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章 朱棣三代人的狠,大漢新機器

東宮,朱高熾回到東宮,一個人開始沉思了起來。

這次朱高煦出現的變化,導致大明的方針也在跟著改變,尤其是對大明的局勢變化,不小啊。

就在朱高熾沉思之時,朱瞻基卻是走了進來。

“爹,發生什麼事了?看你想得這麼凝重。”

朱高熾看著朱瞻基滿臉好奇,神情當即一變,恢復正常。

“小子,你二叔在外面,可是幹出一番事業了。”

朱高熾隨即將朱高煦的事情大致給朱瞻基說了說,緊緊看著朱瞻基神情的變化,他倒是想要看看,朱瞻基會怎麼做。

當朱瞻基聽到這些訊息,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是真沒有想過,自己的那個二叔竟然這麼強。

待心緒逐漸平復下來,頓時一拍大腿,又湊到朱高熾近前,靠在耳邊。

“爹,當初就應該聽我的,不然哪裡會像現在這樣。

如今二叔有了先進的火器、戰船,疆域增大,人口增多,必然還能拉起一支至少十萬人的大軍。

現在大明已經沒有辦法限制二叔了。

要不現在立即停止與二叔那裡經商,不然二叔的大漢,只會越來越富有!”

朱高熾一臉凝重,他是真沒有想到,朱瞻基竟然還在惋惜當初沒有對朱高煦出手。

如今年紀輕輕的朱瞻基,可真是心狠手辣,比他可是狠多了。

至於後面朱瞻基說的擔憂與建議,朱高熾心中又是一陣欣慰。

能夠想到這些,有這個見識,已經算可以了。

“小子,你很著急?你是擔心你二叔?

我告訴你,凡事需穩重,任何時候,都不能表現出任何情緒,除非你想展現出什麼情緒給人看,不然這將會是你的致命弱點。

之前的事情,本不可再提,你倒好,如今還這般說了出來,你的警惕之心呢?

至於大明與大漢,還不是你現在該思考的時候,哪怕就真的思考了,也要切記,不可對外說出來。

你如今唯一需要做的,那就是好好學,你是老爺子口中的好聖孫,不要做一個心狠手辣,不顧親情的聖孫。

朝廷的事情,你也無需去管,心中知曉,心中有想法便可,但不可出於你口。”

“下去吧,這件事我和你爺爺會處理好的。

跟你說這件事,就是告訴你,你要是不好好學,想想將來你能憑藉什麼本事去面對你的二叔。”

朱瞻基有這些想法,朱高熾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朱瞻基的位置可以說比他還穩,將來註定是大明的皇帝。

作為皇帝,該狠的時候必須要狠得下那個心,足夠果斷,有魄力,只要做到了,再差,其實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但如今的朱瞻基,稚嫩的地方太多了,許多事情,考慮的也確實不夠全面。

朱高熾也沒有說這些,因為如今的朱瞻基也還小,有的是時間來調整。

看著朱瞻基還在沉思,朱高熾也寬慰了幾句,就讓朱瞻基下去了。

他也確實想要透過這件事讓朱瞻基變得上進,更有奮進心。

朱瞻基的位置太穩,過得也太安逸了,沒有任何對他的威脅,如今的朱高煦,算是對朱瞻基唯一的威脅了。

儘管他不知道朱瞻基為什麼會和朱高煦鬧得這麼僵,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在朱瞻基下去後,朱高熾又叫來楊士奇、楊溥等人。

將這個訊息簡單的告訴幾人,直接將這幾人都幹沉默了。

朱高熾見狀,沒有絲毫的怪罪,隨即繼續開口。

“如今大漢開始變得強大,而大漢與大明之間的貿易往來,讓大漢的國庫越發充盈,雖大明亦有受益,但對大明而言,不是什麼好事啊。”

楊士奇幾人看著滿臉擔憂的朱高熾,頓時知道朱高熾想說的是什麼了。

楊士奇當即站出道:“稟太子,臣認為如今大明與大漢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不再適合。

臣等當上書建議皇上,停下雙方的貿易往來。

但大漢名義又屬於大明,若是貿然管控,恐會引得非議。

臣認為當由朝廷牽頭,主動停止,民間跟緊朝廷的腳步,經商貿易往來減少。

而民間若是依舊有與大漢貿易往來者,臣建議可以如同大漢一般,徵收所謂的關稅,也就是進入大明的稅。”

