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與朱高熾的約定

朱高熾輕車簡從,只帶了個隨從便來到了漢王府。下人敲開了漢王府的大門,通報之後,朱高煦正在書房內規劃物資,聽到下人來報,臉上閃過一絲意外,心裡卻直犯嘀咕:“這胖子今天怎麼一個人來了?莫非是來探我口風的?”

朱高熾下了轎,看著眼前這座漢王府,想到即將遠行的二弟,心裡五味雜陳。他稍作等待,便見朱高煦快步從府內走出,臉上帶著笑。

朱高熾上前一步,親熱地拉住朱高煦的手:“二弟,聽說你要出海就藩,哥哥我心裡實在不捨啊!”

朱高煦心想:“不捨?你是怕我威脅到你的太子之位吧!”面上卻不動聲色,反手握住朱高熾的手:“大哥,瞧你這話說的,弟弟我這不是為大明開疆拓土嘛!”

兩人進了府,分賓主落座。朱高熾開門見山:“二弟,你老實告訴哥哥,你為何非要去那海外就藩?大明的封地,難道還容不下你嗎?”

朱高煦嘆了口氣,臉上露出幾分無奈:“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古以來這太子之位,名義上都是嫡長子的。咱爹當年靖難,已經壞了一次規矩。要是咱們兄弟再為了這位置爭個你死我活,大明怕是要步大唐後塵,皇室宗親之間殺的血流成河,那可就真成笑話了。”

朱高熾聽了,心中一震。他沒想到,朱高煦竟然會把話說的這麼直白。

朱高煦接著說:“太祖爺爺當年定下規矩,就是要咱們這些子孫後代多多開枝散葉,壯大家族。咱們要是自相殘殺,那不是違背了祖訓?弟弟我可不想背這個罵名。”

朱高熾沉默了。他知道,朱高煦說的都是實情。

“所以啊,大哥,我琢磨著,與其留在京城,跟你爭這個那個,倒不如出去闖闖,尋找自己的路。”朱高煦語氣誠懇,“只有遠離大明,我這個二弟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用整天提心吊膽,擔心哪天腦袋搬家。”

朱高熾看著朱高煦,眼神複雜。他不得不承認,朱高煦說的有道理。可是,他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

“二弟,你這話說的倒是輕巧。”朱高熾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可你這一走,萬一在海外……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那可如何是好?”

朱高煦哈哈一笑:“大哥,你多慮了!我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難不成還能造反?再說了,就算我真有那個心思,隔著萬里重洋,我也鞭長莫及啊!”

朱高熾盯著朱高煦的眼睛,想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麼。可是,朱高煦的眼神坦蕩,沒有絲毫閃躲。

“但願如此吧。”朱高熾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相信朱高煦,“二弟,你既然已經決定了,哥哥我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你這一走,咱們兄弟可就難得見面了。”

朱高煦又主動開口:“大哥,你我兄弟二十載,兄弟情深,你我之間的感情深情似海!”

他頓了頓,走到朱高熾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放緩:“再說了,咱倆都老大不小了,也該為自己打算打算。你守著這太子之位,我呢,就去海外闖蕩一番,各得其所,豈不美哉?”

“再說了,就算我真在海外折騰出點名堂來,那也是給咱老朱家開枝散葉,壯大聲勢,對大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朱高煦繼續說道,“難不成,你還怕我帶著一群土著回來跟你搶皇位?”

朱高熾被他這話逗樂了,忍不住笑出聲來:“你這小子,倒是會說笑。”

“大哥,我這可不是說笑,我是認真的。”朱高煦正色道,“咱們如今都是弱冠之年,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路。二十年的兄弟之情我無以為報,只恨我們生在帝王之家,只希望遠遠的離開大明,不要產生衝突,距離產生美,每次我派人來大明通商朝貢時與你書信聯絡,以續兄弟之情。”

朱高熾聽著,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朱高煦這話是發自肺腑的。

“二弟,你……”朱高熾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大哥,你放心,我朱高煦說到做到!”朱高煦見狀,又補充道,“我向你保證,只要大明還在,我的藩國就絕不越過馬六甲海峽一步!我只會在馬六甲以西發展,絕不與大明為敵!”

