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章

【《高山下的花環》上映引熱議。】

【二百億養出個白眼狼,喊出了民眾的心聲。】

【為那些遠在安南的軍人致敬!】

【唐國鏹表演令人刮目相看,奶油小生也可以演出軍人風範】

電影一經上映。

瞬間在主流媒體贏得頗多讚譽。

一個是政治正確,另一個是這電影確實拍得好。

國內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戰爭戲了。

像《廬山戀》《小花》都是以愛情為主。

從這點也看得出來,大部分人的心思在改革開放後,從集體逐漸開始轉變向自我。

連帶著顧明這個編劇,也愈發吃香。

二隊。

趙苯山擦擦額頭上的汗:“那傳達室,都是來找你的,有峨影廠、有珠影長,還有其他地方的製片廠,你現在是電影業的香餑餑。”

“告訴他們,我最近不太方便沒有?”顧明說道。

“告訴了,這些人都說隨時等著您,反正我看是不到黃河心不死。”趙苯山道。

他心裡也有個想法,那就是跟陳小二一樣,去拍電影。

不過顧隊不提這事,他不好張口。

“那就讓他們等著吧。”

顧明搖搖頭,不是他不講人情,是眼下這個關頭正是二隊要升格的時期。

他起碼得把本職工作給做到位。

哪怕沒啥事,表面功夫也得做好。

“對了,聽說遼省那邊喊你回去,你咋想的?”顧明問道。

“生是顧隊的人,死是顧隊的鬼。”趙苯山語氣很堅定。

什麼這那,在他眼裡都不如對方大腿粗。

他心裡很清楚,二人轉終究有侷限,可跟著顧隊,那舞臺可就大了。

不說別的,人家天天都是跟各大製片廠,各地衛視合作。

自己一個前農村盲流子,有朝一日都能混到上電視。

沒有顧隊,他這輩子都難。

“不用考慮我,有個事之前沒告訴你們,現在這會兒說也不晚,到年底我興許就調走了。”

顧明頓了頓,面對趙苯山瞪大的眼睛,笑道:“沒開玩笑,是真的。”

有顧明的二隊,和沒有顧明的二隊,那區別可就大了。

趙苯山腦袋一琢磨,小心翼翼道:“我能跟您一塊去嗎?咱沒資格進單位,給您打個下手也行。”

他是要把抱緊大腿這事給貫徹到底。

“那地方不是做事的地方,而且也不適合你,你是從下面摔打著上來,能站在眼下位置是自身能力足夠硬。”

“跟我去,浪費你的天分,也跟你的路線不符。”

顧明搖頭,如今他造成的蝴蝶效應夠大,對方還會不會像前世那樣成為春晚二代小品王,已經說不準。

但至少他還是希望對方能繼續在喜劇上發光發熱。

“那我明白了,我還是留在二隊吧。”趙苯山沉吟著說道。

“為啥?遼省是你老家,都說富貴還鄉,你要是回去也算是榮歸故里吧?”顧明詫異道。

趙苯山撓撓頭:“我說個實在話,你聽了別笑,遼省那邊都是老前輩還有關係戶,咱這孤家寡人的冷不丁進去,那肯定招白眼。”

“我還不如留在二隊,等到升格以後,咱咋不咋也勉強算元老了。”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他身上打著顧明的烙印。

有這個烙印在,他在二隊的待遇就截然不同。

至於陳小二,是個人都看得出來這廝心不在這兒,早晚也是回京的料。

“行,你想好就成。”

顧明對於這個他一手招攬過來的嫡系干將,也有幾分信任和愛才。

猶豫一下,叮囑道:“就算我走了,你在小品表演這塊也別懈怠,沒事多琢磨琢磨,自己編個節目啥的。”

“往後有更大的舞臺等著你,比方說這次你上了吉臺的錄製,過兩年,上央視錄節目也有可能。”

他沒辦法告訴對方春晚這個概念,只能隱晦提醒對方,自己回頭還會再託舉對方。

趙苯山聞弦知雅意,立馬挺直胸膛:“放心,顧隊,咱在隊裡肯定不會懈怠,有用到我的地方,決計不能給您掉鏈子。”

他心頭火熱,吉臺都上了,有顧隊提攜,央視還能遠嗎?

