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只要吳王吩咐

海城外,那些聚在一起的災民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朱允熥要讓他們做什麼。

聊著聊著,大家也不再糾結了。

反而大家的心都一致了,只要吳王吩咐,他們就認真去做。

就在一萬名災民滿懷期待等待的時候,海城那不足六米高的城牆上,終於出現了朱允熥的身影。

“吳王殿下來了!”

“吳王殿下好!”

“吳王殿下!”

“吳王殿下,我什麼都願意為您幹,您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朱允熥剛一出現,人群立刻沸騰起來,不少人都激動地揮手呼喊,表達感激之情。

他看看這些熱情的百姓,嘴角浮現出一絲滿意的微笑。還好,自己分發的糧食總算沒有白費。

“好了,大家靜一靜!”

朱允熥舉起手示意眾人停下喧譁。

僅僅片刻間,整個場面便安靜下來,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想必你們都在想,我為何將你們召集於此吧?”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準備發表他的首次公開講話。

“從一開始我就說過,只要肯努力做事的人,我絕不會虧待他們;而那些懶惰耍滑的傢伙,則會被驅逐出海城,甚至更遠的地方,因為我封地裡容不下閒散之人。”

“當然啦,我相信追隨我的人都是勤勉之輩,畢竟這麼偏僻的海城,懶漢估計都不願來。”

“好了,多餘的話不多講了。”

開場之後,朱允熥切入正題:“現在輪到你們為我效力了,其實這也是為了你們自己。”

“為何這樣說呢?”

“我手上的糧食確實不多了,這次帶你們去做的是向蒼天祈求糧食。”

此話一出,姚少寶聽得額頭直冒冷汗。殿下,您說什麼不好,偏偏提到糧食短缺!

這要是不小心引發了災民暴動,可怎麼辦?

然而,姚少寶顯然低估了朱允熥在災民心中的威望。

接下來的一幕讓他目瞪口呆——原本熱情的百姓變得更加亢奮,齊聲表示願意替吳王殿下分憂解難。

看著底下像狂熱信徒般的民眾,朱允熥心中暗忖:看來在我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超過了那位坐在應天府的老頭。

果然是災民最容易被感動。

隨後簡單交代幾句後,朱允熥便率領著一萬名難民、五百名精銳士兵以及無數輛馬車,浩浩蕩蕩地朝北進發。

途中,村民們閒暇時低聲議論:

“咱們吳王殿下該不會是真的缺糧了吧?不是說他囤積的糧食多得數不過來嗎?”

“那些傳聞哪能全信,即便真有那麼多糧,看看他是如何幫助咱們的。”

“沒錯,他發放的是濃稠的大米粥,一天三頓;其他地方只能喝稀米湯,一天才兩頓。”

“即便殿下再富足,這樣分發下去也會撐不住的。”

“擔心這個也沒意義,不如猜測他這次要帶我們去哪裡找糧好了,說是請老天幫忙賜糧,真不知道該怎麼弄呢。”

“別瞎想了,咱家王爺那是天上來的神仙,他說能從老天爺那裡討來糧食,就肯定能討來,咱們只管幹活就行。”

“是。”

老百姓們背後議論的話,其實有人偷偷告訴了朱允熥。他聽了只是笑了笑,就算讓他們知道自己沒糧也沒關係,只要這些人相信自己、願意跟著活下來,反倒能更賣力幹活。

姚少寶對自家王爺佩服得不得了,這種事,就算是應天府的洪武皇帝也不一定能辦成,當然,除非不用動武才行。至於那個皇太孫朱允熥,姚少寶越看越覺得,王爺比他更適合坐那個最尊貴的位置。

就在朱允熥帶人去尋糧的時候,北邊負責運糧到捕魚兒海的隊伍被錦衣衛接管了。

“皇上說了,五天內必須趕到海城,違者殺無赦!”

原本負責押運的戶部官員正疑惑怎麼突然冒出這麼多錦衣衛,一聽這話全都傻眼了,心想皇帝肯定是要找藉口收拾他們。

眼下北方到處都在下大雪,說不定哪天就來暴風雪。別說五天,十天都未必能走到目的地。

“各位大人,這事實在辦不到,人也要吃飯休息,加上天氣這麼差,我們五天根本到不了海城。”

負責押運的戶部官員實在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講實話。

“這是皇上的命令!”

