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遠航第一站占城

選在深秋出海,不是朱高煦拍腦袋決定的。他上輩子當過船長,當然懂海上的門道。他記得清楚,這片海域一到夏末秋初,颱風一個接一個。七八月份那風浪,能把鐵打的船都給你拆了,更別說這支關係到大明臉面和未來的龐大船隊。為了穩妥,避開要命的風暴,晚秋出發最合適。

船隊起航後,順著海岸線往南走。因為是近海航行,頭一段路相當順利。

白天,天是天,海是海,一片開闊,偶爾有海鳥落在桅杆上叫幾聲,給單調的海上日子添了點動靜。晚上,天上星星不少,月光灑下來,照得海面亮閃閃的。除了偶爾要小心避開些礁石淺灘,船隊走得穩當得很。

大半個月後,船隊到了占城港口外頭。鄭和站在大船船頭,眯著眼已經能看到遠處港口的影子了。

他派了一隊人坐小船先過去,跟占城那邊打聲招呼,順便告訴他們,這次來的人裡頭有大明的皇子,一位王爺。占城是海港,來往船隻多,鄭和也讓他們找個熟悉本地水路的嚮導,好引著大船隊進港停靠。

幾條小船立刻從大船隊裡劃出去,朝著港口去了。

…………

小船破開水面,朝著占城港口劃去,水花輕輕拍著船邊。陽光照在水上,有些晃眼。遠遠看去,港口的模樣越來越清楚,能看到旗子、密密麻麻的船,碼頭上人來人往,吆喝聲、搬東西的號子聲混在一起,一派忙碌景象。

船靠了岸,使者們跳上碼頭,沒心思看周圍熱鬧,直接往管港口的衙門走。他們的事兒很明白,就是通報大明船隊到了,再商量進港的事。

碼頭上的占城官員們見慣了各國的船,本來沒太在意。可等聽清來的是大明使者,隊伍裡還有皇子,一個個臉色都變了。

大明,天朝上國,這名頭分量太重。這訊息一下子讓港口炸開了鍋。他們趕緊往上報信,一層層傳上去,整個港口立馬手忙腳亂起來。

占城王宮裡,國王剛和大臣們議完事,侍從就慌慌張張跑進來,聲音都帶著顫:“大王,大明寶船艦隊到了港外,船上……船上還有一位皇子!”

國王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上是藏不住的激動。這事兒的分量他哪能不明白?大明皇子親自來,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榮耀,也是跟天朝拉近關係的好機會。他立刻大聲吩咐:“快,傳令下去,所有大臣都來,準備最好的禮節,跟我一起去迎接!”

整個王宮都動了起來,大臣們急匆匆趕來,國王自己也趕緊換衣服,仔仔細細整理儀表,生怕有一點不妥當。港口那邊也接到了命令,派出了經驗最老到的舵手,去引大明寶船進港,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沒多久,一支氣派的迎接隊伍就從王宮出發了,儀仗齊全,衛兵盔甲鋥亮,連大象都裝飾得漂漂亮亮。街兩邊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都在小聲議論這難得一見的場面,猜著天朝貴客是來幹什麼的。

港口外,鄭和站在旗艦船頭,遠遠看著碼頭上的陣仗和人堆,微微點了點頭。看來占城對迎接天朝使者很上心。朱高煦站在他身後,眼神越過那些儀仗隊,仔細看著港口的佈局,停泊的船隻大小,還有碼頭上堆放的貨物。

在占城舵手的萬分小心引領下,龐大的寶船艦隊慢慢駛進了港口。那巨大的船身投下大片陰影,港裡的小船跟它們一比,顯得格外渺小。碼頭上的人群漸漸安靜下來,都屏住呼吸,被這從未見過的龐大艦隊給鎮住了。

寶船穩穩靠岸,舷梯放了下來。鄭和穿著官服,帶著隨從先走下去。占城國王已經在下面等著了,趕緊迎上來,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跟鄭和問好。

兩人客套了幾句,國王就熱情地邀請鄭和還有朱高煦去王宮吃飯。

朱高煦只是點了點頭,算是露了個面,就退到了一邊。這種官方場合,他樂得讓鄭和去應付。他的心思更多放在觀察占城的風土人情上,默默記下那些以後可能用得上的東西。

接下來的幾天,船隊在占城港口補充給養。淡水、新鮮瓜果和肉食一箱箱往船上搬。水手們也得了機會下船走動走動,用帶去的瓷器、絲綢或者小玩意兒跟當地人換點新鮮東西。話雖然說不通,比劃起來也挺有意思,給枯燥的海上生活添了不少樂子。

跟占城國王客氣地談過話之後,艦隊又出發了。之後,他們按順序去了馬六甲蘇丹國、錫蘭島的佛教王國、古裡這些地方,最後到了非洲東海岸的摩加迪沙。

一路上,鄭和都嚴格按著朱棣的吩咐辦事,宣揚大明國威,賞賜東西,接受朝貢,也做官方貿易,還讓人繪製海圖,一切都規規矩矩。

等船隊到了摩加迪沙,鄭和站在船頭,看著茫茫的印度洋,心裡已經在盤算著回航的事了。他覺得這一趟的任務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到了這裡,算是到了極西邊,再往前走,怕是難了。

可就在他拿定主意的時候,朱高煦找來了。

“鄭大人,咱們不能就到這兒。”朱高煦一開口就直奔主題。

鄭和愣了一下,看著他問:“王爺,咱們是奉皇上的命令出來宣揚國威,現在到了這極西之地,各國也都表示臣服,是不是該……”

“皇上是讓咱們宣威四海,可這四海到底有多大,皇上自己也未必清楚。”朱高煦打斷了他的話,抬手指著西南方向,“我看了星象,也研究了海流,這地方往南,還有更廣闊的天地。我的封地,要在更遠的地方,在南邊的最南邊!希望鄭大人能跟我一起去看看,也好回去跟皇上交差。”

鄭和眉頭皺了起來,想了一會兒才說:“王爺,再往南去,海圖上沒記載,風浪也難說,風險太大了。再說,咱們帶的物資……”

“風險大,機會也大。”朱高煦語氣很堅定,“我帶來的船,不怕更大的風浪,物資沿途也能補充。鄭大人,您就不想知道,這片海的盡頭到底是什麼樣嗎?咱們好不容易走到這兒,為什麼不再往前走一步,給大明開闢一條全新的航路呢?”

鄭和沒有馬上回答,他的目光落在朱高煦臉上。這位年輕的王爺,眼睛裡有種藏不住的渴望,那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征服的念頭。這種眼神讓他覺得有點陌生,也讓他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自己現在這個決定,可能會改變整個航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