……

“哎呀,你個趙老蔫~”

顧家院子裡,電視機裡傳出黃姐的聲音。

一眾人正專注地盯著電視螢幕。

時不時跟著錄製現場的觀眾一起發出笑聲。

“以前在臺底下看過小趙他們演這節目,再看還是覺著可樂,而且這在電視上看著跟現場就是不一樣。”

顧母嘴裡磕著瓜子,振振有詞道。

“那肯定,這看著多敞亮,而且是坐在自家屋子裡,要說這生活就是越過越滋潤,等再過兩月入了冬,家裡盤個炕,看著這節目,神仙也不換。”

陳家嬸子跟著附和,說話的同時眼珠子沒離開過電視機。

剩下顧父、陳家大伯和陳父則是呡著小酒,夾著花生。

李虎這廝跟陳曉燕、顧紅等人湊在一起,嘴裡嚼吧著零食,越活越倒退。

堂廳裡的溫馨一幕,讓顧明臉上浮現出笑意。

這般場景,前世他想都不敢想。

“現在把《相親》給搬上電視,回頭你那《主角與配角》是不是也要搬上去?”

陳曉玉好奇地問道,她腦子活絡,立刻就窺斑見豹。

其餘人聞言,也豎起耳朵。

“已經錄完了,下下週你們興許就能在電視上看見,不過也說不準,後面還有京劇、豫劇等等戲曲,下期是咱們吉劇。”

“吉臺那邊會把我那節目排到第幾期,我也不知道。”

顧明隨意透露了下風聲。

看自己家人的架勢,貌似這檔綜藝比自己想象中要效果好得多。

甚至這幫人比看電視劇還要興奮。

“哎呀,還有吉劇,那我下星期又得提前關門。”

顧母咬咬牙,搖頭道:“一次還行,多了耽誤事,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重播。”

“肯定有,之前《我愛我家》不就晚上重播了。”顧父安慰道。

“要我說,還不如提前關門算了,你想想這節目一播,誰不是急著回家看,哪會去你那館子。”陳家嬸子說道。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一時間顧母猶豫起來。

顧明卻是笑了笑:“這多簡單。”

眾人聞言全都看向對方。

都知道對方有主意,不過想不到會怎樣解決。

“買個電視放到館子裡,不就能一邊開店一邊看。”顧明揭露謎底。

顧母翻了個白眼:“我圖啥,就為看個節目,專門買個電視,燒包得不輕。”

“這您就想錯了,買電視不光是為了您想看,還為了顧客想看,就像陳家嬸子說的,大家都著急回家看。”

“這時候,咱家館子裡要是有個電視,是不是那些人趕不及會到咱館子看,家裡沒電視的也會來,我就不信這裡面都是白看的,沒人吃碗餛飩。”

“再不濟一回生二回熟,以後就發展成咱們的顧客了,而且咱們可以發展點別的業務,賣個滷味啥的,他們不在館子裡吃飯,可以給家裡人帶點兒吃食。”

顧明為了讓母親安生地看個電視,費盡了口舌。

他說完,端著茶水猛幹了一口:“這電視一放,咱家館子保準在整個春城出名,到時候連帶著陳家嬸子的鋪子也能受益。”

“還有虎子他爸媽,也可以拉過來幫忙做滷味,順便擺上咱前營大隊的麥芽汽水,一舉多得。”

真要算起來,其實顧母的餛飩館子一個月沒少掙。

一臺電視機的錢綽綽有餘。

至於票證,都不用他出手,如今倒騰各種山貨的李虎就能弄來。

這傢伙現在路子也野得很,跟張亞兵算是狼狽為奸上了。

“我哥這話說的沒毛病,要是館子裡有電視,我感覺比在家看熱鬧多了,到時候滷味、汽水肯定不少賣。”

李虎聽到能讓自家父母也跟著來春城,也上了心,“這電視機的錢我出了。”

他有能耐把父母接過來,關鍵二老不願意,覺得他那不是正經買賣。

有顧明這番話,肯定能勸動。

“輪不上你這小輩,正好我還有點積蓄,電視機我買了,沾了你們那麼久光,也該我出把力了。”陳家嬸子開口道。

掏錢的事兒,還爭起來了。

不等顧母說話。

顧明直接拍板:“別爭了,你們倆合夥出錢,票證讓虎子去弄,實在不行我一個人包了。”