“不過你們別害怕,我們會幫忙的,如果日夜兼程,也許能按時到海城。”

錦衣衛的人一本正經地說著,心裡卻清楚這對這些官員來說有多難。畢竟從接到命令開始,他們的命運就跟這些官員綁一起了,要是完不成任務,不僅會被皇帝懲罰,甚至可能因此丟了性命。

“小的明白!”

戶部官員還能怎麼辦?只能豁出去了。

可路上一聽說這一切是因為吳王朱允熥胡亂發放救濟糧導致的,那些戶部官員恨不得立刻宰了他。

你說你好好當你的王爺不行嗎,非要摻和救災的事。就算要摻和,你也得知道朝廷是怎麼救災的吧,對糧倉裡的糧食總該有點規劃吧。你這樣亂來,弄得糧食緊張,這不是害死我們了嗎?

唉!

吳王闖禍了,我們這些做屬下的只能背黑鍋了!

正在帶人往北運糧的朱允熥完全不知道戶部那些官員已經恨透了他。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老爺子給他送來了救濟糧。

朱允熥根本沒想過會鬧饑荒,也沒去關心朝廷如何救濟災民,更不知道這次全國受災的災民到底有多少。當他看到海城的二十多萬難民時,心想這次大明的災情肯定特別嚴重,災民數量可能達到上百萬甚至幾百萬。這麼多人都要吃飯,老爺子哪有時間管他呢。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全國這次受災的災民總共才五十多萬,其中一大半都跑到他這兒來了。他自己覺得號召力不足,畢竟他的名聲不太行。但他沒意識到,“不會虧待你們”

這幾個字對那些餓肚子的人來說有多重要。

一天後,在地圖指引下,朱允熥終於帶人到達目的地——捕魚兒海,也就是後來叫貝爾湖的那個大湖。

他所說的“向老天借糧”

,其實就是冬天捕魚。貝爾湖底是沙礫,是個天然漁場,裡面魚種很多。湖面面積有六百多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查干湖的兩倍大。查干湖每年冬天捕魚能有五千噸的收穫,貝爾湖只會更多。五千噸等於五百萬千克,貝爾湖冬捕估計能搞出一千萬斤不成問題,畢竟明朝初年的環境比以後好多了,這裡還沒開始大規模冬捕,湖裡肯定有不少魚。要是貝爾湖捕得不夠,還可以往北去呼倫湖,那個湖有四個貝爾湖那麼大,魚資源肯定多得多。整個海城的人就算光吃魚,也能熬過這個冬天。

“姚少寶,按我說的計劃行動,讓大家趕緊動手,我現在去找合適下網的地方。”

時間緊迫,從貝爾湖到海城來回就要一天,我們現在捕上魚送回去,剛好能填滿糧倉的缺口。

“明白,殿下!”

姚少寶現在幹勁十足,因為來的時候朱允熥稍微提了下冬捕的事。聽說在捕魚兒海冬天捕魚能捕到幾百萬斤甚至上千萬斤,他早就等不及想開始了,想親眼見識一下吳王殿下說的那種壯觀場面。

“捕魚?吳王殿下說的‘向天借糧’,原來是捕魚!”

“捕魚兒海的魚確實多,但現在是冬天,冰層有幾尺厚,怎麼捕?”

“吳王殿下肯定有辦法,剛才我看見很多人在修整漁網,那網少說也有幾百米長。”

“幾百米長的網怎麼放下去?冰這麼厚,難道要把冰全敲開嗎?那得敲到什麼時候?”

聽到這個訊息,隨行的百姓們都迷糊了,完全搞不懂吳王殿下要怎麼操作。不過因為他們信任吳王,大家討論幾句後就開始幹活了。

後來,大家看到一種前所未見的捕魚法。

寒冬臘月,冰凍好幾尺厚,吳王居然真讓人把幾百米長的漁網放下去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

大家心裡更確定了,跟著吳王肯定能撈到不少魚。

說不定以後不僅喝白粥,還能吃點別的呢。

折騰了兩小時左右,第一網總算下完了。

冰面上,姚少寶站在朱允熥身邊,眼睛一直盯著出魚的洞口。

“殿下,咱們什麼時候收網?”

