人監視,依舊強裝淡定彈鋼琴。

這幫西方人有種由衷的荒誕感和顫慄。

一部被譽為東方巴黎的三十年代遠東大都市,發生著一個玩弄人心的故事,這個故事跟鋼琴有關。

最最特麼奇妙的是,這麼個在他們看來精妙絕倫,又極其西化的短片,是一個華夏人自導自演出來的。

任何一個元素都能讓人生出新奇。

而當這些元素集齊在一身時,帶來的效果不亞於集齊七顆龍珠。

“如果不是電影裡充斥著華夏背景,我到現在不敢相信這是一部來自華夏的短片。”

評審團中一位老頭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道。

“呵,說個你更不敢相信的事實,這個男主角就是這部短片的導演兼編劇,去年他主導和編劇的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評審主席笑道。

他面前放著的正是關於顧明的資料,看完之後他的心情和身旁老頭是一樣一樣的。

畢竟一部來自華夏的影片,在投遞到他們電影節之際,就受到了組委會一致的關注。

無他,華夏對他們而言太神秘也太好奇。

何況還摻雜著政直方面因素。

“真的?你沒開玩笑?”老頭瞪大眼睛。

看著銀幕上顧明那張年輕英俊的面龐,就是這個面孔剛出現時,還引起在座女評委的讚美。

“當然,他還是華夏目前作品最為暢銷的青年作家和詩人,第一篇詩作是三年前,也就是1978年釋出。”

“我認為無論從短片還是這個導演的個人,我們都有必要邀請他來一趟西柏林,你們認為呢?”

評審主席看向其他人。

“附議。”

一聲聲回答響起。

一個短片競賽單元的入圍名額就此定下。

……

次日。

顧明在辦理好新酒店的入住後,第一時間給秦平回了電話。

“哎呦我的小祖宗,你可算是回信了,你再不回信,咱們整個小組都得跟著吃掛落。”

秦平接到顧明的電話,那是長出一口氣。

昨天外務部收到晨暉出版社那邊的訊息後,那叫炸開了鍋。

尤其是發現聯絡不上顧明,那更是火急火燎。

這要是有點什麼意外,那樂子可就大了。

好在秦平了解顧明,力保後者絕對不會出問題,再加上廖公的背景。

這才沒有輕舉妄動。

“我發現有些人不上稱不知道自己的斤兩,總妄想借著大義去謀自己的私利,專門晾一晾,省得拿著雞毛就想當令箭。”

顧明說話也不客氣,他在晨暉出版社受到的待遇,說穿了就是對方對他不夠尊重。

這種前提,必然有與之聯絡對接的工作人員態度在內。

開玩笑,論級別,他也不低好不好。

“怎麼個情況,我到現在還沒明白,受委屈了?”秦平挑眉道。

顧明一五一十將自己的遭遇跟對方說完。

前者就拍了桌子:“他姥姥的,合著是惡人先告狀,咱們去香江支援他們出版社,還要受鳥氣,哪來的規矩?”

“放心,這事我去跟部裡面對,誰敢說你一句不是,我把他八輩祖宗都罵翻出來。”

就以他的脾氣,不佔理還橫幾分,何況還是佔著理的情況下。

更不要說顧明背後那位的支援。

說穿了,人家在吉省當個自掃門前雪的大作家逍遙自在。

能願意來小組擔任個目前看來毫無實權的副組長,已經是一種無私奉獻了。

“這我倒是無所謂,起碼來時的目的達到了,作品在香江開啟局面,後面的路就好走的多。”

顧明頓了下,“我暫時不回去,就是想試著看,能不能把局面再開啟一些。”

“我們前面做的工作越多,留給後人的基礎就越厚。”

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積攢起來的。

例如港片,沒有那麼多前輩拍出來的經典港片作為基礎,也很難在後世的電影市場中存活下去。

畢竟大部分觀眾對港片還是有一層濾鏡,這層濾鏡就會讓港片留有生存空間。

“關鍵是得有個由頭,要不然這樣,張鑫炎不是長城影視的嗎,你可以去長城影視參觀學習,報給上面也說得過去。”秦平出主意道。

顧明摩挲著下巴,對方的主意跟他的想法倒是不謀而合。

“行,就這麼定了,內地還要多拜託你幫忙。”

“咱哥倆一家人還說什麼兩家話。”

結束通話電話。

秦平就浮現出一層臭臉:“走,跟我一起去部裡面討個說法,欺負到顧組長頭上,還敢打小報告,真當咱們組沒人了是吧。”