有他發話,電視機的事情就算定了下來。

而此時,電視上剛好播報起關於前營大隊生產的麥芽汽水的廣告。

這是吉臺第一個商業廣告。

顧明讓賈長海代表汽水廠出了一百塊,算是個意思。

效果也很好。

第二天,前營大隊的電話就差點被打爆。

這座機也是顧明借給對方弄上的。

當然,他也不是白白出力,汽水廠一半的分紅利潤都會給到他。

但顧明表面是應下,心裡卻琢磨好到時候只收回本金。

他不缺這點分潤,真要接下來,除了容易遭受詬病,以及惹得大隊其他人嫉妒,還代表著沉甸甸的責任。

他可不想一直被大隊拖著。

就是幫忙起個頭,汽水廠能辦好,鄉親們日子蒸蒸日上,算是福分。

萬一汽水廠由於市場緣故完蛋,他也不用再負責。

《曲苑雜壇》也在東三省一炮而紅。

連帶著節目第一期的趙苯山和黃姐,也成了炙手可熱的新星。

二隊的演出邀約瞬間多了起來。

全都指名道姓,要求必須有兩人搭檔出演《相親》。

電視的傳播力度,顯然比劇場演出要大太多了。

就在這種忙碌中。

迎來了《曲苑雜壇》第二期。

這期是以吉劇為主題,中間穿插了顧明的陶笛曲。

整個吉劇團都成了紅人。

顧明就更不用說了,他站在鏡頭前,優雅地吹奏陶笛曲的畫面。

成了東三省無數小姑娘晚上做夢的物件。

哪怕唐國鏹這個奶油小生,在東三省的地界,也不如顧明在女性中的影響力。

“顧指導,我就知道您還藏著好東西呢,這一回吉省就露出來了,《曲苑雜壇》這麼好的節目應該交給我們央視來做啊。”

“這樣全國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傳統曲藝的薰陶,而且那演播廳交給我們搭,肯定比吉省大氣。”

電話那頭,央視臺長唉聲嘆氣,為自家錯過這麼個好節目可惜。

他們現在是能弄一部類似風格的節目。

可少了個第一的名頭,身為央視,心裡總覺得不舒坦。

“瞧您說的,正因為央視面向全國老百姓,才得穩重行事,吉省這邊做著沒什麼問題,你們再跟進不也正好。”顧明笑道。

他承認自己是有點私心,不太想看著央視一家獨大。

任何一個領域,壟斷和獨霸都不是件好事。

只會減少競爭力,讓領域內變得沒有活力。

唯有競爭,才能讓這些衛視活躍且認真起來。

“這倒是,不過你得答應我,回頭我們要是請你來做節目,可千萬不能拒絕,不能說上了吉臺,我們央視反而不上。”央視臺長說道。

綜藝不同於電視劇,不適合央視轉播。

他打算開一檔屬於央視版的《曲苑雜壇》,這次電話也是打個招呼。

倘若沒有顧明的存在,抄下面的思路也就抄了,有本事告我噻。

“沒問題,我提前給你個建議,我們不是跟香江影視公司合作電影《少林寺》,拍完以後,可以把劇組主創請到央視進行採訪。”

“《大眾電影》賣得那麼火,民眾還是對影視行業很感興趣,不光《少林寺》,《包青天》、《我愛我家》的主創人員也可以請上去。”

顧明給出著主意,這一招其實適合日後節目競爭多了再用。

這會兒觀眾有節目看就不錯了,哪還有的挑。

但只在內地獨孤求敗多沒意思。

他琢磨著給內地的電視臺上點壓力,爭取把質量給捲上去,再反攻海外傳播。

不說別的,彎彎綜藝有段時間在大陸就很火。

大家同根同源,沒道理大陸綜藝不能傳播到彎彎或者香江。

綜藝這玩意兒可比影視劇洗腦多了。

“要不怎麼喊你顧指導呢,就知道找你準沒錯,等你什麼時候回京城,我喊著王福林他們為你接風洗塵。”

央視臺長結束通話電話,去執行顧明給予的建議。

後者放下電話,扭過頭對一旁的陳小二道:“走吧,齊導他們應該已經到演播廳了。”

沒錯,他已經提前安排吉臺對《高山下的花環》進行節目採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