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0章 以做事為榮

一時間,三個最字,讓在場眾人腦袋嗡地一下暈眩起來。

這特碼才是他們央視該做的節目。

這才是行業領袖要有的氣魄。

有這麼一臺節目在,央視人員的腰桿也會挺得更直。

更重要的是,這麼重要的節目,他們在場的人有機會參與其中。

“今天是12月25日,除夕是2月4日,也就意味著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個月出頭,準確點說,帶上今天是四十二天。”

“四十二天時間做一臺晚會的標杆,時間很趕,但我相信大家的決心和能力。”

顧明笑了笑,“四十二天後,當全國人民看到這出節目,我相信你們會認可和慶幸之前的付出。”

這話他不光是給眾人打雞血,也是說給一旁央視臺長聽的。

時間緊任務重,要麼加人要麼加錢。

“顧指導,我們都聽你差遣,這臺晚會標杆必須做出來,讓其他臺看看,央視就是他們永遠的頭。”

“尤其是魔都臺,必須把他們囂張氣焰壓下去。”

“我回去跟媳婦打個申請,接下來時間吃住都在臺裡,就不信辦不明白。”

眾人群情激奮,他們還處於人多力量大的思維之中。

當然,放在眼下的華夏,這個思維並沒錯。

甚至在顧明看來,眼前這些人還是少了,放在後世的大型晚會,起碼是眼前人數的十倍。

“缺錢缺人,您儘管開口。”央視臺長沉聲道。

“人我缺,錢我也缺。”顧明直白道。

“人我去借,錢,我向上面打申請,臺裡那點兒老底任你折騰。”央視臺長咬牙。

有這話,顧明就放心了。

他扭過頭繼續在黑板上寫起來。

“首先,晚會歌舞是不能缺的,我們的宗旨就是一切為觀眾服務,他們愛看什麼,我們就播什麼,所以哪些歌,觀眾喜歡聽,就請歌手來唱。”

“至於舞蹈節目,派人去各地舞蹈團進行考察錄影,寄到臺裡遴選後再叫來。”

“相聲,戲曲等等,我統一歸為語言類節目,武術、魔術、雜技我統一歸為雜項節目。”

他把這些品類都寫在黑板上,然後用粉筆敲擊:“雖然時間緊,但每個節目我希望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春晚難做嗎?

後世導演看來那太難做了,承載了全國人民的期待。

放在如今的央視臺長來看。

也不好做,花錢費力,萬一還討不到好。

可在顧明眼裡,這就是一片空白的藍圖,任由他去描繪。

就沒有比這屆更好做的春晚了。

觀眾們這會兒求娛若渴,隨便整點啥,只要熱鬧就樂呵。

無非就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高。

不容許這種節目,在自己手裡做差。

第一屆等於是給後面幾屆定一個基調,這個調定的低了,首先對不起他自己。

“咳咳,那個小王,你負責語言類節目,還有小楊,你負責歌舞類,老崔,你負責雜項。”

央視臺長安排著人員分配,說道:“各地的關係該調動就調動起來,半個月之內,我要每個節目都有至少兩到三個備選。”

顧明壓榨他的潛力,他就壓榨下屬的潛力。

不逼一逼別人,都不知道能創造出怎樣的奇蹟來。

“顧指導,還有其他安排麼?”央視臺長問道。

儼然一副以對方馬首是瞻的模樣。

別看晚會有了一個大概的框架,在他看來依舊少不了顧明的指揮。

就說這個框架,看似分分鐘就搭起來。

實際上換作他們內部,光是語言類節目、歌舞類節目、雜項,這三個小組就得吵個老半天。

但人家的口碑在這兒,上來直接定下三個類目,誰也不敢反駁。

光這一點兒,省卻不少力氣。

“節目還是其次,央視能不能達到直播的技術條件,這個技術上的問題我不瞭解,就得靠您了。”顧明道。

“錄播不可行嗎?”

