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靈”警司宋明拿定主意,要先從鄭啟程的溫州之行下手。
鄭啟程到溫州旅行,事先也作了不少安排。在“D3125號”火車內同溫州官員會面是一個例子,但最顯著的事還是他命曹廣亮到蒼南火車站迎接。據曹廣亮說,把他叫到車站去,並無要緊事情。現在的問題是,那封電報是從哪裡打去的呢?“小機靈”警司宋明到蒼南進行調查時,曹廣亮稱已將電報撕毀扔掉。發電地址是無法調查的了。
鄭啟程在二十一號早晨自大連乘飛機起飛。他可能由大連電報局、旅順口電報局或機場打出。但是,看來不像。鄭啟程城府甚深,為了慎防曹廣亮研究發電地點,他一定是從天津打出去的。也就是飛機自大連飛到天津機場之後,在換機飛往蒼南之前的一小時候機時間,從機場打出去。
可是,這個道理也講不通。到了天津機場之後,他應該已經曉得到達蒼南的確實時間,既知飛機可以準時到達,那麼,他就有可能由蒼南到樂清,再由樂清折返回頭,乘“D3125號”列車回到蒼南。既然如此,他就沒有理由再命曹廣亮到候車室迎接,而應該直接電令曹廣亮前往蒼南火車站站臺迎接,親眼看到他從“D3125號”列車下車,以增強效果。
想到這裡,“小機靈”警司宋明開啟記事簿,翻到曹廣亮講話的記錄部分。曹廣亮說的是:“那封電報是一封普通電報,記得是二十一日十一點鐘收到的。”
按二十一日十一點鐘收到來計算,天津蒼南間的電報拍發需要兩個鐘頭,應該是早晨九點鐘拍電。那時刻,鄭啟程正坐在大連機場起飛的飛機中,恐怕剛剛飛到普蘭店或瓦房店的上空,鄭啟程本人還未到天津呢?
如果是在大連電報局打的,情況如何?大連蒼南間的電報大約也需要兩個鐘頭。鄭啟程如果在大連機場八點鐘上飛機前拍電,那麼,電報在十一點鐘左右送到曹廣亮手裡,時間還能吻合。
(這麼說,鄭啟程這封電報還是從大連打出去的?)如果能把發電地方尋到就好辦了,不過,鄭啟程恐怕不會這樣粗枝大葉。話雖如此,“小機靈”警司宋明仍然決定立即同大連市公安局聯絡,要求調查二十一日市內收發電報情況。
“小機靈”警司宋明回到公安廳,向科長彙報工作。
“不錯,注意得很周到。”科長笑逐顏開。“讓曹廣亮在候車室等待這一點。分析的理由很清楚。馬上就同大連公安局聯絡,要求調查。不過,鄭啟程雖然自己不能在天津打電報,也許是拜託其他人打的。”
“說得對,”“小機靈”警司宋明答道。“我也調查一下天津的電報局。”
研究已畢,科長喝著茶笑道。
“你好像是每逢出去喝一次咖啡,就能想出一次高棋。”
“外面的咖啡合我的路數啊!”“小機靈”警司宋明開了個玩笑。
“不過,這封電報如果是從天津打的,倒沒有什麼。正如你剛才所說,如果是從大連打的,不就證明鄭啟程那天早晨果然是在大連麼?”
“不!”宋明意見不同。“如果是從天津打的電報,反倒怪了。從那個時間推斷,絕不是鄭啟程自己打的,而是有人效勞。我倒想知道是誰代辦的。”
“鄭啟程手下的職員?”
“不像。”
“為什麼?”
“鄭啟程啟程去蒼南,是二十日下午二時左右。如果當天不打,而吩咐到第二天早晨九點再打電報,豈不引起詫異。鄭啟程這個人的性格,是無微不至的,他非常注意不要到將來調查時露出馬腳。”
問答至此終了。
可是,經過兩三天的調查,探員回報,天津的任何電報局在當天都沒有收發過這樣一封電報。
大連公安局的回答也是一樣。大連市、旅順口市的電報區域性無此電報。
“小機靈”警司宋明慌了手腳。
“不發電報就不會收到電報。這傢伙是從什麼地方打的電報呢?”
“小機靈”警司宋明不覺連連敲擊自己的頭。
“我真是糊塗。為什麼不到收電的電報局去問?”