姚少寶等不及了。

“你可是王府的大管家,別表現得跟沒見過世面似的。抓幾百萬斤魚而已!”

朱允熥鎮定地說:“等等,再過半小時收網。”

“嘿嘿!”

姚少寶有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乾笑兩聲。

心裡卻想:王爺,我就是沒見過這種陣仗,稍微激動點很正常,不像您那麼冷靜。

湖面上,不只是姚少寶,老百姓也都盯著出魚的地方。

等了半小時,網終於要收了。

“收網!”

朱允熥一聲令下,套著漁網輪子的幾匹馬拉動起來。

出網口的壯漢們緊握鐵鍬,瞪大眼睛盯著。

漁網慢慢提上來,一節又一節,但拉了老長一段,一條魚都沒看到。

姚少寶心裡發慌,心想:殿下是不是這次撲空了?這兒根本沒魚?

正在琢磨的時候,忽然聽見一陣興奮的喊聲。

“有魚啦!有魚啦!”

“哇!好多大魚,個頭還蠻大的呢!”

“這是胖頭魚,味道最好了!”

“這條鯉魚好大,怕是有十多斤重,怎麼長得這麼肥呢!”

“還有白魚呢!”

“紅尾魚也出來了!”

“……”

隨著漁網越拉越多,密密麻麻的大魚被拖上岸,人們全都笑逐顏開。

收網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捕來的魚堆成了小山。

粗略算下來,這一網至少也有十幾萬斤。

“各位,這些都是本王從老天爺那裡求來的過冬糧!”

朱允熥指著魚山說:“本王說過,只要跟著本王出力,本王絕不會虧待你們。”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本王出門時帶了幾個廚師,今天給大家做一頓全魚宴。”

話音剛落,湖面上響起百姓們一波接一波的歡呼。

“吳王殿下!”

“吳王殿下,我願意為您赴湯蹈火!”

“謝謝吳王殿下請我們吃飯!”

“吳王殿下,我一輩子都為您效勞!”

“……”

要是以前這些災民對朱允熥的感激和忠心是1的話,現在至少漲到了10。

朱允熥說到做到,讓廚師們準備了各種魚,老百姓吃得特別開心。

飯飽酒足之後,大家跟著朱允熥一起撒下了第二張網。這次捕到的魚比第一次還多,足足有二十多萬斤。

傍晚時分,三十萬斤魚被裝上車,送往海城。

海城的縣衙裡,鄭智鑫在大堂裡來回踱步,滿臉焦慮不安。

之前他一直忙著自己的事,根本不知道吳王還有多少存糧。直到三天前,朱允熥來找他說倉庫裡的糧食快沒了,要出去找糧,鄭智鑫才知道海城馬上就要斷糧了。

當時他還多嘴問了一句去哪找糧,結果朱允熥居然說去找老天爺要糧。鄭智鑫當時就懵了,心裡直打鼓,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吳王殿下倒是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老鄭,你別擔心,三天之內我肯定能把糧食帶回來。”

吳王都這麼說了,鄭智鑫也沒別的辦法,只能乾等。可現在已經過去三天了,倉庫裡剩下的糧食只剩下十幾石了。要是再不來新的糧食,明天海城就得斷糧了。

到時候不僅擴建城池的事情要暫停,更嚴重的是城外的災民怎麼辦?沒吃的可能就會凍死餓死。

要是災民死傷過多,這個訊息傳到應天府皇帝耳朵裡,吳王殿下少不了捱罵,鄭智鑫自己也會跟著遭殃。

“吳王殿下,您一定要按時回來!”

鄭智鑫站在原地,看著白雪覆蓋的屋頂,心裡默默祈禱。

就在他幾乎絕望的時候,一個衙役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回來了……”

“知縣大人,回來了……”

“吳王殿下的運糧隊已經到城門口了!”

“還有好多魚,真的好多好多魚!”

衙役跑得太急,說話都有點喘不過氣來,但總算把情況說明白了。

“什麼?回來了?”

鄭智鑫突然站住腳,向前跨出一大步,瞪大眼睛盯著衙役。

“是,就在城門口呢!”

“走,帶我去看看!”

鄭智鑫急得不行,想趕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