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愛情結晶何至善

何子林與冉秋葉凝望著何雨水漸遠的背影,眼底盡是牽掛。但他們深知,這是時代的浪潮奔湧,孩子們終需在廣闊天地中淬鍊成長。許大茂與賈張氏立在一旁,面上難掩幸災樂禍之色,交頭接耳地嘀咕著風涼話,何子林卻只作充耳不聞——這些年,他早已摸透了這二人的脾性,如今更不願再耗費心力去計較。

三年時光如白駒過隙。知青下鄉的歲月裡,何雨水吃盡苦頭,卻也在艱苦環境中迅速蛻變。她寄回家中的信件,字裡行間皆透著堅韌與成熟,直讓何子林與冉秋葉欣慰不已。

與此同時,整個社會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革。文革的陰霾漸漸散去,萬物復甦,生機重現。軋鋼廠內,規章制度逐步迴歸正軌,壓抑緊張的工作氛圍亦悄然消散。然就在此時,何子林做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決定——從軋鋼廠辭職。

他心中始終惦念著往昔的藥膳店。那不僅是他安身立命的生計,更是他心之所向、擅長熱愛的事業。這些年在軋鋼廠,雖說生活安穩,他卻總覺生命裡缺了些什麼。如今時代更迭,他渴盼重拾對藥膳的熱忱,為世人呈上健康美味的膳食。

冉秋葉對他的決定全力支援。這些年來,二人相濡以沫,感情愈發深厚。這三年間,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兒子,何子林為其取名“何至善”,寄望孩子未來善良正直,一生順遂。

辭職後的何子林,將全副身心投入到藥膳店的籌備中。他四處奔波,尋覓合適店面,精心篩選食材供應商,重新設計選單,將這些年積澱的經驗與對藥膳的全新理解,盡數融入其中。儘管籌備之路艱辛,可每當他暢想未來生活,心中便滿是動力。

他不再困於四合院的家長裡短。往昔,他為院裡瑣事耗費了太多心力,如今只願專注於家庭與事業。閒暇時分,他便陪伴著冉秋葉與孩子,盡享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幸福。看著兒子一日日長大,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他只覺一切付出都甘之如飴。

時光流轉,在何子林的不懈努力下,藥膳店漸入佳境。店裡生意日益紅火,顧客對他的手藝讚不絕口,不僅有附近居民常來光顧,更有慕名遠道而來者。何子林亦結識了諸多志同道合之友,眾人一同探討藥膳文化,分享養生心得。

而系統甦醒之期,只剩短短七年。何子林偶爾也會想起這個神秘系統,不知它甦醒後會掀起怎樣的波瀾。但他並不焦急,亦不依賴——他堅信,憑自己的雙手與努力,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何子林與冉秋葉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一步一個腳印,攜手書寫著屬於他們的精彩篇章。又過了3年,何子林遠遠望見何雨水拎著褪色的帆布包從土路上走來,身影比三年前單薄了些,卻透著股歷經風雨的利落勁。他喉頭驟然發緊,踩著青石板快步迎上去,兄妹倆在四合院那棵老槐樹下緊緊相擁——樹幹上還留著幼時何雨水比劃身高的刻痕,如今已被歲月磨得模糊。冉秋葉抱著三歲的何至善立在門邊,小傢伙晃著藕節似的小胳膊,奶聲奶氣地喊著\"姑姑\",肉乎乎的臉蛋在夕陽下泛著蘋果般的紅光。何雨水眼眶倏地紅了,蹲下身用粗糙的指尖捏他粉嘟嘟的小臉:\"我的善善,都長這麼高啦?\"

飯桌上蒸騰著熱氣,何子林特意煨了妹妹最愛喝的藥膳排骨蓮藕湯,砂鍋裡浮著幾片枸杞,紅得透亮。暖黃的燈光下,何雨水輕輕撥弄著搪瓷碗沿,緩緩說起下鄉的日子:凌晨五點打溼褲腳的稻葉露水、在油燈下抄了三遍的《數理化自學叢書》、還有老支書臨終前塞給她的那支英雄牌鋼筆。說到躲在牛棚裡藉著月光復習,被蚊蟲咬得滿腿包時,冉秋葉眼眶一熱,往她碗裡添了塊燉得酥爛的排骨,又遞去溫好的熱毛巾。

\"哥,我想考大學。\"何雨水突然放下筷子,目光灼灼地望向兄長。何子林夾著排骨的竹筷頓在半空,看著妹妹被曬黑的臉龐上那簇跳動的光,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枯瘦的手攥著他的手腕,反覆叮囑\"要讓雨水讀書\"的場景。他喉頭滾動著嚥下mouthful湯,笑得滿臉褶子都舒展開來:\"好!哥舉雙手贊成——秋葉,把西屋那盞煤油燈擦乾淨,再把善善的小書桌騰出來給雨水用。\"冉秋葉剛應下,懷裡的何至善卻攥著小拳頭抗議:\"不要姑姑睡西屋!要姑姑講小紅帽的故事!\"奶聲奶氣的童言惹得滿桌人笑出淚來,何雨水伸手刮他鼻尖,承諾每天睡前講兩個故事,小傢伙才心滿意足地啃起排骨。

此後三個月,四合院的西屋成了深夜裡最亮的燈。何子林每日寅時便起身,在廚房輕手輕腳地煨湯:週一燉黃芪黨參烏雞湯給妹妹補氣血,週三煮枸杞山藥蓮子粥健脾養胃,週五蒸百合銀耳雪梨羹潤喉清火。冉秋葉則翻出壓箱底的湖藍色毛料外套,就著縫紉機的咔嗒聲,熬夜改制成合體的藍布衫——領口處特意繡了朵小巧的白玉蘭,是何雨水從前最愛的花樣。

七月流火,蟬鳴聲中,何雨水穿著新衣裳走進考場。何子林揣著保溫桶在考點外從日出守到日落,桶裡的綠豆百合湯換了三次冰鎮的井水。放榜前夜,何至善趴在窗臺上數星星,突然指著院外的黑影驚呼:\"姑姑回來啦!\"一家人踩著月光衝出去時,只見何雨水在槐樹下轉著圈,手中的成績單被夜風吹得嘩嘩作響,眼淚大顆大顆地砸在衣襟上:\"哥,我考上了!首都醫學院!\"

何子林顫抖著接過那張薄薄的紙,\"臨床醫學\"四個字在煤油燈暈裡泛著金光。夜風捲著槐花香掠過青磚灰瓦,他望著妹妹被燈油燻黃的側臉,忽然讀懂了時光裡最珍貴的答案——不是藥膳店裡絡繹不絕的食客,而是此刻身邊人眼中的星光,是夢想在貧瘠土地上破土而出的聲響。懷裡的何至善不知何時醒了,奶聲奶氣地哼起白天聽的童謠,四合院的老鍾恰好在此時敲響了十下,驚起樹上幾隻宿鳥,撲稜稜飛向綴滿星子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