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章 朱棣開始的限制!備戰!

朱棣看著朱高熾一時沒有說話,幾次欲言又止,心頭閃過一絲悲哀。

他難道就這麼讓自己的兒子這麼害怕嗎?害怕到都不敢跟他說話了嗎?

如今朱高煦出去立國大漢,朱高燧出去立國大趙,身邊就剩下朱高熾了,朱高熾為什麼還這麼害怕啊。

他前面對朱高熾確實懷疑多了些,因為如今只有朱高熾在這裡了,沒有人能夠威脅朱高熾的地位了,他也擔心下面的人會和朱高熾走在一起,他還不想早早的被迫退位。

但他這樣做有錯嗎?

滿朝文臣,如今都是支援朱高熾的,他看著都怕。

也就是軍權沒有在朱高熾手中,朱高熾也知道不能沾軍權,如今的關係才一直維持下去。

朱棣輕輕一聲嘆息。

“老大,你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在我面前,不用有什麼顧忌。

老二和老三都不在了,他們也不可能回來了,就剩下你還陪在我身邊,我這個老頭子,又能對你做什麼。

我們是父子,有什麼話,我們敞開了說。

我們父子兩人,要齊心協力,這樣才能讓大明富強。

若我們父子不齊心,談何治理天下?”

朱高熾聽著朱棣的話,面色上一陣潮紅,隱隱有些激動,但在心中,卻是格外的清明。

朱棣的性子,朱高熾自認自己非常瞭解,要是真的照朱棣說的這樣做了,朱棣不會對他猜疑才是怪事。

只是如今朱高煦與朱高燧都出去了,朱棣沒得選罷了,要選,也是讓朱瞻基上來。

朱高熾也很清楚,只要不去碰軍權,朱棣頂多就是說他嚇他,不會對他做其他的。

儘管這樣,朱高熾依舊沒有因此就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依舊與往常一樣。

因為就是隻有他一個人在京城了,會讓朱棣產生別樣的心思。

朱高煦與朱高燧只是出去了,並不是真的人沒了。

朱高熾不再去想,當即開口。

“爹,其實老二能夠在外面打拼出一番事業,是一件好事。

老二的疆域越大,其實也相當於是大明的疆域越大,且外面的那些地方,蠻夷也稀少,老二想要治理,也並非易事。

稍有不慎,那些地方反而會反噬老二的大漢。

但如今大漢出現的火器,無論是火炮、火槍,還是比大明更好的戰船,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鄭和的艦隊是大明最為精銳的水師,若是鄭和的艦隊尚且不敵,那麼海戰一旦爆發,大明恐難以是大漢之敵手。

我也並沒有想與老二的大漢爆發什麼衝突,老二的大漢越來越好確實值得高興,但這些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明的實力要在大漢之上。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大明也要掌握火炮、火槍,以及戰船。

尤其是火炮與火槍,若是大明也能擁有,那麼對付北方的瓦剌與韃靼,大明將會更加佔據優勢。

而另外一點,則是老二是否還會繼續擴張。

如今老二才出去這麼幾年,就這樣了,若是大漢一直擴張下去,積少成多,大明旁邊,將會出現一個極強的大漢。

加上大漢又有火器方面的優勢,爹您應該知道,到了那個時候,哪怕老二不想,但老二下面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朱高熾說的也是真的,朱高煦的大漢哪怕連滅幾國,但依舊無法引起大明的重視,因為那些小國,大明也可以做到彈指可滅,沒有什麼值得震驚的。

哪怕是朱高煦能夠得到那些疆域,以及人口,但那些小國人口少,又是蠻夷,且地方也不好,糧食都種不出來多少,有什麼用?

尤其是他提到的,滅國之後的治理,也不是那麼好治理的,還要面臨那些小國殘餘勢力的反叛,只會牽扯大漢的精力,以及錢糧支出。

朱高熾最擔心的,就是朱高煦集結那些小國的資源,全部用在大漢之上,同時不斷外擴,當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再也無法輕視了。

大明與大漢,只能一強一弱,且必須是大明強而大漢弱,不然遲早要生禍端。

更不要說如今朱高煦展現出來的那些火器,朱高熾想想都是一陣頭疼。

他也同樣想不通,大漢怎麼突然之間,就有了這些火器了?