他這話,算是給朱高熾吃了一顆定心丸。

“好!二弟,我相信你!”朱高熾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哥哥我也不再阻攔你。只希望你在海外一切順利,平平安安!”

“多謝大哥!”朱高煦拱手道,“等我到了海外,一定派人給你送些稀罕玩意兒來!”

“哈哈哈哈,好!我等著!”朱高熾大笑起來。

.........

朱高熾回到東宮,將與朱高煦的對話細細回想了一遍,又把解縉等一眾心腹謀士召來商議。他將漢王府的所見所聞,包括朱高煦的神態語氣,都複述了一遍。

“諸位,你們覺得老二這番話,有幾分可信?”朱高熾說完,端起茶盞,卻發現茶水已涼。

解縉捻著鬍鬚,沉吟片刻:“殿下,漢王這番話,聽著倒是誠懇。他說不願兄弟鬩牆,想來也是真心。畢竟靖難之役的教訓還在,他應該不想重蹈覆轍。”

“可他保證不越過馬六甲海峽……”解縉頓了頓,“這話就有些意思了。馬六甲以西,那可不是大明勢力範圍,天高皇帝遠,他朱高煦想做什麼,咱們也管不著。”

朱高熾眉頭微皺:“解學士的意思是,老二還是有異心?”

“異心倒也未必。”解縉搖了搖頭,“臣以為,漢王此舉,更像是一種……遠遁。遠離大明權力中心,以求自保。”

“遠遁?”朱高熾有些不解。

“殿下,您想想,漢王留在京城,始終是個變數。他若真想爭,對您始終是個威脅。可他這一走,去了那馬六甲以西,遠離大明,反倒讓您安心。”

“這……”朱高熾沉吟著,“可他為何偏偏要選馬六甲以西?那地方,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殿下,馬六甲以西,據臣所知,多是些未開化的島嶼,並無什麼強大的勢力。漢王選那地方,或許是覺得那裡更容易立足吧。”解縉分析道,“再說了,那地方離大明夠遠,也算遂了他的心願。”

朱高熾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依解學士之見,咱們該如何應對?”

“殿下,臣以為,咱們不妨順水推舟。”解縉微微一笑,“漢王既然想走,咱們就讓他走得安心,走得放心。甚至,咱們還可以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助他?”朱高熾一愣。

“殿下,漢王不是要造船嗎?咱們可以多派些工匠過去,幫他把船造得更好、更快。這樣,他也能早日離開大明,咱們也少了樁心事。”

“嗯……”朱高熾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解學士說得有理,二弟這番話,倒也像是肺腑之言。不過,為防萬一……”他頓了頓,看向解縉,“解學士,你還是派幾個人,暗中留意漢王動向。主要看看他是否真的去了馬六甲以西,可別去了什麼扶桑、安南等地,那可就麻煩了。可以從鄭和那裡入手,我猜測鄭和應該還會回到大明,到時可在其中安插幾個我們的人,也好掌握漢王的動向。”

解縉立刻應道:“殿下放心,臣明白。漢王既然說了去馬六甲以西,想必也不會食言。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那馬六甲以西,據臣所知,似乎並無什麼強大文明,多是些荒蠻之地,想來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咱們只需確認他遠離大明,便可安心了。”

“還有,”朱高熾又補充道,“漢王不是說要跟咱們通商嗎?這事兒咱們也可以應允。不過,要派人盯著點,別讓他藉著通商的名義,幹些別的勾當。”

“殿下英明!”眾幕僚齊聲稱讚。

朱高熾擺了擺手:“行了,都下去吧。記住,這事兒要秘密進行,千萬不能讓漢王察覺。”

“臣等告退。”

眾幕僚離開後,朱高熾獨自坐在書房裡,心裡卻還是有些不踏實。他總覺得,朱高煦這次出海,似乎還有些什麼事情瞞著他。

“老二啊老二,你可千萬別做什麼傻事啊……”朱高熾喃喃自語,“否則,別怪大哥我不念兄弟之情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方。天邊,夕陽西下,將天空染成一片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