要知道能進這個小組,都是之前各個部門的精英。

換句話說,不是特別有能力,就是特別有背景。

對於討說法這種事情,一個個躍躍欲試。

剛走到門口,就見魯小威一臉狂喜地跑回來。

他是顧明的嫡系。

雖然在組裡面沒人會瞧不起他,但他自己總會覺得不自在,雜務活一般自覺就會攬下。

“回來的正好,我們去部裡一趟,你留下來看家。”秦平囑咐道。

他們的身份再鬧,頂多就是小懲大誡,但魯小威就不同了,還是留在辦公室好些。

“呃,行,不過組長,我覺得您還是先看了這封傳真好點。”魯小威說道。

秦平接過,看清上面內容,臉色隨之變幻,嘴角愈發上揚:“好,好啊!”

其他組員心裡直撓癢癢,踮著腳尖望去,瞳孔收縮。

顧組長的短片入圍柏林電影節了?

……

酒店內。

伊藤讓服務生將今日份的報紙送到客房。

他才瞅了一眼,就驚訝道:“顧君,這上面都是關於你的報道。”

顧明倒不覺得意外。

自己昨天對倪框那般評價,以香江媒體的揍性,不煽風點火才怪。

他拿過報紙看了眼,頓時笑出聲來。

【內地文人銳評倪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是難得正正經經,照實所發的媒體。

【豎子倪框,沽名釣譽】

這是添油加醋的。

【少林傳人叫板倪框,或要擂臺一戰】

這是腦洞大開,瞎幾把扯淡的。

哪怕是電視上的時事新聞,都破天荒地插播進了顧明昨日的採訪。

一時間,他這個內地作家在整個香江都如他的書一般火了起來。

畢竟瞭解倪框過往的人,都清楚前者和大陸的那點事。

而顧明作為大陸號稱最為暢銷的青年作家,自然吸引了無數人眼光。

他們對於《少林寺傳奇》這種書可能不感興趣。

但對青年作家和老牌作家的罵戰可是相當感興趣。

嘭!

倪家。

倪框將報紙摔在桌子上。

爾後又看著媒體上的報道,臉色難看:“一介宵小之輩,也敢口出狂言。”

他眯起眼睛,將紙筆拿過來。

論罵戰,他還沒怕過誰。

只要不像媒體口中所說那般擂臺一戰就行。

好歹也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

……

此時的顧明已然出現在長城影視。

對於他的到來,長城影視上下雖然奇怪,但也沒有怠慢。

立馬派了人陪同。

對於顧明,他們透過張鑫炎還是略有了解。

能透過廖公影響到《少林寺》這麼大專案,怎麼也不容小覷。

顧明看著長城影視列在牆壁上一張張拍攝過的電影,心中感慨。

其實長城影視的過往還是很輝煌。

曾經擁有過夏夢等一眾影星,也在香江影壇佔據過一席之地。

但面對市場化和娛樂化的僵硬,也讓其走向沒落。

他印象裡,到明年長城影視、鳳凰影視等左派公司就會一同組建成銀都機構,也是華夏電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國有電影企業。

連董事長都是由京城指派。

第一任便是聞訊來到的新聯負責人廖一源,也是左派電影人中的領袖。

原本他對顧明這個最受廖公喜愛的年輕人,本就有很深的印象。

在看到報紙上關於顧明登報訊息後,就一直在關注,得知後者前往長城參觀,也就臨時起意找了過來。

“廖總經理……”

顧明看到對方,恭敬稱呼。

這位也頗得廖公的信任,兩人也算是一個門下。

“別,這個稱呼實在聽不習慣,你不嫌棄的話,叫我一聲廖叔。”廖一源笑道。

他是記者出身,擔任過《文匯報》的編輯主任,後來在長城、鳳凰、新聯三家營業公司都擔任過董事長一職。

可以說在媒體方面,他是香江左派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

“廖叔叔好,冒昧來訪沒打擾您吧。”顧明從善如流。

“呵呵,我早就期望與你一見,本想著什麼時候回京了,再碰面,沒想到在香江見到了。”

廖一源笑吟吟道,“我聽說你在晨暉那邊所受待遇了,確實不像話,我已經向京城那邊打了份報告過去,你就安心在我這兒待一段時間。”

“呃,這不太好吧?”

顧明愣了下,他本來就是找個參觀長城的藉口,看看香江文學領域發展得如何。

沒想到這個藉口成真了。

“有什麼不好的,我可聽聞你在內地影視兩界都是出了名的神醫,一出手便是靈丹妙藥。”

廖一源看著顧明,宛如黃鼠狼偷到了雞:“不妨給我們長城也開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