朱棣仔細的聽著朱高熾的意見,心中也是贊同,但他對朱高煦更加的看重。

朱高熾對朱高煦連滅幾國不驚訝,甚至不介意大漢如今的疆域,但他可是很介意的。

當初他也這樣想過,就是攻滅安南之時,結果朱高煦做出來的成效卻是遠超他的預料。

如今朱高煦又這樣來,他可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輕視。

而且朱高熾是覺得大明可以彈指滅國,但大漢與大明可是不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些,已經完全可以證明大漢的實力,是真的不差了。

如今大漢有著這些疆域,大軍也決不可能維持二十萬了,必然會再度擴軍,不然都無法駐守如今攻打下來的地方。

再加上朱高煦的行事風格,朱棣有一種直覺,那就是大漢的擴張,恐怕還會進行。

現在朱高煦沒有去打麓川那邊,而是開始了對南洋諸國動手,這就是一個訊號。

朱棣也不再去想,如今最為重要的,還是大漢的火器,這是頭等大事。

“老大,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傳旨給老二,讓他送三十門火炮,五千支火槍,並配備相應的彈藥到大明。

北方韃靼雖被壓下,但瓦剌起勢,對大明極為不利,需要火器滅敵。

另外再交付十艘最新的戰船到大明,最後告訴老二,儘快解決麓川!”

朱棣也沒有想著直接問朱高煦要技術,他知道朱高煦肯定不會同意,他還不想和朱高煦直接鬧翻。

他現在所要的,就是能夠裝備神機營的同時,他再讓工匠按照大漢的火器進行仿造。

包括大漢的戰船也是一樣的,大明到時進行拆解仿造。

朱棣並不知道其中具體有著哪些技術壁障,在他看來,到時大明跟著仿造,總能造得出來了吧?

至於讓朱高煦儘快打麓川,那就是他想要藉著這點,消耗大漢的國力。

麓川其實並不強,但奈何麓川山多林密,那個地形是一點也不好,大軍的後勤補給壓力也是非常的大。

朱高熾聽著這話,卻是一驚。

“爹,要這麼多,還讓老二儘快去打麓川,恐怕老二不願,到時大明該如何自處?

還請爹三思,萬不可在此時逼迫老二,不然大明與大漢之間,恐有戰事發生啊!”

“不會的,他會答應的,而且只是讓他給一些火槍火炮以及戰船罷了。

不過老二肯定會砍價的,這事也要做好準備,只要火槍兩千、火炮在十門,戰船兩艘以上,都可以接受。

同時我再給雲南的李遠,廣東的何同傳令,讓他們做好大戰準備!”

朱高熾神情無比的凝重,朱棣想要做什麼,他已經知道了。

要是朱高煦連這些條件都不同意,那麼就真的要開戰了。

“爹,真的要這樣嗎?那可是老二啊。”

朱棣轉過身,難得柔情的看向朱高熾。

“你不要再犯傻了,我並沒有問他直接要打造的法子,而是隻是問他要成品,若是連這些他都還不願意,就只能讓他回來了!

我不會殺自己的兒子,他犯了錯,我只能將他帶回來,親自管教他。”

話音落下,朱棣神情無比的堅定。

因為連這些,朱高煦若是都做不到,那說明朱高煦真的有野心,他必須要在現在,將朱高煦的大漢給解決,再將朱高煦帶到京城,從此讓朱高煦做個富貴王爺。

他現在不得不做兩手準備,他很清楚,如今的大漢,才剛剛起勢,越往後拖,他即便想要解決,都難了。

朱高熾沒有再說,他也想得到朱高煦強大對大明的不利,以及對他自己的不利。

但他不得不勸,因為他是大哥,決不能說出清理朱高煦的話語來,決不能讓朱棣以為他容不下自己的兩個弟弟。

朱高熾心頭更多的還是無奈,他是真不想看見大明與大漢之間大動干戈,只要打起來,天下肯定會有議論。

朱棣本身就是靖難上位,到時又和自己的親兒子打,名聲就真的徹底臭了。

他同樣也會面臨議論,因為他是大哥,儘管有朱棣在前面吸引火力,但他同樣也跑不了。

就在這時,朱棣的聲音繼續傳來。

“如今滿刺加與蘇門答刺被老二所滅,鄭和下西洋的中轉樞紐消失,如今鄭和的船隊急需一處樞紐中轉地,你以為放在哪裡為好?”

