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盤坐在破廟的草堆上,藉著火光仔細研讀《長春功》的第一章——淬體境。書中寫道:
“淬體者,乃修行之始。需靜心打坐,五心朝天,舌抵上顎,呼吸綿長。吸氣時,想象天地清氣自百會而入;呼氣時,濁氣自湧泉而出。每日寅時最佳,需持之以恆……”
他按照功法所述,調整呼吸節奏。
起初只覺得胸口發悶,但堅持了約莫半個時辰後,忽然感到小腹處傳來一絲溫熱。
這熱流如同遊蛇,順著經脈緩緩流動,所過之處肌肉微微顫動。
陳三心中一驚——這分明是功法中描述的“氣感“!
更令他詫異的是,這股熱流竟自行運轉起來,完全不受控制。
他閉目沉思,隱約能感受到體內有淡淡的熱流在經脈中游走。
可是,按照秘籍記載,初學者至少要百日才能產生氣感,而他卻……
“莫非我天賦異稟?”
陳三暗自思忖,卻又連連搖頭。
不對,應該還是銅鏡的功勞。
如果沒有之前那銅鏡在月光之下為他改善體質,他肯定今天沒這麼輕鬆!
而既然有了那銅鏡給他打底,他是不是能更加輕鬆些?
陳三索性放開束縛,任由熱流迴圈往復。
漸漸地,周身毛孔滲出細密汗珠,在火光下泛著油光,卻沒有秘籍所說的黑色雜質。
書上說,這淬體境一共分三重,一重圓滿的標誌,就是體內所有的雜質都會被排成,形成腥臭的黑色汙垢,二重圓滿的標誌,則是汗如白乳,目有流光,第三重圓滿的標誌,則是身輕如燕,飛簷走壁,不在話下。
他現在只是出了一身的臭汗,看來還需要挺長時間才能達到這第一重圓滿了。
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陳三猛然睜眼。
一夜未眠,精神卻比睡足時還要清明,這功法確實是奇妙。
他活動四肢,關節發出炒豆般的脆響,原本瘦弱的手臂竟隱約顯出肌肉輪廓。
最奇特的是,雖然早春寒風刺骨,他卻渾身燥熱,不得不解開衣襟散熱。
“先去洗洗再說。”
陳三拎起藥簍走向河邊。
沿途遇見幾個早起耕作的農人,都裹著臃腫的棉襖,見他單衣薄衫,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
河面還漂著碎冰,陳三卻毫不猶豫地脫衣躍入。
冰水接觸面板的剎那,他驚異地發現寒意全無,反而像泡在溫湯中。
小腹那團熱氣自動遊走全身,將寒意盡數驅散。
他在水中暢遊半刻,忽然注意到河底游魚的動作變得異常遲緩。
往日迅捷的鯽魚,此刻在他眼中如同懸停一般。
“著!”
陳三並指如劍,倏地刺入水中。
等他收回手時,指縫間已夾著一條拼命掙扎的鯽魚。
哈,這手法若是被老漁夫看見,定要驚掉下巴!
不到盞茶功夫,藥簍裡就裝了七八條肥魚。
打了一簍子魚,陳三回家。
歸家途中,陳三刻意放慢腳步感受身體變化。
他的五感變得異常敏銳,能聽見十丈外田鼠啃食根莖的窸窣聲,能分辨出風中混雜的三種野花香,甚至能看清百步外樹梢新抽的嫩芽。
更奇妙的是,當他凝神於雙腿時,腳步竟比往常輕快許多,五里路走下來氣息絲毫不亂。
陳三回到家時,天已大亮。
院子裡飄著飯菜的香氣,小草正蹲在灶臺前添柴火,見他回來,連忙站起身,怯生生地喊了一聲:
“公子。”
陳三點點頭,將藥簍遞給她:
“把這些魚收拾了,中午加菜。”
小草接過藥簍,看到裡面活蹦亂跳的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低下頭,輕聲道:
“是,公子。”
陳劉氏聽到動靜,從屋裡摸索著走出來,臉上帶著笑意:
“三兒,你然後又一晚上沒有回來?去哪兒了?”
“去河邊轉了轉,抓了幾條魚。”
陳三扶著她坐下,順手將帶回來的野果放在桌上:
“娘,您嚐嚐,剛摘的。”
陳劉氏摸了摸果子,笑容更深:
“你這孩子,倒是勤快。”
她頓了頓,壓低聲音道,“那丫頭手腳麻利,一大早就起來幹活,是個懂事的。就是太拘謹了些,你多照看著點。”
陳三應了一聲,目光掃過院子。
角落裡堆著新劈的柴火,水缸裡的水也裝得滿滿的,顯然是小草一早的功勞。
他心中微動,對這個瘦弱的小丫頭多了幾分好感。
倒是那個小乞丐……
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平時閒著沒事就在門口曬曬太陽,誰跟他說話也不搭理。
吃過早飯,陳三藉口去採藥,又獨自去了破廟。
他迫不及待地想繼續修煉《長春功》,驗證昨夜的奇異變化是否真實。
盤坐在草堆上,他閉目凝神,很快便進入了狀態。
這一次,體內的熱流比昨夜更加清晰,彷彿一條小溪,在經脈中緩緩流淌。
他嘗試按照秘籍中的方法引導熱流,卻發現這股氣息似乎有自己的意志,總是不受控制地偏離方向。
“奇怪……”陳三皺了皺眉,繼續嘗試。
幾次失敗後,他索性放棄了強行引導,轉而觀察熱流的執行軌跡。
漸漸地,他發現這股氣息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沿著一條固定的路徑迴圈往復,最終匯聚於小腹處,形成一個小小的氣旋。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苦海’?”
