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章 戲魂炸雞

解放初期,青河鎮中心坐落著一座古舊的戲園子。灰磚牆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褪色的燈籠在寒風中搖晃,彷彿在訴說著往日的繁華。臨近年關,戲園子的戲碼排得滿滿當當,每天都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戲迷。

臘月廿三這天,鎮上的陳老頭早早地就帶著孫子小寶往戲園子趕。陳老頭是個老戲骨,從小聽著梆子戲長大,退休後更是把聽戲當成了生活裡最要緊的事。小寶雖說才八歲,卻也跟著爺爺耳濡目染,成了個小戲迷。平日裡一聽說要去聽戲,小寶總是興奮得又蹦又跳,可今天,當爺孫倆走到戲園子門口時,小寶卻突然停下了腳步。

戲園子門口的海報上,畫著《牡丹亭》的劇照,杜麗娘和柳夢梅眉眼含情,可小寶卻覺得那畫上的人眼神空洞,像是要把人吸進去。門口熙熙攘攘,賣瓜子、糖葫蘆的小販吆喝聲此起彼伏,可小寶卻只覺得渾身發冷,一種說不出的陰森感籠罩著他。

"快走啊,磨蹭啥呢?"陳老頭拽了拽小寶的手。小寶卻緊緊攥著爺爺的袖口,小臉煞白,嘴唇不停地顫抖。"爺...爺,咱們別進去了。"小寶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

"這孩子,今天怎麼了?"陳老頭有些不耐煩。

小寶湊近爺爺耳邊,壓低聲音說:"我剛才看見裡面的人不對勁,他們渾身冒著黑霧,不像是活人..."

陳老頭身子猛地一僵。他在鎮上生活了大半輩子,自然聽過不少關於戲園子的傳聞。據說這裡以前是個亂葬崗,民國時期蓋園子的時候,還挖出過不少無名屍骨。這些年,戲園子裡也時不時傳出怪事,只是大家都不願意細究。

陳老頭四下張望了一番,拉起小寶就往回走。爺孫倆心裡都七上八下的,默默沿著街道走著。突然,一陣誘人的香味飄來,原來是街邊新開了一家炸雞店。暖黃色的燈光透過玻璃窗灑出來,店裡飄出的油炸香氣讓小寶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陳老頭看著孫子饞嘴的模樣,嘆了口氣。馬上就要過年了,平日裡他最疼這個孫子,自然捨不得讓孩子失望。"走吧,進去吃點。"他牽著小寶推開了炸雞店的門。

店裡客人不多,老闆是個操著外地口音的中年男人,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爺孫倆點了一份炸雞,找了個靠窗的位置。不一會兒,一大盤金黃酥脆的炸雞就端上了桌。小寶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發出誘人的聲響,鮮嫩的雞肉香氣四溢。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不好啦!戲園子著火啦!"

"快去救火啊!"

嘈雜的呼喊聲此起彼伏。陳老頭和小寶猛地站起來,透過窗戶望去,只見戲園子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人群開始朝著戲園子湧去,尖叫聲、哭喊聲混成一片。陳老頭臉色鐵青,拉著小寶就往外跑。

等他們趕到時,戲園子已經被大火吞沒。火苗"噼裡啪啦"地躥得老高,濃煙嗆得人睜不開眼。

"快救人啊!裡面還有人呢!"圍觀的人焦急地喊著。可戲園子的大門卻緊緊鎖著,怎麼也打不開。原來,戲園子的管事為了防止有人逃票,等戲開場後就撤掉了售票臺,還把大門從外面鎖上,自己則跑到附近的茶館喝茶去了。這下可好,裡面看戲的二十多個人全都被困在了火場裡,根本無法逃生。

火勢越來越猛,等消防車趕到時,戲園子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消防員撲滅大火後,現場慘不忍睹:燒焦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很多都已經辨認不出面目。這場大火奪走了二十三條人命,其中還有四個孩子。

自那以後,青河鎮就流傳起了恐怖的傳說。有人說,每到深夜,戲園子的廢墟上還能聽到若有若無的唱戲聲;還有人說,那家炸雞店的炸雞雖然香氣撲鼻,可吃到嘴裡總帶著一股奇怪的血腥味。更詭異的是,有食客聲稱在店裡看到過渾身冒黑霧的人影,模樣就和小寶當初描述的一模一樣。

多年後,一位民俗學者來到青河鎮,聽聞了這個故事。他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戲園子所在的位置,在清末確實是一片刑場。後來民國時期改建戲園子時,因為工期緊,很多屍骨都沒有妥善處理,直接就地掩埋。而那家炸雞店,正好就開在戲園子後牆根的位置。

隨著時間推移,青河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戲園子的廢墟上建起了高樓大廈,炸雞店也幾經轉手,但那個關於"戲魂炸雞"的傳說,卻一直流傳在鎮民之間。每當寒冬臘月,北風呼嘯而過時,總有人說能在空氣中聞到一股混合著炸雞肉香和焦糊味的詭異氣息,還有若隱若現的唱戲聲,在夜色中迴盪...

後來,又有新店在舊址開張,櫥窗裡依舊掛著金黃誘人的炸雞,可老鎮民們都知道,路過時要快步離開,千萬不能多看一眼。因為有人說,在某些特殊的夜晚,當你盯著炸雞看久了,那些金黃酥脆的表皮下,似乎隱隱透出一張張蒼白的人臉,空洞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