朱高熾聞言,也只得放下心中所想,思考片刻,卻是搖頭。

“爹,我實在不知,對軍略方面,不是我所擅長,且對海外之地,我也知之不深。”

朱高熾其實並不是沒有想法,只是現在涉及軍事,他不想參與進去。

朱高煦這檔子事,讓朱棣的疑心反覆橫跳,他不敢去賭朱棣不會猜疑。

朱棣看著朱高熾,最終也沒有說什麼。

“行了,下去吧,先去做好準備。”

“是,爹。”

在朱高熾下去後,朱棣氣勢一變。

“來人!去傳成國公朱能入宮!”

朱能,自從被朱高煦的藥救了之後,身子已經恢復,跟著朱棣參與了第一次北征,征伐韃靼。

良久,沉穩的腳步聲響起,朱能大步走了進來。

“臣,參見皇上。”

“這是漢王在大漢的最新動作,你看看。”

朱棣什麼也沒有說,將朱高煦攻滅兩國,以及火器的訊息交給朱能。

對於朱能,他是絕對信任的,作為當初他還是燕王時期就跟著他的心腹,哪怕之前與朱高煦關係好,他都沒有絲毫擔憂。

在大明,朱棣真正能夠絕對信任的,就是眼前的朱能,鎮守開平的鄭亨,以及戰死的張玉。

哪怕是姚廣孝,都還不行。

朱能看完之後,瞪大雙眼,滿臉不可置信。

在消化了這些訊息後,朱能並沒有出聲,因為他知道朱棣叫他來,肯定是有安排的。

朱棣見朱能看完,也是沒有等朱能開口,當即出聲。

“大漢如今過強,對大明並非是一件好事,但大漢強於水師,這點需要重視。

你準備好,去接管水師吧,將水師那些不好的,全部清理,務必要重新整編完成。

除鄭和那支船隊外,大明所有水師都由你節制。

你儘管放手去做,我給你先斬後奏之權,我只想要看到大明水師變得更強。

另外,之前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餘去年病亡於大明,其子遐旺在我的冊封下回到渤泥為王。

現在下西洋的中轉樞紐需要重新尋找,渤泥國便是大明水師在南洋的中轉站。

你後面佈置一萬軍前往,替渤泥國解決東盟古刺過,佔其港口,作為其中之一的中轉樞紐。”

渤泥國,其實真不是朱棣最好的選擇,但沒有辦法,滿刺加與蘇門答刺被朱高煦直接端了,絲毫沒有給大明勸的機會。

如今他也沒辦法直接對朱高煦出兵,只能做出這樣的部署。

除此之外,將渤泥國作為大明在南洋的中轉樞紐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有預感,預感朱高煦會繼續對南洋諸國動手。

現在朱高煦佔據著馬六甲海峽,又有強大的水師,就已經讓他很難受了,要是再讓朱高煦攻佔南洋諸國,大明以後想要出海,都沒有路了。

出海的路,到時都將會被徹底堵死。

大明原本其實並沒有對海上有過重視,因為海外都是些小國,而且大明水師當世無敵,誰知道現在冒出來一個朱高煦的大漢。

朱能聞言,當即單膝跪地。

“請皇上放心,臣必定重整水師,必為皇上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師!”

朱能沒有絲毫的推辭,如今也容不得他推辭。

至於後面會不會和朱高煦遇上,也不是他所考慮的。

就算是真的遇上了,他也不會對朱高煦留情。

朱高煦確實救了他,他與朱高煦也確實關係好,但他更是完全的忠於朱棣。

朱棣點點頭,隨即又交代朱能許多,就讓朱能下去準備。

隨後朱棣又叫來錦衣衛。

“傳旨鄭和,在勃固國設立一中轉樞紐!另一中轉樞紐在渤泥國!”

“這封密信,親手交到鄭和手裡!”

這封信,就是讓鄭和打探大漢訊息的,隨時給大明傳遞情報回來。

之前他可以忽略大漢的動作,但現在,他不能再忽略了,如今的大漢,值得他重視。

起碼在大明沒有能力能夠造出那樣的火器之前,大漢都將會是他一直盯防的目標。

“老二,想不到你能給我帶來這樣的驚喜啊。

那就試試吧,我知道你肯定不會甘心,要麼打回大明靖難,要麼,在外面我們父子兩人好好比劃比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