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章 利用人們固定思維

想來想去,想出了反證,朱得高和柳燕一定不是一對愛侶。正因不是情侶,才需要別人來證明他們是情侶。

照此看來,你所分析出來的,根據餐車賬單來斷定朱得高實是單身到旅順口,確屬高明之至。“客人,一位”的字樣使你發生了懷疑,再加上令媛所說的關於戀愛心理的話,對於我都是很大的啟發。從而認為,柳燕在中途下車,只有朱得高自己前往旅順口。結論是他們兩人並非情侶。

鄭啟程經常在好滋味飯莊請客,已經是熟客。朱得高雖然沒有到過“好滋味”,卻認識柳燕。大概三人曾見過多面。朱得高和柳燕既然認識,於是談到一道搭火車的事。由第三者看來,果真就像一對情侶外出旅行了。這就是鄭啟程的目的。

因此,讓他們兩個人同時搭乘“T367次”火車,也是鄭啟程安排的。他是有這種條件的。

可是,這裡有一件使鄭啟程感到為難的事。他沒有理由把那兩名女服務員直接帶到第五號站臺上,直接帶到“T367次”快車旁邊。他的安排是要想個辦法,作為偶然的發現,看到那邊的一對男女。第五號站臺上的火車都是長途火車,如果不去上車,而專為去看人,很容易被人發現破綻。所以他必須利用其他的站臺來遠眺。這樣,他就作為到滄州去探望妻子,把她們帶到第三號站臺上,一切就顯得自然,看不出是故意安排的了。

可是他又遇到了麻煩事。從第三號站臺望到第五號站臺並不是一件容易事。無時無刻不有車輛來往停留,阻礙甚多。這件事我已經提到過。他最後苦心研究出,在開往大連的火車人站,而能夠從第三號站臺望過去能夠看到那列火車的時間,一天之中,只有十七點五十七分到十八點零一分這四分鐘時間。寶貴的四分鐘時間,大可利用的四分鐘時間。

前面信中提到,前往大連,本來搭乘哪一列火車都好,可是既然有了這一原因,就必須搭乘十八點三十分開行的“T367次”列車才可以。鄭啟程為什麼一定限定他們搭乘“T367次”快車,就是因為其他去大連的火車不合時間。為了要安排自自然然的目擊者,發現這四分鐘間隙時間的鄭啟程真是偉大。就算天津車站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這四分鐘時間。

照此看來,朱得高和柳燕一同啟程,乃是鄭啟程安排下來的。可是,怪事又來了。兩個人在六天之後,殉情自殺在棒棰島海岸。朱得高和柳燕都飲了摻有氰酸鉀的橙汁,身體緊挨在一起,自殺而死。根據化驗報告和現場情況(我只看到現場照片)報告,毫無問題是殉情自殺。

這一點就難以理解了。既非情侶,怎會殉情自殺?就算是鄭啟程安排得巧妙,他也不能勸服兩個毫無關係的男女一同殉情自殺啊!兩人並非情侶的推論,在殉情自殺的現實面前,只有土崩瓦解。不過,他們事實上並沒有一同殉情自殺的交情。這一矛盾,很難解決。

兩人的出發,就算是鄭啟程所安排的,但和棒棰島海岸的殉情自殺,無論如何也不能貫串下來。這是因為,殉情自殺的現實是無法否定的。出發和結局,情況完全相反,無論怎樣推敲,也解決不了這問題。

不過,兩人啟程既然是鄭啟程所安排,這一對男女的殉情自殺也勢必有牽連著鄭啟程的因素。

我當時雖然茫無頭緒,卻始終有此直覺。我在調查他前往溫州的行程時,一直確信,兩人自殺當晚,鄭啟程的影子也必然曾在棒棰島現場出現。至於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我還無法瞭解。當然他不會用催眠法令他們自殺。這兩個不是情侶的男女自然也不會根據鄭啟程的命令而自殺。雖然不瞭解,我卻始終執著於一項懷疑,鄭啟程為什麼一定要在他們自殺的當晚出現在現場呢?

幸而我推翻了鄭啟程的溫州行的說法,證明了他在一月二十日乘十五時自天津機場出發的飛機,飛向旅順口,在十九時二十分到達旅順口的機場,再加上棒棰島海岸的殉情自殺時刻是當晚二十一時左右,這就說明他的確是在現場。可是,話雖如此,兩人殉情自殺到底同鄭啟程的關係何在呢?這問題再度碰壁。怎麼思索,也解不開這個謎。

為此事而苦惱的第二天,我去咖啡館。我是愛喝咖啡的,我的科長常為此事而笑弄我。我一向在步行街飲咖啡,那天下雨,就進了步行街附近的一家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