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頓飯鬧成這樣,付老爺子臉色也不好看,重重地拍了下桌角,發怒道:“夠了!整日吵吵鬧鬧的,沒個消停。家和萬事興,我們落魄到這個地步,更當要一家人團結一心才是,你們這樣鬧,我們付家臉面還要不要了!”
肖氏這才收住嘴。
付老太太和薛老姨娘安撫著秦氏母女兩個,回去房裡。
付老爺子和葉伯出門去走走。
留下付繁期和兩個女兒在收拾碗筷。
要說肖氏也是,剛尋完秦氏的不是,又來尋付繁期的不是,戰鬥力強得很,存心挖苦道:“我說大姐吶,你也是太沖動,餘姐兒他們到底是姓馮,始終是他們馮家的骨肉。姐夫要趕你,是因為你姓付,可餘姐兒他們是姓馮的。他讓你把孩子帶走,你還真就帶走。要我說,你就該把孩子留在馮家,看看現在,還得跟著我們受苦,連飯也吃不飽。我就不信,馮家能苛待自家的親骨肉。”
付繁期停下手裡的動作,眉毛一挑。“嗯?”
“不是嗎?跟著馮家,再差能差到哪裡去?跟了我們,只有吃苦的份,這不,現在連飯也吃不飽。還有吶,說句不中聽的,我們付家這麼多人,自己都顧不上了,哪還顧得了別人?大姐你還帶著這幾個孩子,這不是拖累我們嗎?”
“原來弟妹是這樣想的。”
她把抹布往桌上一扔,自顧自地坐了下來,冷笑幾分。
看到她這陣勢,肖氏心裡有些發毛。
“拖累?我想問問弟妹,餘姐兒他們幾個,怎麼就成拖累了?是弟妹照顧他們了?還是說弟妹要給他們吃喝?”
“呃……就,就說這頓飯,本來就不夠吃,如果少幾個人的話,起碼夠吃的。”
“噢,是嗎?可弟妹忽略了件事。”
“什麼事?”
“這頓飯,是我花費的,你沒出一分錢。就是這座宅子,我也出了大半的錢。餘姐兒他們,是我這個當孃的在養育,哪裡就拖累到弟妹你了?不過弟妹有句話也說得在理,我們自己人都顧不上了,哪還顧得了別人?這一頓,就當是我請大家的,以後我們各家單獨開火,爹孃和姨娘,隨我這邊吃,弟妹你看如何?”
“什,什麼?”
這給肖氏整不會了,整個人呆木住。
沐意還補刀:“小舅母沒聽明白嗎?飯菜是我娘出錢買的,又是曹媽媽弄好的,小舅母沒出錢也沒出力吧?我們是姓馮沒錯,但卻是娘養著我們,我們也沒花付家的錢吧?反倒是小舅母,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我孃的付出。小舅母覺得自家吃虧,那以後就自己煮自己的唄。”
等她們母女離開後,肖氏還傻愣在原地,半晌回不過神來。
畢竟在肖氏看來,付繁期一個棄婦,回到孃家自然得看自己的眼色討生活,怎麼還敢得罪自己?
再有就是,以前全京城誰不知道馮家大夫人最是賢良淑德的,脾性恭順,識大體顧全大局,從來只有委屈自個謙讓別人的份,從不會給別人擺臉色冷眼相待。
剛剛那一出,屬實是把肖氏驚到了,她沒想到付繁期居然會說出那樣的話。
她以為,付繁期為付家所做一切,都是應當應分的,也以為付繁期是這樣認為的。
不給裕哥兒雞蛋羹和護住淺餘姐妹的事,她都沒意識到付繁期是發生了變化,直到現在,她才徹底認識到,付繁期是完完全全換了副脾性。
“這,這還是她嗎?”
肖氏突然覺得從沒認識過付繁期一樣。
這時薛老姨娘出來,納悶地說了句:“大姑娘這病好後,跟以往不同了。這樣也好,不會給自己受委屈了。”
回到房裡,淺餘姐妹還在笑著肖氏,沐意說:“我就沒見過小舅母呆若木雞的樣子,剛剛她那樣,都懵住了。哈哈,八成還以為自己耳朵聽錯了。”
淺餘誇讚道:“娘你真厲害。不過,娘,你以前不會這樣對小舅母的,怎麼……”
付繁期邊整理著被褥邊說:“那是以前,人都是會變的。不能光為了所謂的和氣,讓自己受氣。”
末了,還擔心肖氏的話會讓淺餘幾個心裡不好受,就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從被馮家趕出門後,她只顧著自己,全然忘了兒女們的感受。
真論起來,餘姐兒幾個才是這場風波里最無辜的。她自己是認了的,誰讓她是付家女兒。可這些孩子們甚至不姓付,僅僅是因為是她所生。
她自然是不後悔把孩子們帶走的,她深知馮家會因付家因她而遷怒於孩子們,真留在馮家,日子也不會好過哪裡去。
可孩子們是否後悔跟她離開呢?當下的生活跟在京城比,簡直是天差地別,他們從生來就沒吃過這樣的苦頭。
她自己的選擇不能代替孩子們的選擇,何況幾個孩子也不小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餘姐兒,意姐兒,延哥兒,娘問你們,跟娘離開京城,後悔嗎?這裡的日子並不好過……”她詢問道。
淺餘和沐意都是不後悔的,說只要能跟在她身邊。
沐意說:“有句老話不是說,寧可跟著討飯的娘,也不能跟著做官的爹。再說了,是爹先不要我們的,天底下有哪有當爹的會拋棄自己的的孩子。爹不要我們,我們也不要他。”
淺餘也跟著說:“在京城或許是衣食不愁,可爹對我們不上心,沒有娘,我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裡的日子,苦歸苦,只要有娘在,我們就都什麼也不怕。現在我們有地方住,也有飯吃,餓不著,很不錯了。”
親生父親拋棄自己的親骨肉,作為兒女,說不恨都是假的,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原諒。
付繁期聽得欣慰又心疼,相比女兒,馮義觀更看重兒子,對女兒並沒有多上心,全由她來養育教導。
說罷,她轉頭看向小兒子東延,東延從離開京城後,就變化不少,不愛說話了,也格外低沉。
“延哥兒,你呢?”
東延年紀小,在家中又是幼子,馮家人人寵著,別說吃苦,就是半點委屈也沒受過的。他不比兩個姐姐想得多,只知道自己不願意待在這裡。