這件案子費時傷神,頭腦似乎硬化了。
“小機靈”警司宋明立即向蒼南公安廳要求調查。
迴音第二天就來了。
“該電系一月二十一日八時五十分自浙江義烏車站拍發。”
既不是天津,又不是大連。而竟是義烏市。這是特別快車到達終點站鹿城車站前的一站。
“小機靈”警司宋明大感意外。
但是,仔細推敲下來,也並不意外。它不正在從天津去溫州的路線上嗎?他特別注意到八時五十分這一時間,查一查火車時間表,發現正是從天津濱海火車站開出去的“K551號”列車剛離開義烏車站的時間。
一定是火車乘客拜託列車長髮出去的電報――宋明直感。
二十一日早晨,經過義烏車站的火車,不正是鄭啟程自稱搭乘前往的“K551號”列車嗎?這列車與鹿城樂清第十七班渡輪銜接,剛好趕上從樂清開出的“D3125號”列車。
哎,看起來,鄭啟程果然真是坐“K551號”列車了。搞來搞去搞不清。越是調查,越是證明鄭啟程的話毫無錯訛。
“小機靈”警司宋明轉過頭去,科長立刻說道,“你以為那封電報真是鄭啟程打的麼?”
“什麼?”“小機靈”警司宋明猛地抬頭。
“啊呀,你不是說過,有人代勞麼?”
――有人代勞。
“小機靈”警司宋明凝視著科長的面龐。“對,我明白了,科長。”宋明全力說道。
“你這傢伙,自己說的話反而忘了。”科長放聲大笑。
“小機靈”警司宋明立即打電話到天津濱海車站的乘務部。“喂,喂,去鹿城的‘K551號’列車的列車長,是由你們這裡派嗎?”
“對的,全部都是。”答得很爽訣。
“小機靈”警司宋明跳上公安廳的汽車,立即奔往濱海車站的乘務部。
出來會面的是副部長。
“今年一月二十日二零五次‘K551號’列車,請你等一等,”他翻出出勤簿,“是個姓谷的人,正在這裡,我馬上叫他來。”
“拜託了。”宋明的心怦怦地跳著。
被召喚來的列車長是個三十歲左右、很精明仔細的人。
“噢,是這件事。電報內容我記不太清楚了,我只記得未到義烏車站之前,在杭州車站附近,有人託我打一封電報。大概就是一月二十一號早晨的事。除此之前,就沒有在附近打過電報了。”
“託你打電報的旅客,有什麼特徵嗎?”“小機靈”警司宋明全心全意期望這位列車長記憶清晰。
“是臥車上的客人。記得是個又瘦又高的人。”
“什麼?瘦子,不是很胖的人嗎?”宋明心中大喜,又仔細釘問一句。
“不,一點都不胖,是個瘦子。”列車長逐漸把記憶恢復起來。“當時是兩個人在一起。”
“一起兩個人?”
“我剪票的時候發現的。那個人連旁邊的人的車票一齊交給我。旁邊那個人好像是位要人,樣子神氣。瘦子對他非常低聲下氣。”
“那麼,是那個辦事員要你打電報。”
“對的。”
――鄭啟程的電報果然是有人代打的。那位要人,一定是某部的吳傳中司長。陪伴他的秘書又是誰呢?
“小機靈”警司宋明一向以為,吳傳中司長到溫州出差,只是獨自前往。哪知,一個部的司長級人士,還會有秘書同行。
“小機靈”警司宋明於是暗中調查,一月二十日伴隨吳傳中司長前往溫州的秘書到底是誰。
是個名叫“劉書中”的人。這個人正是在前幾天曾經奉了吳傳中司長之命,拜訪孫明理科長,證明鄭啟程的確搭乘了“D3125號”火車的人。
第二天,“小機靈”警司宋明飛赴鹿城。
他把一月二十一日溫州的鹿城到樂清渡輪旅客表再度詳查了一遍。
吳傳中司長和鄭啟程的名字都有。可是,並沒有劉書中之名在內。――現在瞭解了,是劉書中冒著鄭啟程之名,搭乘了渡輪。
矗立在“小機靈”警司宋明面前的石壁崩塌了。他終於獲得了勝利。
其後的事就是要追查為什麼會有鄭啟程的親筆筆跡在旅客表上出現了。不過,在此以前的複雜關鍵都已解決,這件小事還會造成什麼困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