陳三心中一動。他記得秘籍中提到,淬體境大圓滿,可以嘗試引氣境的標誌之一,便是苦海初步成形,能夠容納些許天地靈氣。
若真如此,他的修煉速度簡直匪夷所思。
不過想到這,陳三也是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真是痴人說夢,這才幾日,就以為自己是仙人了麼?”
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
接下來的幾天,陳三白天採藥、處理家務,夜裡便偷偷修煉《長春功》。
他的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變化,原本瘦弱的身軀逐漸變得結實,面板下隱隱有光華流動,五感愈發敏銳,甚至能隔著三層牆壁,聽到隔壁院落裡的竊竊私語,力氣也大增,單手便能提起兩百斤重的石磨。
然而,隨著修煉的深入,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那股熱流雖然強大,卻始終無法完全控制,偶爾還會在體內橫衝直撞,帶來陣陣刺痛。
更讓他不安的是,每當他試圖將熱流引導至特定經脈時,胸口總會傳來一陣莫名的灼熱感,彷彿有什麼東西在阻礙氣息的執行。
“看來得找個明白人問問……”
陳三暗自思忖。
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徐少白。作為城主府的少主,徐少白應該見多識廣,或許能解答他的疑惑。
但,徐少白……
陳三微微皺眉。
如果他沒有猜錯,徐少白應該不是一個修行人。
最好還是問問他家裡有沒有類似的藏書,如果可以的話,陳三自己看看,找找答案,如果沒有,那就先不暴露了。
次日清晨,陳三早早起床,將藥簍裝滿前幾日催化的草藥,又特意挑了幾株品相上乘的血靈草,用布包好,這才動身前往城主府。
一路上,他刻意放緩腳步,感受著體內那股熱流的執行。
經過幾日的修煉,他對這股氣息的掌控已略有心得,至少不會再出現氣息亂竄的情況。
然而,胸口的灼熱感卻始終揮之不去,彷彿有一道無形的屏障,阻礙著氣息的流動。
城主府門前,侍衛見是陳三,並未阻攔,只是簡單詢問了來意便放他進去。
陳三輕車熟路地來到徐少白的院子,遠遠便聞到一股藥香。
“陳兄弟!”徐少白正在院中擺弄藥材,見陳三到來,臉上露出欣喜之色,“來得正好,我正想找人試試新煉的丹藥呢!”
陳三微微一笑,將藥簍遞過去:
“徐公子,這是這幾日採的藥材,您看看合不合用。”
徐少白接過藥簍,翻看幾眼,目光很快被那幾株血靈草吸引:
“咦?這血靈草的品質竟如此之好!陳兄弟啊陳兄弟,你這運氣……真是絕了,你是在何處找到的?”
“山陰處的一片荒地,偶然發現的。”
陳三含糊其辭,隨即話鋒一轉,“徐公子,我前幾日聽到橋頭說書,弄得我對修行之事頗感興趣,可那說書人說了幾日便走了,弄得我好生鬱悶,不知府上可有相關的典籍可供參閱?”
徐少白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笑道:
“原來陳兄弟也對修行有興趣!不過……”
他壓低聲音,“修行之事並非兒戲,若無師承,極易走火入魔。府中雖有些典籍,但都是些粗淺的入門功法,恐怕對你幫助不大。”
陳三心中一沉,但面上不顯,只是拱手道:
“無妨,我只是想開開眼界。”
徐少白沉吟片刻,終於點頭:
“好吧,你隨我來。”
他帶著陳三穿過幾道迴廊,來到一座僻靜的小樓前。
樓前匾額上寫著“藏經閣”三個大字,筆力蒼勁。
“這裡是我家的藏書之處,”徐少白推開門,“修行典籍在二樓,你自己上去看吧,莫要聲張。”
陳三感激地點頭,獨自上了二樓。
樓內光線昏暗,書架上的竹簡和書冊整齊排列,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他很快在角落找到了一排關於修行的典籍,隨手拿起一本《玄黃初解》翻閱起來。
書中記載的內容與《長春功》大同小異,但更為詳細,尤其提到了“淬體境”的修煉要點。
陳三仔細閱讀,終於在一段小字中發現了關鍵資訊:
“淬體之時,若氣息阻滯於胸口膻中穴,多為體質特異或經脈有損,需以溫和藥力疏導,不可強行衝關……”
“原來如此!”陳三恍然大悟,胸口的灼熱感竟是因經脈受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