“唉,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漢王畢竟是我的親弟弟,我這個兄長的,能幫則幫,又怎能停下貿易往來。”

朱高熾一臉的痛心,顯得非常不願。

楊士奇目光一閃,隨即再次開口。

“太子仁德,臣敬佩,當是世人所學之典範。

但如今大漢的實力強大,已經威脅至大明,太子萬不可婦人之仁。

且經商期間,大量金銀、物資流向大漢,這對大明而言,極為不利。

同時還有海外諸國,朝廷都應該勸其停止與大漢之間的貿易才是。

臣等稍後便上書皇上,由皇上抉擇。”

楊士奇說完,楊榮幾人紛紛附和。

朱高熾見狀,依舊還是表現得極為不忍心,最終楊士奇等人離開,朱高熾才恢復過來。

有些話,他不能說,朱瞻基更不能說,只能讓楊士奇這些人說出來。

至於他真的那麼在意朱高煦?

若是之前,他真不介意做一個好大哥,但如今,不行了,因為朱高煦的實力,確實過於強了。

該對朱高煦與大漢展開的限制,該有了。

不僅是大明要停下與大漢之間的貿易,大明海外諸國,也要去做。

儘管大明與大漢之間的貿易佔比最大,海外諸國,他也沒有怎麼看重,但也算作是一個添頭吧。

能成則成,不成也沒有什麼影響。

剛才朱瞻基說出來,他對朱瞻基說的那些話,就是為了告訴朱瞻基這點。

因為朱高煦與他們的特殊關係,這些話他們敢說,哪怕就是朱瞻基,也經受不住朱棣的怒火與猜疑。

“老二,不要怪我,你在外面就好好在外面就可以了,奈何你偏偏要做這些呢。

大明與大漢靠得太近,關係太特殊了,只能大明強而大漢弱。

你若是要強,就只能限制你了啊。”

離開東宮的楊士奇幾人,準備了一會,由楊士奇進入宮內,將撤銷大明與大漢雙邊貿易,同時告知海外諸國不要與大漢貿易往來的事情稟明給朱棣。

朱棣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同意,隨後又將胡廣、楊榮等人全部叫來開始商議。

討論了許久,朱棣依舊沒有同意下來。

“此事擱置,過後再議,你們下去吧。”

最終什麼也沒有定下來,朱棣既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直接將楊士奇等人趕了出去。

然而楊士奇等人出來後,卻是一臉凝重,他們不知道朱棣與朱高熾到底是在做什麼。

就在幾人走出宮門後,朱高熾派人前來。

“諸位大人,太子殿下口諭,此事不可著急,過後再提,必然可成。”

楊士奇幾人更加疑惑了,朱高熾又不說全,他們也只能猜測。

皇宮之內,朱棣一臉的笑容。

他沒有同意楊士奇等人的建議,是因為他還沒有從朱高煦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

只要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楊士奇幾人再提,他才會順勢答應下來。

這件事,同樣也不能出自他的口,必須是楊士奇等人的口,他只能被迫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而同意。

而在大明發生的事情,正在被朱高煦當初留在大明的情報人員傳回大漢。

大漢,王宮內。

朱高煦正帶著李定榮看著眼前打造出來的新機器。

“開始演示吧。”

“是,王爺。”

在朱高煦的一聲令下,機器旁的人當即開始踩動,隨著一陣輕緩的聲音傳出,在朱高煦眼中,一件衣服逐漸被紡織出來。

朱高煦看著滿臉的笑容,而李定榮卻是滿眼的震驚。

“王爺,這....這個縫紉機,速度簡直太快了,比起動手做,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更是不用幾個人來一起做,實在是織衣服的神器!”