央視臺長猶豫道,主要錄播在他們可控範圍內。

“直播才能拉開央視和其他臺的差距。”

顧明這一句話,就把對方給說服了。

……

當‘春晚’這個專案立項後。

整個央視都開始動了起來。

人員朝各地派遣。

顧明反而把精力放回到小組內。

畢竟節目錄影還沒送回來,他留在央視用處也不大。

技術上的問題,提供不了幫助。

秦平得知《那人那山那狗》在自家小組籌備。

不到一星期的功夫,就給收拾得像模像樣。

“演員資料都蒐集好了吧?”顧明問道。

“之前留的有備份,而且央視那邊主動送過來了許多。”魯小威說道。

之前籌備《我愛我家》時,央視也是蒐集了一大批各地演員資料。

“嗯。”

顧明點點頭,“那就說說選角,毫無疑問這部戲父親和兒子的角色至關重要,戲份都很重。”

“尤其是父親,你們有沒有推薦?”

他看向魯小威和藤紋驥,自己在央視忙活的那段時間,兩人應該沒閒著。

魯小威清了清嗓子,顯然早有準備:“我推薦魔影廠的演員李緯,出演過《小城之春》,去年有部電影《藍色檔案》。”

說著,他把這人的照片給拿了出來。

顧明看了一眼,確實有老郵遞員那股子鄉土氣息,尤其臉上的褶子,看起來就苦大仇深。

再仔細一想,這不《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裡的許茂麼,這電影要明年上映,後來還演過《阿Q正傳》裡的趙太爺。

跟著,他瞥向一旁的藤紋驥。

後者動作也很迅速,同樣拿了照片:“我推薦趙子嶽老爺子,他在《紅旗譜》裡的農民形象就很接地氣,符合老郵遞員的形象。”

“看照片,歲數有點大吧?”顧明皺眉。

“是有點,09年生人,現在72了。”藤紋驥悻悻一笑。

“算了吧,老爺子歲數這麼大就別折騰了,跟魔影廠的李緯聯絡一下,合適的話約個時間來趟京城,我們報銷車馬費,試個鏡。”顧明沉聲道。

這選角第一陣,魯小威取勝。

不過對於在場幾人,誰取勝不重要,重要得是專案推進速度。

效率越高,那距離開機就越近。

“兒子呢?”

“我推薦郭凱敏,雖然他在《廬山戀》裡是城市青年形象,但我認為他有突破桎梏的能力。”魯小威道。

顧明不置可否。

“我推薦陳道銘,他演技有很大的可塑性。”

藤紋驥琢磨著這回總能中一次吧,陳道銘跟對方關係也算是老相識。

只不過這次出乎二人意料。

顧明哪個都不滿意,踱步道:“兒子這個角色暫時擱置,這兩人都不太適合,回頭我來安排吧。”

他心裡有個人選,但是得找謝金去借。

那便是正在拍攝《牧馬人》的男主角朱氏茂。

論及鄉土,沒人比這傢伙看起來更鄉土,且更有執拗憨厚那股勁。

如果不是前世陳培斯領著這傢伙踏上了小品這條不歸路,對方在演藝這條道路上,應該能有更高的成就。

這兩個主要角色有了定論,剩下就簡單多了。

母親找個適齡女演員即可。

至於五婆,他找了朱林,原版電影裡陳好飾演的侗族姑娘,則是找了龔雪。

也算是圓自己一個‘南龔雪,北朱林’的惡趣味。

再其餘的角色,和置景,通通都交給藤紋驥去做。

這傢伙之前不是覺得自己搶了導演的太多工作。

這回他就把活兒都留給對方。

不過看藤紋驥和魯小威那股興奮勁,他琢磨著這懲罰變獎勵了。

畢竟這年頭,大家還是以能做事為榮。

……

哪怕顧明再想抓住時間的尾巴。

依舊抵擋不住流逝。

從1980昂首邁入了1981。

他周旋於小組和央視之間,生活倒是充實。

《平凡的世界》也終於在《人民文學》刊登。

這篇小說給他帶去了不少非議。

有不少讀者看了以後,起初都有些懷疑是不是他找了人代筆。

實在跟以前節奏輕快明朗的文風大不相同。

非要說的話,那就是故事太厚實了。

像是西北的砂礫刮在人臉上那麼粗糙,卻樸實。

甚至於不少人乾脆發表文章噴起了《人民文學》,質疑其屈從於顧明的名氣,降低收稿下限。

不然這種小說怎麼配登上《人民文學》的刊物?