李定榮此刻是真的被驚到了,他是真沒有想到,朱高煦居然能夠做出這樣的神物。

難怪今天朱高煦神神秘秘的,在見到之前,愣是什麼也不跟他說,原來是這樣。

李定榮雙眼放光,這個縫紉機,再搭配上已經有了的紡織機、織布機,以後大漢的紡織業,徹底興起了。

這樣的大好喜事,他怎麼能不高興,簡直高興得雙眼放光。

“哈哈,這個縫紉機確實效果還不錯,既然你都看見了,那就全力打造,優先供給王后那裡。”

朱高煦心頭只有感慨,果然系統裡面兌換出來打造的,就是感覺不錯。

雖然無法和前世的相比,可以說提鞋都不配,但是對比起歷史上的發展軌跡,已經很是優良了。

這筆榮耀點,他是一點都沒有白花。

兩人又是看了一會,李定榮興奮的下去開始安排人手打造。

而朱高煦則是來到後宮,將縫紉機展現給韋婉芸。

“芸妹,這個縫紉機怎麼樣?滿意嗎?”

朱高煦看著韋婉芸一時都沒有回過神來,一臉笑意的湊到韋婉芸耳旁,輕聲問著。

哪知韋婉芸聽後,卻是直接來到縫紉機前,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又輕輕的撫摸著。

完完全全重新打量了幾次,才看向朱高煦。

“王爺,這個縫紉機著實不錯,有了這個,接的那些訂單,可以更快的完成了。

而且也能在其他開設店鋪,不用擔心再賣斷貨,短時間無法補齊了。”

韋婉芸同樣沒有想到,之前朱高煦說是給她的好東西,原來是這個。

如今有了縫紉機,她這個生意的供貨問題,也能徹底解決。

而且做出來的質量還非常好,有時候進行簡單的人工修正就可以完成。

“你喜歡就好,這樣我也放心了。

這個縫紉機我已經讓李定榮安排人手加緊打造了,打造出來後就會交付過來,你再等些時間,差不多就能逐漸能全部採用縫紉機了。”

朱高煦與韋婉芸親密的聊著,彼此的眼神彷彿要將對方融化了一般。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枚青的聲音。

“王爺,王斌與譚忠兩位將軍傳來加急軍報!大明也有用信鴿傳遞回來的加急訊息!”

朱高煦聽到這裡,頓時一驚。

王斌與譚忠同時傳來訊息,從大明也使用信鴿傳遞訊息,可見事情的緊急。

朱高煦沒有耽擱,當即走了出來。

將訊息看完,朱高煦卻是露出了冷笑,又看向枚青。

“傳李定榮、張輔、靳榮立即入宮!”

“是,王爺!”

朱高煦來到前殿,開始一個人思考著。

王斌與譚忠傳來的訊息幾乎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廣西的何同,雲南的李遠,都在開始集結大軍,隨時一副準備動手的樣子。

而從大明傳回來的訊息,那就是大明因為大漢的事情而出現的一些傳言與局勢,同時大明也派了人正往大漢而來。

朱棣派人過來的動作,他並不意外,要是朱棣這方面都不積極,那就不是朱棣了。

但同時又在調動廣西與雲南的兵馬,這是想要做什麼?對他進行威懾?想要給他上上強度?

朱高煦思考一會,李定榮、張輔等人陸續到來。

“參見王爺。”

“起來吧,這裡的訊息,你們先看看。”

朱高煦直接讓幾人看訊息,當看完之後,所有人一時都有些沉默。

儘管他們一直在做這個準備,也做好了隨時與大明起衝突的準備,畢竟王斌與譚忠的職責就是這個。

但幾人都有些沒有想到,這件事會來得這麼快。

在李定榮還在沉思時,張輔率先站了出來。

“王爺,末將認為大漢不能弱了氣勢,一旦勢弱,大明勢必會乘勝追擊。

既然大明想要打,那就奉陪到底!

末將請戰!”

張輔並沒有想其他,他是武將,需要考慮的就是打仗。

如今隱隱有戰事爆發的風險,在他看來,必須要回擊,才能讓大明束手束腳,不敢放手來攻。

張輔話音落下,靳榮等人接著請戰,每個人都沒有任何退縮。

朱高煦沒有說話,而是在等待著李定榮說話。

如今這些人裡面,他對李定榮的想法與建議,最為感興趣。

沒多久,李定榮的聲音也是隨後傳了出來。

“王爺,臣認為張輔將軍他們所言不錯,既然大明有這個想法,那我們就不能退!

無論打與不打,起勢決不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