只是無論這幫人怎麼跳,都不能影響《平凡的世界》的傳播。

有顧明的名聲在,這本小說的起步要比原版環境好了太多。

至少大部分人是看在顧明這兩個字上認真品讀。

同樣的文字,在撲街手裡是青澀,到了大神手裡或許就被誇成返璞歸真。

何況《平凡的世界》的確經得起考驗。

但需要時間和後續篇幅的印證。

“他奶奶的,這幫傢伙是真能噴啊,等我也寫一篇發到《起點》上,放心哥們兒永遠站你這邊。”秦平拍著胸脯道。

他自打從威尼斯回來,將自己見聞發表到《起點》後。

對寫文章這種‘雅事’就熱衷起來。

只是他寫不來小說,也作不來詩詞,就只能按照顧明給他的法子,寫點關於海外的見聞和知識。

即便如此,也在《起點》牢牢佔據了一小片版面,獲得了一批擁躉。

“管他們作甚,都是靠筆桿子吃飯,無非是我靠寫書,他們靠寫人,給人家留口飯吃。”顧明淡笑道。

以他如今的位置,對於這些跳樑小醜已經無須在意。

時間會證明誰對誰錯。

再說了,就算真是他錯了又如何?

絲毫影響不到他現在的生活。

“行,你這心態挺好,我得向你學習。”秦平撓頭,轉而道:“對了,魔影廠那人來了是吧,試鏡試得怎麼樣?”

“定下了,還差個飾演兒子的演員,過幾日也會趕過來試鏡,是我從謝金導演那借過來的。”顧明說道。

“照你們這效率,感覺年前就能開機啊。”秦平驚訝道。

他跟顧明只是在威尼斯有過一段搭夥的經歷,不清楚對方的工作效率那麼高。

一時間,倒有些不可思議。

“能是能,不過太匆忙,而且馬上年節,不如等大家過完年再出發。”顧明搖頭。

他還是講究人文關懷的,大過年誰願意跟家人分離?

所謂無私奉獻,就是騙騙自己的鬼話。

能不犧牲自己做奉獻的情況下,誰不願意?

只是有時無可奈何罷了。

如今有的選,他寧願拖點時間到年後,讓大傢伙能跟家人一起歡度新年。

“對了,那你在央視那邊?”

秦平遲疑地問道,連他都感受到央視那邊的動靜之大了。

還有人到他這兒打聽是什麼情況。

畢竟他們小組的副組長顧明在央視那邊掛個總指導的頭銜。

可他是真不清楚,別人都以為他是組長,實際上組裡以顧明馬首是瞻。

“暫時保密,不過可以透露一點風聲,是為春節準備的一臺晚會,規模前所未有。”顧明笑道。

他都說到這個份上,其實透露不少了。

在座幾人挑了挑眉頭,心中默默記下,等除夕那天說啥得看看是鬧啥名堂。

叮鈴鈴!

辦公室裡座機響起。

這是秦平專門申請來的,別看小組規模不大,但裝置、經費卻是樣樣齊全,且充裕。

“喂,這裡是文建小組。”魯小威接起電話。

所謂文建小組,便是文化建設小組的簡略稱呼,也是他們目前對外的名頭。

聽著電話那頭的聲音,魯小威臉色變得漲紅興奮起來。

他扭過頭去:“顧老師,找你的,你的《少林寺傳奇》在香江賣爆了,出版社請你過去做宣傳籤售。”

臥槽!

這個訊息如同炸彈一般,在辦公室裡炸響。

眾人一時間都消化不過來。

顧明的作品在內地受歡迎,他們倒是習以為常。

可在香江也能賣爆,真就是驚喜了。

對於香江,大陸人一直有種特殊的情感,一方面是知曉對方的繁榮,一方面也始終堅信要收回來。

這種情況下,一個內地作家能在香江打出名聲,帶來的衝擊力那是不言而喻。

當然,放在顧明身上,這事兒好像也沒那麼驚奇。

對方可是拿過威尼斯獎項的人,這貨身上的成就,哪個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找我沒用,讓他們透過外務部邀請吧,我個人是沒什麼問題,不過期限不能太長,央視這邊我還有事。”顧明沉吟著說道。

比起香江,他更看重接下來的央視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